人活着应该有目标,否则会经常陷入迷茫。
目标分两种:
1,外在目标
2,内在目标
这两种目标如何区分呢?
想想我们小时候。
如果你是一个很爱上学的孩子,每天都期待去上学,对于学习充满好奇心,总想知道更多。那上学就是你的内在目标,你有内在的动力,靠求知欲来驱动自己行动。
而我们其他不爱读书的孩子呢?上学如同上坟,一到上学的时候就磨磨唧唧,打死都不想去。这样的上学就是一个外在目标,是要给家长一个交代。家长希望我们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家长说都是为了我们好,再痛苦也得上。很多孩子非常厌学,他们是靠外部力量驱动的,不情不愿。
终于考上了大学。有的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读,去探索,人家开开心心地。有的人没得选,要听家长的,家长说学了经济学好找工作, 能挣大钱,嗯,那就学吧。如果你要是去读一个文学或者哲学,在别人眼里,那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好不容易毕业了,该找工作了。
此时大多数人只有一个目标:哪个工作赚钱就去干哪个,不赚钱的不要去做。
据说美国的名校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都跑到华尔街去工作,因为能赚钱,有面子。可是,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内在目标而奋斗呢?
当然,做同样的工作,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就是驱动力不一致。
比如说当医生,有的人把这个当做内在目标,他就是喜欢救死扶伤,救了病人的生命,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可有的人当医生是迫于家长的期望,是外在的目标。家长说当医生越老越吃香,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啊,孩子你要听话啊。于是本来不喜欢当医生的人无奈选择了这个工作。
为了内在目标而活的人,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抗挫折能力更强,他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考验,他乐于接受挑战。因为他本来就是为自己而活,享受这件事。比如郭川,一个人在大海上玩帆船,肯定遇到无数次风浪,但他就是不放弃,宁死也要追求这个目标。
为了外在目标而活的人,如果一帆风顺那还好,还能混下去。可是如果遭遇到挫折,那他们就很痛苦,因为这个事情他本来就不喜欢做。
太多人都为了外在的目标而活。
表面的成功,比自己的内心快乐更重要。
所以有许多人得了心理疾病,他们分裂、痛苦。活着活着就觉得活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内心真实的需要被压制了。
当然也有的人努力突破障碍,追寻真正的自我。
有个姑娘,本来在大银行做着高大上的工作,有一天辞职了,跑到景德镇去烧瓷娃娃。
有个男人,本来是金融公司的高管,有一天也辞职了,跑去做蛋糕。因为做蛋糕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一对明星夫妻,有一天突然不当明星了,跑去乡下烧琉璃。
也有人本来听从爹妈的安排考上了公务员,突然也不当了,去经商了。因为他的爱好就是做商业。
当人们勇敢地去寻找真正的自我时,也许幸福才会降临。
说说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更多的是在为外在目标而活。
我想有钱,更多的是想让别人看得起我,不鄙视我。其实我自己衣食住行又花不了多少钱。
我想有地位,更多的也是想让别人看得起我,不嘲笑我。
我还想买个豪车开出去飚一把,让别人看看我是个多有本事的女人啊。实际上我根本不喜欢坐汽车,我最喜欢坐那种摩托车小三轮。
我也想买个名牌包包背一下,因为这样的话显得有逼格。其实我根本分辨不出来一万的包和一百的包有啥区别。万一我背了一个上万的包,别人都看不出来,那岂不是太亏了?
获得外界的认可,这是我生活的意义之一。
有人说:你不要在乎什么别人,做你自己就好。但是我现在真的做不到。
我想成为人群中耀眼的那一个,想被人赞美,被人夸奖,被人重视,被人关爱……这些几乎都是外在目标。
我的内在目标什么?我需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