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乏耐心呐!
在不断的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计划失败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资深的“放弃专家”,在一次次的和“寄己”斗争的过程中,关于自控和养成习惯积累了不少“失败”经验,或许会对你的升级之路有参考。
耐心是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仔细想想,耐心是一种愿意花更多时间,花更多精力的心理倾向。它带给人的直接好处是,能够瞬间看清更多细节,瞬间启动元认知能力,进而,做出更加靠谱的决策,然后做出更加科学的行动,进而提升你达成目标的概率。
人的天性之一是即时满足。如果你有时候也和我一样,有好吃的,要吃很多甚至直到吃撑,有好玩的立马就想去玩儿,坐看,去听,而不顾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即便是在做工作的时候,有困难有容易,当然先做容易的,甚至忽略困难的,因为它不能够立刻得到结果。这种“当下立刻满足”的心理倾向,只是我们的大脑未进化完全的部分而已,是人人都有的倾向。
想想几十万年前的野人,他们如果当下不把这些肉都吃掉,下个时间可能就找不到吃的地方了,如果当下不把这些快乐都享受掉,可能可能下一秒就会被吃掉,或者被其他种族干掉,所以,享受当下,即时满足,就是他们最佳的生存策略。
而这种人还在进化的心理倾向,在现代社会,无论对于我们养成新的习惯需求,还是完成有价值而困难的任务的需求,都是一种灾难。就是这种倾向,让我们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倾向于亲手打破减肥计划,打破锻炼计划,打破学习计划,外在表现就是缺乏耐心。
如果能够养成耐心的习惯,也就是不去理会大脑这种即时满足的天生倾向,而重新去设计自己具有耐心的心理倾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重新打开新生活的大门。
如何培养耐心
去做成一件你原本做不到的,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
这像是一个悖论,如果你没有耐心,你是没有办法去做到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的,但是如果你从来没有过做成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的经验的话,你很难体验耐心的神奇力量。所以培养耐心的方式,就是用你时有时无的耐心,去做一件你最想做的,同时需要你长期努力的,你本来做不到的东西。
这可不是那种吃十几年饭,喝十几年水,看十几年的电视和电影这种你根本不需要主动努力也本来能够做到的事情。而是那种例如“三个月每天早起(对于长期晚睡晚起的人)、X个月每天写读书笔记,X个月每天写总结,或者X个月每天做十个俯卧撑这种对你来说你本来做不到的事。
而这三个月的时间,可能要先从你坚持一周开始,进而坚持一个月,进而坚持三个月,最终坚持到体验了耐心的神奇力量的时候,你就真正拥有了耐心,那个时候你又可以开始设定其他有价值的目标了。
在做这件“初始培养耐心的事情”的过程中,有一些原则供大家参考。
1.行动量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一定要小。
一开始行动量过大,用力过猛的时候,你总是会对接下来的行动量回归平均值感到莫名其妙的沮丧和心浮气躁(我为什么知道?都是泪目的经验。。。。)。这些都是影响你持续行动的因素,一时半会儿的用力过猛,对于整体的持续行动影响很小。
就像是你在某一两个星期的模拟考试成绩,对于最终高考的成绩影响很小一样,决定你高考成绩的是你在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每天的复习量和做题量。一开始的用力过猛,就如同在高三的第一周每天都通宵背书一样,自毁硬件。
2.为当前的任务找到一个自己认可的巨大意义。不可避免,持续行动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情绪上的起伏或者主观意识上的困难。处理这些情绪一个很有力量的方法就是问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断的这样问自己的时候,眼前的一些困难,一些需要处理的困难任务,都给你持续行动提供了重要意义。
再比如,如果你当前的持续学习能够让你的薪资翻一倍。那么当下每一天的学习任务都可以细分成金钱,如果完成了相当于赚了一笔钱,如果拖掉了,相当于损失了那笔钱。找到背后的巨大意义,原本困难枯燥的任务会变得很吸引人,为什么很多父母愿意起早贪黑的不辞劳苦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当下的每一分辛苦的工作都代表给孩子买的奶粉和衣服。
3.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用心赞扬自己。
不赞同有时候用一些外在的奖励来奖励自己,因为外在奖励,从另外一个角度暗示了:当下做的这些是难以忍受的。
一旦你进入心流状态,做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已经构成了很大的回报。当你有了及时反馈,自身的成长也给你了你满足的成就感,这些就是很好的奖励。所以主动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非常重要。
怎样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呢?细分任务,拆分困难,并且让自己全神贯注的集中注意力在解决当下的困难上面。(参考《心流》)
希望以上的文字能够帮助你,重新理解“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