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我最喜欢的电子产品是VCD,既可以打游戏,又可以看电影。
那时候看电影的资源十分有限,村里晚上的露天电影场就成了我童年的电影院。
除此之外,看电影最常用的工具就是VCD。光碟好多是我自己买的,使尽各种小聪明和爷爷要钱,小心翼翼攒钱,然后攥着钱去店里买。童年是一个人想象力和求知欲最丰富的时候,因此,我看最多的,就是科幻电影。
那时候,我最爱《星球大战》。
很多人都说星战第一部,77年的《星战4·新希望》特效垃圾,看不下去。这样的说法,我根本不能认同。有些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实和特效关系不大,就像我们喜欢老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喜欢六小龄童的孙悟空一样,因为这其中夹杂着一种东西,童年、记忆、美好、青春……
用现在的话来讲,是情怀。
我买全了《星球大战1-6》的光碟,刚开始,我没按顺序看,每一部,我基本不看情节。看星战,我的兴趣在飞船、在机器人、在外星、在能削人的灯棍上。当然,我也想自己做一根那样闪着光,削铁如泥的灯棍,但灯棍我买好后,还未出师就碎了一地。
小时候看星战,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尤达大师,也就是那个小绿人。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养一只这样的宠物,可以随身保护我。
我也喜欢R2,低调能干,默默做着实事。3PO虽然是一个话唠的机器人,但它负责搞笑,也不可或缺。楚巴卡,一只会开飞船的大猩猩,对主人忠心不二。
也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对绝地武士团不感兴趣,在我印象里他们就像严肃的老师,顽固古板,当然,对他们手里的灯棍例外。看前传三部曲,奎刚算是一个不错的绝地武士,有自己想法,喜爱阿纳金,也敢于坚持主见,但不幸早逝。欧比旺,每一集我都觉得他会死去,而我也做好了他随时都会挂的准备,但没想到这货越战越勇,许多次死里逃生,杀人无数,最后还把我喜欢的阿纳金砍成了零碎。
星战,我一直觉得有一个缺陷,就是作为反派的风暴战士死得太简单,武装到牙齿的战士竟然轻轻松松就会挂掉,像极了抗日神剧里的日本人,枪法不准,死得窝囊,完全是摆设。
过年时《星战7·原力觉醒》上映了,说实话,我觉得不好。
如果按一部类型片的标准看,它可以作为一部特效不错的科幻电影。但它毕竟是星战系列第7部,是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高举着时代期望的星战7,从这个标准来看,星战7真是让人失望。抛弃卢卡斯的剧本,一味迎合市场,打着情怀的旗帜来圈钱,几乎完全抄袭的剧本,娘炮一般的反派,令人失望的主角。
星战可以走到今天,脑残粉虽多,但也有很多人,是真正爱着的。
前几天我又把星战重新看了一遍,其实搁现在的眼光来看,星战其实就是一部科幻版的“父与子”。前三部讲父亲阿纳金的成长史,后三部是儿子卢克的奋斗史,最后是父子相爱相杀。
卢卡斯自己也说过,星战其实就是一部家庭肥皂剧,当然,披着星战的外衣。阿纳金是一个性情中人,敢爱敢恨,卢克比较理性,较克制沉稳,几乎没有缺陷。从卢克反观阿纳金,也可以看出卢卡斯的成长史,由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由完美到真实。
比起卢克,我更喜欢阿纳金,因为他真,从他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奋斗,他的挣扎,包括他的绝望。我一直没有把他当坏人看待,他最后杀戮无辜,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和绝望。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小男孩,沦为别人的奴隶,当自己真正有能力想报答母亲的时候,母亲又被人折磨而死。有爱人却不敢光明正大的爱,明明很有能力,却整天被自己的老师压制。他明明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战士,却被一帮老家伙盖上了“原力平衡”的标签,早早的盖棺定论,直接导致阿纳金悲剧的发生。
绝地武士团越来越像一个邪教组织,宣言爱却不允许去爱,简直就是程朱理学、仙道作派,一副名门正派的架势。但不好意思,看多了金庸武侠的我瞬间明白了,所谓的名门正派其实就是邪教组织,所谓的替天行道其实就是标榜呐喊,而所谓的大师,除了唯我独尊,妄图决定天下,我真的没有再看到其他东西。所以奎刚没有成为大师,阿纳金没有成为大师,卢克也没有成为大师,而所谓的大师团队,最后全挂了。系列的最后,绝地武士团只剩下了有原则、讲情义的卢克,我想这也是导演所要表达的——真正的社会契约,应该由这样的人来建设。
星战系列其实就像我们的成长经历——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失去幸福的过程。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永远都不会变,那就是是我们曾经仰望过的那片星空,曾经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