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我小学到高中学英语的经历, 这一篇写我大学期间学英语的经历.
高中毕业后我到新加坡读大学, 先读半年的预科, 专门学英语. 刚到新加坡时非常窘迫, 去理发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表达自己想要的发型, 去超市买东西不知道自己要买的东西叫什么, 记得有一次去买羽毛球拍, 先查了球拍, 羽毛球等单词的说法才敢去买. 打开BBC广播, 大部分时候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去教堂参加活动, 感觉倒真像是在听天书. 看美剧, 没字幕根本看不懂.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可以这么说, 以前在国内学了9年英语, 接触的全部是人为地降低了难度的, 专门让你用来学英语的材料. 这时候才开始第一次接触100%真实的材料, 才开始用英语去学习别的东西.
预科时读了几个月的英文报纸, 也读了几本英文书, 印象比较深的一本是《Tuesdays with Morrie》, 记得当时读的入迷, 一口气读完读到凌晨4点, 很震撼.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连续阅读这么长时间的英文. 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把书本里, 报纸上, 生活中新学的单词, 短语和搭配抄写到笔记本上, 每天能抄100-200个, 那几个月词汇量有很大的增长.
从预科到大学, 听课一直不觉得吃力, 可能因为我学理工科, 涉及的语言比较浅显, 再加上有很多中国教授. 平时学习基本上只看老师的讲义, 很少读课本. 这一点很后悔, 一方面导致阅读量太少, 词汇量和阅读速度都不够, 另一方面导致很多知识没有学透. 那时候觉得课本那么厚, 怎么能读完呢? 现在明白如果坚持去啃的话, 慢慢的阅读速度提高了, 知道怎么读书了, 就不觉得书有多厚了.
大学期间的英文阅读量反倒不如预科, 全看美剧了. 那时候学校封了迅雷, 下美剧很费力, 有时候下到的是双语字幕的, 有时候看的是中文字幕的, 有时候只好硬着头皮看无字幕的版本. 就这样看了3年美剧, 慢慢看美剧不需要字幕了. 大一时带着字幕常常看不懂老友记的笑点, 大三时不带字幕可以听懂绝大部分生活大爆炸的笑点了. 大三时看了两部语速特别快的剧, 《吉尔莫女孩》和《白宫风云》, 而这两部剧恰好都没有字幕. 看完这两部剧之后再看其它剧只有一个感觉: 他们说的好慢呀. 有一段时间想看的剧太多看不完, 干脆把语速调高到1.25甚至1.5去看.
看美剧显著提升了我的听力, 也提升了我对高语速的耐受能力, 也提升了一定的词汇量. 但看美剧也耗费了无数时间, 让我很多年都陷入看美剧成瘾的泥潭, 很多梦想都因此荒废了.
大一时我想参加中文辩论队, 没选上, 于是加入了英文辩论队. 在英文辩论队呆了2年, 每周训练7-8个小时, 这估计是我大学期间说英语最多的地方了. 辩论队的经历对我的口语有所提升. 另外辩论队里清一色的印度学生, 两年下来, 我听印度口音觉得颇为亲切.
此外, 受疯狂英语的影响,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做背诵. 大一时主要是背诵演讲和美文, 背了几十篇. 大二时主要是背诵美剧, 背了数百分钟的美剧对白. 那时候我把喜欢的美剧放到mp3播放器里, 走路吃饭的时候一直听, 有时间就跟读模仿, 直到能流利地背出来, 并且语调也尽可能模仿地惟妙惟肖. 回头来看, 这段背诵的经历对我的语调有很大提升, 对我的口语则提升很有限.
大三时, 觉得自己的词汇量, 听力, 发音语调都不错, 但口语还是很烂, 能说出来的东西太少. 我记得当时有一门entrepreneurship的选修课, 和2个印度的, 1个新加坡的同学一组. 整整一个下午, 大家讨论各自的方案. 强烈觉得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足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管别人是否认可你的想法, 首先都没办法让别人准确理解你的想法, 这令我非常沮丧.
大三到公司实习, 看到那些在新加坡呆了十几年的学长学姐们, 口语也仍然是巨大短板. 不论开会, 还是和同事讨论问题, 还是展示成果给别人看, 都有这种感觉. 再想想大学时给我上课的中国教授们, 他们清一色的留美经历, 在国外也呆了十几年, 口语也是不敢令人恭维. 这些都令我沮丧, 我怎样才能把口语练好呢?
这是我从预科到大三这3年学英语的经历, 下一篇写我大三到现在学英语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