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很多家长和孩子一天24小时都呆在一起,而且长达一个月以上,这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都不由自由的暴露出来。
我们除了要在家办公,还要看娃、做饭、做家务,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当你正在工作,任务还没有按时完成、领导训戒多次的时候,孩子突然把零食撒了一地、玩具到处乱扔、衣服上被画满了花花,然后撒娇哭闹着喊着”妈妈,陪我玩会吧“。
看到这种场景,作为家长的你们,是不是特别生气? 你们会怎么做呢?凶神恶煞地把孩子吵一顿还是打一顿?最后吓得孩子大声痛哭感觉特别委屈。
很多家长打过之后还觉得特别后悔,然后会再去弥补,然后看到孩子的行为又生气,然后又打,就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而孩子在这样的冲突当中的也会变得惶恐不安。
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1、首先,我们要认识情绪,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有很多人,脸上已经明显挂着我生气了的表情,但你要问他说你是不是生气了?她很可能还会很生硬的告诉你,谁生气了?就这么点儿小事儿,我至于吗?我怎么可能会生气?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他自己生气,但他整个人呈现出来的外在的表情、肢体动作、肌肉的僵硬都在告诉你,他现在很生气。
但是他自己就不知道,他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他就这么憋着,这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呢?
其实最大的风险就是把情绪可能会偷偷转嫁到孩子身上,怎么叫偷偷的?是因为在我们家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就把这个情绪给到孩子了,借助孩子一些所谓调皮的行为就给孩子发过去了。
为什么给孩子啊,因为给孩子发安全啊,是不是?
当下也许是愤怒、委屈、沮丧、挫败、无助、嫉妒、喜悦、兴奋等很多的情绪,而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情绪它本身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它只是一种能量的振动,一件事情或者一些想法或者是你的身体不舒服,让你自己产生一些内在的能量变化,那么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产生。
这个才是正常状态,孩子跟我们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实际上我们是不敢在孩子面前呈现一个真实的情绪,我们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情绪给隐藏起来。
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外面,放在了外面的行为上,比如说跟孩子说“不能这样、不能爬地上、不能跳、不能在衣服上乱画、不能到处扔玩具”,或者是再去限制他当下的行为,而忽略了情绪的产生。
2、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也是说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心理现实
其实有些事情确实在我的心里发生了,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已经在那儿了。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一定会有情绪,一定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当你情绪很低落的时候,看到孩子的某些行为特别想发脾气的时候,你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好妈妈,我不能对孩子发脾气。”最后还是把火气不由自由的发了出来,孩子感到特别委屈。
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心情很不好,工作一直没有完成,领导批评妈妈了,妈妈觉得心里很伤心,但是跟宝宝没有关系,妈妈还是很爱你,你能不能自己先玩一会呢?等妈妈把工作完成了就陪你一起玩,可以吗?”
你还可以蹲下来,很温和地告诉他”妈妈今天特别累,而且妈妈今天心情不太好,但是跟宝宝没有关系啊,妈妈还是很爱你。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只是妈妈自己的事情,因为妈妈今天有点累,所以我们今天只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妈妈休息,让妈妈休息好了,明天我们再讲三个行不行?“
有可能刚开始还是哭闹撒娇,但是通过多次尝试,孩子可以感受到我们情绪的变化,渐渐理解父母,逐渐接受父母的情绪。
3、我们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1)合理发泄情绪:
1、哭——适当地哭一场
2、喊——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3、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写成倾诉日记
4、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2)主动控制情绪:
1、自我暗示法: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告诉他的孙子:“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数到一百。”
当你发怒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还是振作起来吧。”
你还可以一遍遍深呼吸,呼气、吸气、呼气、再吸气,一遍遍告诉自己“冷静、冷静,不要生气。”直到自己的情绪稳下来为止。
2、回避法:
在苦闷、烦恼时,集中精力做一件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比如绘画、看书、看电影、玩游戏等,反正就是你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忘掉或者冲淡烦恼。
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呢?
1、我们要先接纳他确实会有情绪
我们经常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他们最喜欢要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有些玩具家里已经有了,有些零食根本不能多吃,但是孩子还是无理取闹地大哭大闹“妈妈,我要这个,我要这个。”
如果你不给他买,他肯定会嚎啕大哭甚至撒泼打滚,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大吼他“不许哭,再哭我就打你了啊!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不能买了。” “你赶紧起来,真是丢人死了,快点起来,我给你买就是了。” “你怎么能一直哭?烦不烦啊?我真是受不了了。“ “有什么可哭的,就知道哭,以后不带你来超市了。”这些话你们是不是都说过?
但是孩子听了这些话,真的会觉得这个世界其实不那么友好,对吗?最起码他没有得到尊重,因为他的情绪就仿佛像垃圾一样的被别人践踏了。
我们可以这样接纳孩子的情绪,蹲下来看着孩子,温和地说“宝贝,妈妈不给你买这个玩具,你觉得很伤心,对不对?” 孩子边哭边点头,他可以感受到妈妈对他的关心,
然后你继续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难过,你特别想要这个玩具,但是妈妈不给你买。这个玩具我们家已经有了一个了,两个相同的玩具在家里肯定会打架的,你也不想让他们打架,对不对?我们可以换个其他玩具或者其他东西,可以吗?” 孩子听到后点了点头。
这时候孩子就会哭声变小,渐渐停了下来。因为你接纳了他的情绪,并且很尊重孩子的意见,所以他的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
2、体会,并且帮助他感受情绪,其实体会孩子的感受其实是一个共情的过程。
既然我们知道他有情绪,那么就要帮助孩子体会到这种情绪,并且我们能够去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让这个情绪有地方安放。
你可以跟孩子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很多个小盒子,每一个盒子都是留着来放一种情绪的。”
比如说孩子现在失望,我们可以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失望,当下,你内心产生那个情绪,我们给贴上一个标签,把这种情绪叫做失望。我们可以把这个情绪放到一个小盒子里面,在盒子外面做上标记,这是放失望的地方。”
现在孩子就知道”我现在很失望“,他就不会恐慌了,就把失望放起来就好了。
还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儿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故事围绕一只由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和黑色混合的小怪兽展开。
小怪兽感觉非常糟糕和混乱,就去向朋友求助。朋友告诉他应该先把各种颜色的情绪分开,于是它就变成了不同颜色的小怪兽……黄色小怪兽代表快乐,蓝色小怪兽代表忧伤,红色小怪兽代表生气,黑色小怪兽代表害怕,绿色小怪兽代表平静。
通过这个绘本,可以让孩子了解、认识、体会自己不同的情绪,并用不同颜色命名不同的情绪。
如果孩子现在很生气,你可以引导他”宝贝,现在你是红色的小怪兽。“ 孩子立马想起来绘本里的故事,回答你”我是红色小怪兽,红色代表生气。“
3、引导孩子自己处理情绪
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玩扔飞碟游戏,而且喜欢跟我们比赛,自己制定比赛规则”妈妈,我们玩扔飞碟游戏吧,谁飞的远谁赢,可以吗?“
刚开始他玩的很开心,后来扔的比较近,没有我扔的远。他感觉有点失落,导致自己越扔越近,她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急败坏地把飞碟狠狠地踩在脚下,跑过来打了我一拳,大吼着“我不跟你玩了,哼。”
这时候,你可以引导他“宝贝,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扔的不好,感觉很生气?” 孩子点了点头。
你继续引导“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我很好奇,你除了可以把飞碟踩在脚下、打妈妈一下,还有其他方法吗?”
他会说“我还可以把它扔掉。”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否定他。
继续问“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其他办法吗?“我还可以再扔一次。”
“这个办法真棒。还有吗?” “我还可以换个飞碟。”
“还有吗?” “我还可以。。。。。。”
等他想不出来其他办法的时候,我们搜集完信息,我们继续引导“妈妈想知道,这些方法中有没有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和玩具,又能让你开心的继续玩下去的办法吗?你觉得你这些办法中,哪个会比较好呢?
引导的过程当中,就让他知道这种引导的过程,是可以边处理孩子情绪边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让他能够具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
4、要有适当情绪处理的技巧
如果孩子的火气特别大,哭地撕心裂肺的,根本听不进家长说的话。我们这时候不要着急,什么都不需要说,先帮助他把情绪降下来。
我们可以这样做,比如说可以给他找个东西,小石子踢一下,或者给他找几块积木搭高让他推倒,这些都是可以的。
或者让他涂鸦,给他一摞白纸,一根彩笔。告诉孩子“画画吧,把烦躁,生气都画出来。”
等孩子情绪降下来了,我们才可以引导孩子回答让他生气的事情,然后再开始做其他事情,比如做作业。
5、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要有耐心陪伴孩子
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对家长的挑战是蛮大的,能压的住火,耐得住性子,确实是一件蛮不容易的事情。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是在借助孩子来修身养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不断地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
其实大家想想也能明白,我们成年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件事情都不简单,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连我们自己在处理情绪的时候都会有都会有偏差,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对吗?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慢慢成长,学习超越自己,我们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