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总有那么几次是刻骨铭心的。
我小时候没有穿过裙子,一次也没有。
在还没上小学时,有一个夏天母亲买了一块小花布,到家时给我看了,告诉我这是要给我做裙子的。当时那个兴奋劲,每当有小朋友来我家时就告诉他们一声。
过了半年母亲终于把布拿出来了,此时天早已凉,没有征得我的同意,母亲拿那块布做了其它东西。
从此以后,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再也不穿裙子。
另外的一次,是被喜欢的男生拒绝。那是第一次主动向男生“表白”,结果被拒绝了,还被送一句很负面的评价。“我就是这样的差!”这是脑子里“脱脑而出”的话语。不需要别人指责,自己把自己嫌弃个够。
还有一次和考研有关。好不容易分数到了,竞争的压力让自己特别担心比拼不过别人而被喜欢的导师拒绝。此刻“成功”与“失败”就在他人的一句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败就在一刹那间。这是一段很焦虑的过程,因结果不可预测、害怕被拒绝而导致的患得患失,简直可以杀了一个人。
所有的这些被拒绝,都容易让人深深感受到,如果能被别人接纳,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如果能够被接纳,说明我是被认同的,我的能力是可以的,我的作品是成功的,我是受欢迎的,简直“一俊遮百丑”。被接纳能够带来多厚实的幸福与喜悦,被拒绝就能够陷入到多深的惨淡陷阱。
被拒绝,意味着不被认同,被排斥,被阻隔,意味着从小到大希望受到他人欢迎和肯定的愿望落空,反而被又一次丢进那个熟悉的坑洞。
舒适的泥沼很温暖,但我想从里面走出来。
如果这是自己的首次行动,一路上的“陷阱”会比较多。遭遇到几个新的“被拒绝”,这可能是想要长大必须要吞下去的几口能量棒。
然而,这也是不容易闯过的一关,有多少人因为被他人否定、拒绝就偃旗息鼓、就此结束了呢?
昨天试着将自己写的短文投给了简书“心理”“励志”专栏。今天中午看了下,都被拒绝了。是的,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当真实地遭遇,心里边还是被震荡到了:尽管两位编辑都很温暖地给予了必要的说明,甚至还有建议,可被拒绝还是带来了它们的负面影响,今天下午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自动陷入一种状态:想做点事这么难!我还要坚持吗,既然能力不行,是不是就这样算了?
尽管表面上想否定,认为这件事实在太小,不足以影响到自己什么,可它对内在的影响并不小。
那种“自己不行”的评价被勾起来了,蠢蠢欲动;怀疑被笑话、被鄙视的画面像信号不好的电视,时断时续地在眼前出现;“既然能力不行,要不然算了,不写了,反正也不靠这个吃饭”这种主观放弃、退缩回去的想法出现了,对应的行为就跟在后面。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文字被编辑拒绝就认定自己不行,这种极端的想法与行为,是一再被防止出现在自己身上的,但是此刻,它却自然地呈现了。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再一次重复的模式行为。
喜欢文字,已经“出山”“回归”很多次了,这一次是带着必定要走出去的想法而来的,不走回头路。然而,被拒绝,还是那么深深地影响到了我,甚至让人动摇。好像它触碰到了我心底很柔软的一块,那种痛不一定明显,却有着地动山摇的效果。
我看到,当我被拒绝时,不再年轻的眼窝里,淌出来的是婴儿时的泪。
从小开始就自然的有种对被认同的追求,然而,这并非一条坦途,哪里都可能有陷阱而掉进去。
放弃容易坚持难。“算了吧,反正也不行”“即使做的很好又怎么样,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么多人做这件事,凭什么你成功,人家那么厉害还没怎么样呢,你在这里想入非非”。所有的话语、担心都试图说服自己放弃,这样就不会有负面的话语来评价自己了,也不会给人笑话自己的机会了。
想从舒适的泥沼里走出来,这势必是一大关卡,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个而被死死卡住了呢!
好像进入了一个漩涡,在这个漩涡里,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主权在别人手里;而自己并没有多少可信的能力,拿不出能够镇住权威人士的东西。这个时候真想放弃啊:我行吗?我不行!也许我还可以再试试!试什么试,要准备、提升的事很多,你行么……
“要想做点事真累”“没有人帮忙、没有关系更累”,此时,这种抱怨、自我否定的话语也容易出现。最好来几位有共同话语的,一同骂骂才过瘾,骂完以后“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然而,如果果真这么做,事后还是很有可能后悔的,尤其这件放弃的事是自己内心真心想做的。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好好坚持下去,哪怕心里发抖,还拿出勇气把该做的事踏踏实实完成了?
我自己的经验:擦干婴儿眼泪,也不用多少勇气,拿出最初定下的目标重新检查——每天两千字!其实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两千字么!
无论多大的打击,如果当初的“小目标”是真正符合自己能力、兴趣的,不管脑子里波涛汹涌些什么内容,眼睛盯着这个小目标,每天完成,那就可以了。而这,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