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疲倦,我根本不知道人间现在何世,也不知道有节日要来临。
谁料到一下楼,一把艾草堵在我的鼻子尖上。邻居最慈爱贤惠的一位大妈,经常帮邻居缝补编织衣物,她笑嘻嘻地举着艾草指令我,“必须”把艾草插到防盗门上。我赶紧谢谢她,问她艾从哪里来?她指着门前那片草地,说每年都种一片,就是为了这个端午节用。我把“艾”插在门口,再次下楼,又把端午节抛在脑后,连去菜市场买现成粽子都懒得想。我先请邻居赵姐来帮贴广告,她亲自扛来了梯子,亲自爬上去,把广告给胶得紧紧的。谁料她帮完我的忙,转身回家端来自制的粽子送我,热腾腾的香气让我有了胃口。
我正打算享受赵姐的粽子,又有人来敲门,另一位邻居大妈手提一袋香喷喷的粽子来相赠。她的孙子和我家宝宝可谓青梅竹马,几乎每个星期来我家吃喝玩耍到天黑,我曾经偷听过孩子们的对话:
“你长大了要娶谁当新娘呢?”我家宝宝问小男生。
小男生嘴里嚼着饭,看着宝宝,手一指——“当然是你了。”
“嗨,不行不行,你太小了,我长大要和一个叔叔结婚的,不能和你结婚。”宝宝很认真地摇手说。
小男生有点发呆,咧嘴要哭了:“那我怎么办呢?”
“哎呀,你可以和妞妞结婚的,她和你一般大。”宝宝积极出主意,把自己的好朋友妞妞推荐给他。
“ 哦,那好吧,妞妞也可以,我就和妞妞结婚好了。”这个四岁的小男生马上阴转晴,喜笑颜开了。
现在,这位小男生的祖母特意爬楼梯来送我粽子吃。
呵呵,本来打算把端午节偷懒过去的我,现在,门头插艾草,桌上堆粽子,空气里暖暖的清香,因好心的邻居们,我正儿八经过起端午节来了——呵呵,孩儿呀,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妈妈告诉你啊……
我吃着粽子,忽然很想给母亲打电话,问她包粽子没有。她必然是包了很多粽子,必然是边包粽子边思念我们的,我和妹妹不在她身边,吃不到她的粽子,她必然是满怀遗憾的。
母亲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大小节日要过得有模有样才行,这才是过日子人家的景象。家里儿童版《史记故事》她买来给我看,还用毛笔批注,特意把屈原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幼年听到她讲当时人们为了不让鱼龙虾蟹伤害屈原的身体而纷纷投粽于江,相当震惊。因为这个缘故,我吃粽子格外香。母亲给我讲屈原,声情并茂,讲到热泪盈眶,以至于我上学读书后对屈原的《离骚》非常喜欢。
而逢到端午节,她包粽子格外隆重。棕叶是她特意嘱咐父亲从三千里外的南方老家带来的竹叶,宽大平整,因为难得,格外珍惜,包过一次要洗净晾干下次再用,有了破口也可以垫衬在完整叶子里。父亲每隔四年才回一次老家,于是粽叶异常珍贵。现在想起来,整个塞外城市是不是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包粽子?当地居民听都没听说过粽子,因为不产粽叶和芦苇叶,不产糯米和大米,也就无从包起。
母亲当时包粽子很特立独行。她自小在黄河边的平原长大,当地人至今习惯端午节只吃黄米凉糕,她和南方籍的父亲结婚后,学习起包粽子。她包的是最普通的三角粽,没有南方粽子那么多形状和馅料。她每次把当地专供南方籍知识分子的珍贵大米和糯米提前半天泡在水中,张罗开几大盆子,粽叶、米、红枣、花生都已泡好,把客厅占了一半后,摆个小板凳端端正正坐着,一本正经包得煞有介事的。她把三两张叶子叠在一起,折成一个三角形的小窝,先填一颗红枣堵住下面不漏米,然后一勺一勺填米,再加红枣和花生,填得圆鼓鼓地很瓷实了,她把叶子折过来,手控制着形状,巧妙地把多余叶面折合下来,盖着的上面部分依然保持着三角形,和下面部分形成一个立体三角形,绳子捆绑结实后丢到锅里煮。而我学到折叶这一步就因为手小力气小,开始控制不住形状,通常只折成扁三角形,在中间草草打个结,一煮就全撑开,散得满锅都是米。我的笨蛋手艺很被家人抱怨,就只管吃,不学包了。母亲的手像有魔法,做事情总是从容不迫。
母亲的粽子包得很多,除了赠送邻居,自家吃的粽子泡在凉水里,打开吃又凉又甜,给放学回来的我们解馋。每年端午节,杨树开始成荫,风小小的,柔柔的,阳光愈发清亮,日头渐暖,我们的衣服开始减薄。有粽子吃的那几天,母亲不用到灶间忙活做饭,难得休闲起来。她坐在门口的石头上织我们冬天要穿的毛衣毛裤,针在飞跑,母亲很安静舒泰。塞外的天空格外清蓝,大团云朵久久停在母亲的头顶,灿烂又透明的阳光晒着她身体的一半,另一半藏在阴影里,远看像一幅光影和谐的古典油画。母亲织着毛衣的时候总喃喃自语,时不时念叨孩子们的小名。
我还记得母亲在煮粽子的锅里慷慨地煮了很多鸡蛋。泡久了,鸡蛋也染上粽子的黄绿颜色,吸收了粽叶的草木清香。就着母亲亲手腌的清香咸菜丝儿,嚼着特别味道的鸡蛋,总有一种意外的小欢喜。因鸡蛋、粽子的现成,我们吃完了还不需要像平常一样要帮助母亲洗锅刷碗的,抹了嘴巴就跑出去,有更多时间去痛痛快快地玩耍了。每年端午节都这么过,母亲包的粽子大米多,粘度不够,远不如现在的纯糯米粽子有弹性有力道,可依然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粽子!
我高二那年,学校组织春游去爬野山,正好在端午节,野山异常险峻。终于我们爬着乱石踩着野路下山,车坏了,停在旷野之中。暮色渐渐浓了,星星们在头顶一闪一闪。在旷野上停留了两个多小时,车才修好了。那天车开进城,已经晚上11点多,让我惊讶的是,路边黑压压地站满了家长,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我们车来的方向。终于车停了,人群潮水一样都拥上来了,喊着各自孩子的名字。
我在乱晃的手电筒光里看见了我的母亲,她被争先恐后的家长挤来挤去,眼睛一直在慌乱地寻找我。我摇着手臂大喊妈!她一看见我,顿时松口气,兴奋的笑容像花朵绽放一样。我挤下车和她一起步行回家,一条没有路灯的街静悄悄的,偶有两三声狗吠。母亲没有多问别的,只是很高兴地告诉我:“回家吃粽子哇!我把粽子包好啦,还有煮鸡蛋!”我爬山没经验,忘记带吃喝的,好不容易下山回到车里,书包里的水和食物都被同学抢吃光了。如此饥肠辘辘的一整天,一听母亲说吃粽子,如何能不馋?!那个端午节的深夜,家人已睡,灯光暗暖。母亲端出热腾腾的粽子,我抓起来剥了皮狼吞虎咽,她坐在对面微笑着看我。直到今天,好像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了!
今天虽然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但是吃着邻居们的粽子而喜悦,甚至觉得是很特别的一种幸福。小区楼前楼后都是上百年的老街坊交情,来来往往非常亲密,家长里短热热闹闹,四时年节过得认认真真。楼底的每块裸露的土地都被邻居开垦出来,种上茉莉花、大丽花、丁香花、海棠、石榴、苹果、桃杏,还养着鸡、鸭、鹅、兔,小猫眯眯叫,小狗汪汪闹,鸽子咕咕咕,保留着寻常巷陌的人间温情。
本来我还怪心酸,以为吃不到母亲的手工粽子要兴味萧然的。不知不觉被邻居们拖入了民俗节日的包围圈,感动得温情脉脉。甚至暗暗励志起来——我以后年年都要自己包粽子给宝宝吃,还要给她讲屈原的故事,就算我包得很差,也要给宝宝做回榜样,只要我坚持每年包,肯定会把粽子包得很好,让宝宝长大以后吃粽子的时候想起粽子里藏着妈妈的疼爱和温暖,记得这个古老节日的来历。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