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游泳,又碰见小A。游完在池边休息时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聊了一会儿知道,两天前她刚过完31岁生日,家里催婚更急了,一天微信能收到好几条妈妈发来的信息,全是劝她快点结婚的。
小A现在最怕的就是过生日,这意味着又“老了”一岁,而自己还没有男朋友。以前听她抱怨时,就建议她出去走走,多认识一些人。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她身边朋友还是那几个,每次见面聊天依然是那几个话题。她总担心自己和外面那些人不是一个圈子的,没有共同话题,特别尴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有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此时就会形成一个个圈子。在我们都很小的时候这种需求就开始了。两岁左右的小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这时家长就需要引导他们进入正确的“性别圈子”。
青少年时期,各种圈子的划分更加明显。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被孤立,努力想要成为某个圈子中的一员,很多的校园霸凌事件中,受害者都是孤立在圈子之外的同学。
进入职场,大部分人开始有选择地进入某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你不仅能得到一些优势资源,竞争对手来挑战时,会有一个团队的力量抵挡,个人的压力会比较小。
牛人的圈子,让我们羡慕不已。为我们熟知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王健林等也有自己的圈子,在一起时除了谈论经济,遇到困难还还能相互支持。
当年蒙牛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海外机构恶意收购蒙牛股份,老总牛根生及时向身边朋友们发起资金倡议,柳传志、俞敏洪、等大佬们立马拿出几亿资金,熟悉境外股市的欧亚平立刻操盘买进蒙牛股票,才使蒙牛躲过一场浩劫。董明珠在格力空调遇到困难时,向王健林求助,得到5个亿的投资,才使格力进一步做大。
混对了圈子,就是这么任性,它能让你越来越强大。
圈子也是有好有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个圈子呆久了,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堆人在一起窃窃私语,抱怨工作累,骂老板,议论那些你看来“不入流”的同事,确实能让你得到情绪上的发泄和一些心理上的优越感,但也遮住了你的双眼,你看不见别人的努力与坚持,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变化,当别人升职时你说是潜规则,当别人赚钱时你说是投机取巧,最终你是那个被淘汰的人。错误的圈子,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当你发现时已经晚了。
而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进入更好的圈子,也并非遥不可及。有人能在各种圈子间游刃有余,成就自己甚至其他人,有人却固步自封,终究只是井底之蛙。
杨澜当年只是一个主持人,现在她在商界也有一番建树。你也许会说她是嫁了一个好老公,可是也有很多女星嫁给了富商,最后却惨淡收场。我们常在荧屏上看到她采访各国政要或者商界大佬,甚至不少都是独家专访,是否想过为什么是她,而不是别人来采访?曾经一位被采访过的总统给他另一位总统朋友推荐记者时说道:“你可以接受杨澜女士的采访,因为她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一个有水平的问题背后包含着大量的学习和研究。当你提出有水平的问题时,那个圈子的大门就已经为你打开。
我的大学同学F,原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在一起实习的时候家里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是个开酒店的小老板,一毕业俩人就结婚了,她在实习的医院留下并且转正。突然有一天她叫我们几个一起吃饭说她辞职了,准备自己开个面包店,我们都很意外。之后就很少见面,只知道她很忙。再见就是一年后了,她准备开一家分店,找我们这些老同学去庆祝一下,看得出她很满意现在的状况,而且她老公的朋友很多也成了她的朋友,她还想在这基础上再做点别的生意,而我们几个却还在抱怨夜班辛苦,抱怨领导排班不公平,抱怨挣得太少。那时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圈子的人了。她本可以继续过安稳日子,可她没那样选择,在爱人的支持下,她跳出了自己原本狭窄的圈子,成为让我们羡慕的人。赵薇虽然嫁了富商老公,但现在却是“娱乐圈的巴菲特”,身边的朋友不总是娱乐圈那几个,还有马云。这背后是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思考,原来的资本只是一块敲门砖。
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炜炜,之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在汽车媒体做了十多年,收入从没有大的突破,但是一直在工作中积累,积极与行业先锋交流。直到友人随口说的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有了现在的共享单车,仅两年公司估值就上亿,其发展速度超过阿里巴巴。如果选定一个行业就认真把它做好,哪怕是在同一个圈子里,你的半径也比别人长。
在30岁左右的年纪,你的人生还没有打开局面,就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难道要让那么一个小圈子吞噬掉你整个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