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日常,陪娃的日常。
周日放半天假,我也跟着休息。
每周日的晚上都会有周练。
老考生了,还是担心考不好,还是有考前综合症。
我说,只要努力了,分数不重要,名次也不重要。
考试是为了让自己查漏补缺。
高考是个持久战,也只是一个过场。
我以为我安慰了她,没有给压力,让她可以放松地去学习去考试。
可是,她说,你光这样说,可我想考好呀,周围的同学好呀,我觉得分数名次都很重要。
一下意识到,我说的不重要多么地轻飘飘。
这样无关痛痒的话,不是她想听到的。
因为想考高分,想有好的名次,她更想听到的应该是学习策略,是有效的考前指导。
也许,她只是发发牢骚,需要的是帮助和鼓励。
也同样意识到,因成绩不如意,遇到难过时,我说的没关系同样轻飘飘。
成绩不达心中理想,对孩子来讲怎么能没关系呢?
她明明很难过。
我不应该感同身受吗?
或许,我应该说,成绩已成定局,重要的是反思。
或者,我应该陪孩子做点什么让她好过一点。
比如聊一聊,比如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去放松,比如去购物,比如买点美食……
她想慢慢来,那我就在不远处等着她,前路漫漫,不着急。
她想赶上来,那我就做好陪伴,给予充分的借力,前路漫漫,一起走。
我想,这样做是不是可以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不是可以让她有底气有信心去挑战困难,去突破自我?
是不是可以成为她兜里的糖果,遇到苦涩时,可以甜一下?
今天也有寻了附近的菜场,做了三道菜。
菜场有什么不重要,她的喜好才重要。
回来时,遇到了楼下的水果店店主,刚认识的老乡。
她看我拎着大包小袋,开玩笑说,准是为孩子买的,等我们老了,看他们给买不?
这个问题我好像不曾想过,做好当下的事。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我是个鼠目寸光的人,不会想老了怎样,我只关注当前。
孩子心里有我们吗?
过生日,母亲节,再不济也会写封信,送个礼物。
平时也会留意我爱吃什么,也会关注我的朋友圈。
而我作为不扫兴家长,全都欣然“笑纳”了。
这些就足够让我开心,让我觉得幸福。
送她回学校上晚自习,我又溜达到了附近的人民公园。
接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
散步,码字,处理一下工作事项,稍后再煲煲电话粥。
常听有人说,养孩子不划算。
从小养大花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也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后孩子会不会孝顺。
坦诚地说,我不觉得给了孩子生命,含辛茹苦地养大,就该感恩就该回报。
我常常觉得做的远远不够,甚至觉得对孩子很亏欠。
被动地到来,被动地被抚养,被动地接受我们给的一切。
而我们的认知,我们能给予的一切,也未必能让孩子看的更远。
努力培养孩子,是想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是想活得自信自立自强……
培育孩子是每个父母要修的课,而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是快乐的,就足够了。
没有孩子天生是别人家的孩子。
所有陪伴的过程,无非都是磕磕绊绊。
个中滋味,自己体会。
越来越深切感受到,孩子是你,我的影像投影。
身教重于言传。
做好自己,才会有更好的孩子。
不谈培养,只谈成长,是她成长成了她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