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大导演阿诺将一只名叫约克熊的故事搬上荧幕,以拟人化的方式,讨论了人与熊的关系,看的人泪流满面,引起轰动,豆瓣评分高达9.1。
《熊的故事》和《八公故事》应该是近3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动保主题电影。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精神层面,关注自然和生命的和谐。
2019年印度某村庄居民把一只无辜的小棕熊逼下山崖摔死,在网上引起骂声一片,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我看来,动保在电影里是煽情的,这是电影本身的艺术表达要求。但在现实中,它却是一个管理问题,一个系统问题,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犹如童话般的美好。
2003年,一对保护棕熊长达13年的明星情侣在野外被熊咬死。
2018年,俄罗斯猎人谢尔盖被自己养大的四岁棕熊咬死。
这些鲜活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它是熊,是危险的食肉兽。不应该再继续呆在童话和幻想里了。
于是乎,那些长年累月取活熊胆汁的人们似乎找到了正当的理由。
但是,这也是错误的,我可以坚定的说,活取熊胆汁很不人道。
畏惧,或是溺爱,真的合理么?事实证明这两种极端思路都有问题,因为熊是没有人类的严密逻辑的,但它又是哺乳动物,而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情感,也都值得同情。
该当如何?
我认为,应该化畏惧为敬畏,变溺爱为疼爱,才是正确的做法。熊类动保,应该做到爱护于心,远离于熊。
在熊类保护方面,也要分类管理,棕熊亚科多达20种,每一种熊又有自己独特的习性。有些温和比如熊猫,有些富有攻击性比如科迪亚克熊灰熊,阿拉斯加熊和北极熊。
随着管理工程学,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相信为来会有更为科学的护熊,管熊理念和措施。
那时候,人们或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曾经那段关于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