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训”了我先生。因为,他的一个观点,雷到了我。
先生跟我说,他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妈妈在教训三岁左右的女儿,妈妈喊:听我说,女儿却嚷嚷不停,一嚷嚷,妈妈就抬手打女儿一下,再嚷嚷,再打一巴掌,继续嚷嚷,继续打,大约四五个回合,女儿败了,不再叫了,这时候,妈妈对她说:我不是不给你买这个东西,我是要你听我说,我要去另外一个店里给你买……
先生的观点是,他认为这位妈妈教训孩子的方式可借鉴,“看,孩子最后听话了吧。”
我愣了一瞬间。我问先生,现在假设,你是那个三岁小孩,我是妈妈。你跟我观点不同,听不进我的话一直在叨叨,你叨叨一句,我打你一下。你再叨叨,我再打,直到你闭嘴,我不打了,才跟你讲道理。你作为那个孩子,你是屈服于家长的权威,还是被打得明白了什么道理,不再抗争?
先生说不出话,很郁闷的样子。
我一直认为,我们跟孩子之间认知不对等,但人格是平等的。我们要做到尊重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
对于孩子犯了错,打孩子是最糟糕的反馈。很多家长会说,打完孩子之后,就后悔了。通常情况下,打孩子的行为不是教育,是家长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家孩子近期出现打人的行为,每次她打我,我很认真很严肃的告诉她:我被打了我很不开心,也想要打还回去,但是我是大人,我忍住了,因为我不能欺负孩子。如果我打了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孩子渐渐就不再用打来发泄情绪。
家长的暴力惩罚方式会让孩子习得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经常打孩子会造成孩子的胆怯敏感不自信,不利于阳光向上人格的形成。
其实,只要我们多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家长的私心,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