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花一个小时看了三遍总序,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总序高度概括了整本书的内容:以《人间失格》为例:该书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主人公叶藏从小体弱多病,幼小而敏感的心灵受到了相互欺骗的“人类”的伤害。他通过扮演“小丑”来克服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寻求“他人”的认同。对自己的无能和“罪意识”,对“人类”对恐惧和失望,使他认为自己不配作为一个人而活着。他进行了种种尝试,却最终被送到了疯人院,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毁灭。
二.总序介绍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利于读者理解书中内容:以《人间失格》为例,著者太宰治是二战后废墟上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无赖派”的代表作家,苦恼于理想与现实相克的悲剧性命运,为拯救自我而投身写作。
三.为主题阅读提供了方向:以《人间失格》为例,总序中介绍的“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中期作品逐渐转向描写头脑与心灵相克的主题,以精雕细琢的手法剖析人的内心世界,批判人的私欲。尤其是男女爱情矛盾方面表现出来的私心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孤独和绝望,构成了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在后期创作中漱石更加深入地剖析人物心理,想要研究在小说中如何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去看漱石的《春分之后》《行人》《心》。
附:以下是《人间失格》总序中对日本三位重量级作家的介绍。
01 “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所处的时代正值日本文明开化,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他主张“批判地接受西方文明”,发扬日本的传统美德。然而,他倾尽一生不断在作品中寻求解决办法,却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深感无能为力,最终提出“则天去私”,寻求解脱之路。
其初期作品主要是探究西洋文明与日本旧有文化的冲突给世人的影响。中期以后,其作品逐渐转向描写头脑与心灵相克的主题,以精雕细琢的手法剖析人的内心世界,批判人的私欲。后期创作更加深入地剖析人物心理,代表作有《春分之后》《行人》《心》。
日本文坛素有“川端是庭院,而漱石是山脉”之说,二人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造诣,漱石文学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至于他的辞世,成为明治时代结束,大正时代到来的象征。
02 “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芥川深受夏目漱石批判现实主义和森鸥外的历史小说的影响,毕生致力于创作短篇小说,尤其擅长改编古典作品,古为今用,视角新颖,构思精妙,在日本文学中独树一帜。其文化特色是用冷峻、简洁的文笔来描绘世道人心的丑恶,让读者去感受和思考,而很少做出评论。其代表作《罗生门》《莽丛中》等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名作。
芥川善于通过细致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揭示人在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相克中流露出的不安心绪,从日常琐事中将人性挖掘得入木三分,并结合多样文体为作品锦上添花。
尽管如此,芥川在探讨人生、观照人性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人世间的丑恶,陷入深深的怀疑和幻灭之中。他在创作后期的一些作品时更是陷入深刻的矛盾和彷徨,最终得出“我们人类的痛苦也是难以解救的”的结论,终于在35岁时,走上了否定自我的道路。芥川的去世成为昭和时代到来的标志性象征,也为日本近代文学画上了句号。
03 “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
太宰治是二战后废墟上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他非常推崇芥川龙之介,并深受其影响。两人虽有着许多的不同,却殊途同归。
太宰治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孤傲而自卑的个性、自虐而反俗的作品题材而饱受争议,既有“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之称,也有“败北的文学”等评价。其自身的经历与其作品里描写的边缘人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对挣扎在时代边缘的理想主义者的心理刻画入木三分,少有比肩之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上海雅众文化公司编选的这套“悦经典”之日本文学系列,能让读者充分领略到这些日本文学大家的风采。如果说夏目漱石偏重于从伦理角度探究“善”的话,太宰文学则更注重探究人性存在的“真”,而芥川文学则试图通过冷静地观照人生,探究超越人心善恶的“美”。他们对真善美的毕生探索,为日本近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