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班主任的日常
我所任教的学校在每一次阶段考结束后,都会对考的比较理想的同学进行颁奖表扬。奖品是大小厚度不同的笔记本,扉页上印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字样。在每次考试成绩公布之后,老师向学生颁发奖品,成绩考的好的学生接受奖励,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
在颁奖的那一天,我会抱着高高的一摞笔记本走进教室,微笑着向全体学生宣布班级的成绩情况,然后投影出精心制作的颁奖课件,将本次获奖的同学名单投影出来,请同学们一一上台领奖。学生们看似开心的上台,双手接过奖品,说声“谢谢老师”。最后全班鼓掌对这些因考试成绩优秀而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和谐。
直到有一次颁奖时,班里一位成绩优秀,经常得奖,又挺有主见的学生突然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以后你都不要颁奖给我了,我不需要,以前的奖品我都送给那些没得奖的同学了。”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做班主任多年,第一次遇到成绩优秀还拒绝授奖的学生。
1.为什么学生不想要奖品?
2.是只有他一人认为奖品无足轻重,还是大部分学生都将小小的笔记本看的很轻?
3.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奖励?
4.老师又应该如何奖励学生?
……我的脑中被一堆问号占据。
点滴思考
回想自己的读书生涯,小学时非常珍惜老师发的“奖本”,最普通的练习本因为印着红色的“奖”字就总是收着不舍得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获得过奖品吗?真的毫无印象。大学倒是获得过几次奖学金,到现在也只记得数额不大,再也寻不到细节的记忆。现在自己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高中班主任,面对发达沿海地区的高中生,采取的奖励方法还和几十年前内地奖励小学生的方法一样,不禁有些汗颜。
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奖励学生?是想希望通过激励让成绩优秀的学生继续优秀下去,让成绩不佳的学生有努力进取的动力吗?如果是这样,当我们给学生的激励是奖品、金钱等外在激励时候,家长也好,老师也罢,都是在以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作为管理学生的基础,都是试图用奖励与惩罚来控制学生的行为。而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外在激励的刺激产生依赖,一旦刺激减弱,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更容易使得孩子对物质产生过度的追求。
其实学生的行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行为背后是学生对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更要关注学生“行为背后的信念”。也就是说当学生对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学生更会做出老师与家长所希望的优良行为。所以我们给学生的激励更应该是指向其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内在激励,因为内在激励更持久,更稳定,更健康。
新的一次阶段性考试即将到来,在这次考试后,我会尝试变换一下奖励的方式。可以让考得不错的学生向全班做一些经验介绍,以收获班级同学的尊重;也可以鼓励其在学习小组中多帮助其他同学,看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进而收获责任感;更可以在班级开展小组学习竞赛,让优秀的学生在带领团队取胜的同时收获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再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涯,我会觉得其实获得再多的“奖本”都不如课间给周围的同学讲题有成就感。大学时获得的那一点奖学金也远不如经常帮同学解决电脑问题更能让我感到自身的价值。虽然每一篇文章收获的打赏不多,但其代表的认同与鼓励更为珍贵,这不正是让我想要继续写下去的内在激励吗?
其实不仅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激励,而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更深远影响的,恰恰是那些内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