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大代表之一,传承了孔子的精神血脉,并且发扬了其中的理念,而作为一个儒家,还有着积极入世的心的儒家,是一定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炼好内心的德行之后进行外推,造福天下的。孟子自然已经达成了内修的过程,接下来便是儒道之外推了,但是,怎么推?推什么呢?
当时是春秋战国,一片乱世,一方面礼崩乐坏,原先的礼乐制度封建制度都付诸东流,但另一方面也为那些有着雄才大略和才干的普通平民提供了机会: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有机会能够入朝为官,甚至当大官的(像什么张仪孙膑,商鞅李斯,等等人才,就都没什么背景,纯粹草根出身)这才有了齐国稷下学宫这一类招纳贤才的存在。
由于孟子仅仅是一个没落贵族都有可能谈不上的士人,这一点对于孟子来说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这种制度让孟子也有机会去推行自己的理想,但是当时有这一套自己的治国理想的人很多,可谓诸子百家,这些人由于新制度的建立无疑都会踊跃投入朝政之中,必定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对手,又想在所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之下脱颖而出,推行自己的治国理想,只有一条路:说,努力地用自己的理论辩论过其他学派的领袖,然后说服君主推行自己的治国方式。
有了确定的推行内心中的大道的方式,那么推什么呢?这一点对于儒家来说没什么好说的,必然是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仁政,也就是王道。那么,推行王道又该怎么理解呢?难道仅仅是利用王道将一个国家治理好,平稳发展,让这个国家的人民有饭吃,有德行?
如果再结合一下儒家的其他文章,便可以发现推行王道很明显不仅仅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意思,儒家的阶段性实现目标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治理好一个国家只能说是成功治国了,可是仅仅治国又怎么够呢?终究只能偏安一隅,最终在其他国家的发展之下被灭,儒家很明显不满足于此,而是要在成功治国之后一统天下,在天下推行仁政,让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够幸福的生活并享有德行。所以推行王道,其真正的本意就是平天下而行仁政。(当时的春秋战国,已经分裂了好几百年,人人都渴望回到那个大一统的美好时代,所以像儒家这样平定天下的愿景,其实是当时大多数学派的想法,就比如说一直和儒家站在对立面的法家也是如此,只不过来实现平天下愿景的方法和最终目的有所不同而已)。
什么事情什么理论都不能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既然推行王道的目标是平定天下,那么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王道的目标呢?推行王道的措施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在孟子游说一些国军推行他的仁政的时候的一些对话里,非常清晰地感受到王道也就是仁政的具体措施。
众所周知,儒家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也就是本能性的需求,还要求人类精神层次的苏醒,人类有着成为善的可能性的本性被彻底发扬。但一般人很难安贫乐道,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人民灌输德行的思想不仅有可能毫无作用,还有可能事得其反,所以温饱需求的满足始终还是第一位的。儒家的大道很明显也考虑了这种因素,于是依据孔子提出的富之教之提出了自己的推行措施:首先先减轻税率,推行井田制,开放山林草泽让人民进行渔猎,并且教导人民正确的种植五谷,养蚕种桑,饲养鸡鸭鹅兔,逐步让人民的温饱不再成为问题。在做到这些之后,便教给人们一些礼法和知识,教化人民,让人民拥有初步的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像着德行层次靠拢的本性。随后依据这些齐家治国,最终在整个国家欣欣向荣之后组建仁者之师,一统天下,并在天下重复以上过程。
儒家施行认证的具体措施合理吗?很明显非常非常合理,合理到要是我是国军就立马想要推行了。但是儒家的这套理论真正在春秋战国推行了吗?孟子的推行仁政的理想真的实现了吗?不,并没有,不仅仅是没有,是一次也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理来说,有着如此丰厚的收益,施行起来又看是不是很困难的王道,怎么看都是一个迫切需要改革的国军的上上之选啊?要是说有很多国家由于陷入在战乱之中,无法脱身,更无法达到儒家王道的标准,让人民满足温饱需求,从而不能实行王道。那那个曾经不可一世如日中天,又三面环海,地处较偏,人民完全可以满足温饱需求的齐国,在孟子的推荐和引进之下,怎么也没有实行王道?
是王道本身出了问题吗?并不是,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可行性上,王道都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种学派的理论(要不然孔子治理鲁国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成效了,那是什么出现问题了呢?其实,问题不在别的,就在于儒家推行王道的核心,君王身上。儒家对于君王的要求,对于君王的依赖,太高了。
要想减轻税率,推行井田制。要想开放山林草泽,要想交人民种植五谷,首当其冲的,就是君王要同意呀,如果国军不坚决执行减轻税率,不开放山林草泽,那么又怎么让人民想要成功地满足温饱需求?而国军如果要让人民的温饱需求得到满足,想要从真心里,让民众休养生息,然后再推行教化人民的方法,就必须达到君王的与民同乐的境界,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然而,与民同乐的境界就要让君王放弃自己的一些私欲,自己的一些享受。更是难上加难。如果遇上了一个又有能力又贤明的国军,那么或许王道真有可能成功,然而国军由于世袭的原因,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就像买彩票一样,而在当时的春秋战国里,真正能够谈得上贤明二字的国军可能只有秦国那而,但秦国正在乐呵呵地实行法家,谁还搭理王道啊!这也是为什么孟子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推行自己王道的国军,为什么齐国那么有条件实行王道却还是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
儒家难道就甘愿王道仅仅被君王限制吗?很明显不想,因此想出了一些补救方法,这就是所谓帝王师,其宗旨就是让那些不是君王而特别有能力,对儒家王道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的人去教化那些境界还不够的君主,把君主也转化成和自己一样的仁德,中华历史上的诸葛亮……等等有名的臣子估计就是想走这一条路。但这条路同样也有着致命的问题:有才德的人的确可以充当帝王的老师,教导帝王,但归根结底,一个有贤德的人在怎么努力教导,也只能算是外界的力量而已。帝王本身到底想不想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关键还得靠他自己选择。而且还是一个艰巨的选择:君王无一也知道王道很好,但是却正像我们知道学习很好,但我们却不一定喜欢上学习一样,君王也不一定在接受王道和仁教之后就直接打心底里接受或者实行他。所以回望历史,真正选择成为一个明军的君主究竟有几个?寥寥无几。这种推行王道出现的君主断层,这种有才之人不在位,而只能让本来碌碌无为之才变得有才的窘困局面,可以说是儒家整个义理当中,最大的悲哀和漏洞。齐宣王为何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正是在于齐宣王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