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们身边,会发现一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或者从我们自己身上,也能看到一些“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
比如参加一个培训,自己从中获益非常大,就希望最好其他人都不知道,都不来参加;朋友、闺蜜找了帅气漂亮的男女朋友,自己就会嫉妒,说坏话,故意装得不屑;参加同学聚会,看到别人开好车、戴名表,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歇斯底里抱怨:“他以前怎样怎样不如我,现在神气了,以前什么样我还不清楚?”
当周边的朋友非常努力,就会排斥对方,如果能找到理由或借口打击对方,这时候就会不遗余力地讽刺、挖苦对方。心里面容不得见到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变得比自己好。
又或者你努力升迁,总会有人说风凉话,酸溜溜的,认为你是凭特殊关系获得的,还到处议论散播。他们羡慕你嫉妒你,却又不想做出自我改变。
“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使人在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信心受到打击,产生自责;有的人还因此变得小心眼、内心不平衡,在背后使坏,让别人不顺,故意“拖后腿”。
见不得别人好,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身边的人不舒服;不仅伤害团队士气,还让自己被团队排斥。
二
“见不得别人好”其实不是一种罪恶的心理。它几乎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不仅普通人身上存在,就连优秀的人也会有这种心态。
人是一种天生就有弱点的动物,这是人类的共性。且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当身边的人过分突出,往往就是对身边相对平庸的人的一种威胁。于是,平庸的人就会对出类拔萃的人产生嫉妒心;优秀者因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焦虑、害怕。
“见不得别人好”的普遍存在与出现,不仅与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教育有关,甚至与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历史传承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数次民族危机使国人有了“不安全”意识;加上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资源有限、分配不均等因素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形成心理基因。
因为骨子里对资源的极度焦虑,导致我们对周遭环境的“环境基底的敌意”太重,所以本能地习惯用恶意揣度他人的动机,从而使用不信任、不友好的手段和心态来面对这种焦虑。
这种不安全感也深植于教育系统和许多家长心中,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许多家长担心后代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甚至无法立足。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对比,希望孩子取长补短。但这却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产生更深的嫉妒。
不合理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滋生“见不得别人好”心态的沃土。
三
我们无法对“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进行控制,往往还因为不了解它的触发机制与特点。
“见不得别人好”,通常表现出“竞争属性”的特点,同时它的触发还与“竞争对象”的“距离”有关。
对此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别人”与我们的“竞争关系”中,是偏向“比较”还是偏向“合作”。二是这种“竞争关系”会因与“竞争对象”的距离远近有着正向的关系。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对别人的看法、采取的行动是“比较”关系,则容易导致负面状态发生;而采取“合作”模式,则会产生正面反馈。并且“竞争对象”距离近,更容易激发“竞争”心理;反之,我们则觉得“干我屁事”。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由这两个角度组合出四类事件:
比较关系、近距离:如同学、亲戚、同事关系中,较容易产生“见不得别人好”心理。
比较关系、远距离:因没有直接威胁,对产生“见不得别人好”心理影响不大。
合作关系、近距离:如最好的闺蜜、创业伙伴。当同伴变得更好时,自己跟着开心;同伴遇困难,自己更多是给予帮助。是最佳的组合事件。
合作关系、远距离:如偶像、身边的大咖,偶像遭遇困难,我们更有同理心;偶像顺利,则激发我们奋进。
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比较关系、近距离”的情况。
哈里斯·托马斯在《I'm OK——You're OK》一书中也提到人大抵要经历的4个阶段:
✔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 I'm not OK,and you're OK.
✔ I'm OK, and you're not OK.
✔ I'm OK, and you're OK.
处于第一阶段的人认为自己不好,别人也不好。这种状态有可能形成日后“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稍不注意,就终生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穿梭,无法进入第四个阶段。
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好,甚至见不得别人“的”好,也见不得别人“变得更好”。
于是,他们在看别人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双重标准:
看别人的时候,只看到别人的“错”和“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只看到“对”和“好”的地方,回避自己的“不好”。
四
通过对“看不得别人好”进行分析和拆解,我们可以推导出对待这种行为和心态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时,应当尽量提醒自己,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别人的好”。别人好,我们应当认可并且真诚地欣赏;别人“不好”,我们也不应当诋毁、讽刺,而是学会鼓励对方,同时去发现对方的“好”。
而要做到觉得自己好,也同时觉得“别人也挺好的”,我们就需要让自己真正变好了。在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认可,才能真正拥有自信,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这样,你就不必再主动费心思去比较了。否则你就会像绝大部分人一样,不断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并且常常因为“用力过度”,造成自己行为、心理上的扭曲,有时候还要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干脆“硬着头皮死撑”。这些都不太利于自身的成长。
所以“见不得别人好”,关键不在于别人到底好不好,也不在于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负面反馈尽量降低。
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那么别人的好与坏就都变成了“远距离”的事,并且为了自己的成长,你会愿意选择“合作”的关系,从而达到共同成长。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