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看到新浪微博里滚动的新闻标题“母亲安排白领的女儿和水泥工相亲被拒,被骂不孝“后,我戏虐地冲着正在看英文资料的老公说:“恨嫁,就是恨女儿未嫁。”然,父母不止恨嫁,也恨儿子未娶。
32岁未婚的“简书一哥”彭小六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这次回家,如何应对爸妈的逼婚》中提到了三个方法:表达认同、不要中断和肢体接触。简单地说,这个是情绪上的处理,的确能和父母安心地交流。
但是,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焦虑是日常累积,形成像录音机自动播放的模式一样,只要触到痛点,他们就自动播放。因此,想要真正地安抚父母的情绪还是得想想办法。
以前每次过年,我妈就唠叨说找男朋友找对象之类的话,问题是我也想要找男朋友,也想对象啊,可是我找不到合适的啊。每次陷入这样无解的沟通死循环,特别的无助。
后来,有一位已婚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姐姐教了我一个方法:你的爸妈非常关心你找对象的事,告诉他们你喜欢什么样的人,让他们也帮你找不是更好吗?
对啊,这样做既可以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结婚的愿望,也让他们真确地感受到我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不是不想找。再者,父母的人脉会比我要宽广一些,说不定还能真碰上自己喜欢的人呢?
打定主意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门里,自问:我究竟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有两点想要说明:
1、我是不相信人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而通常是喜欢某一个类型的人。
2、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决定了答案的靠谱程度。
曾经,我和一个大我几岁的闺蜜在聊自己什么类型的人,她的回答一直都是:成熟稳重,能照顾她的人。如果,我把这样的答案扔给父母,他们理解的“成熟稳重”是有房有车有良好的经济收入,侧重于经济的保障,而我理解的“成熟稳重”是一种心理可以依赖对方的感觉。那么,我和父母理解上的差异还是会造成沟通上的隔膜了。避开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解,我细细地列了下面几点:
1、211大学本科学历或以上;
2、理工科专业。(本人喜欢理工科男的严谨)
3、英语能流利对话。
4、身高在170公分以上。
5、有一定的人文修养。
我父母同意我的看法,父母虽然关心儿女的婚事,但若是娶嫁不好,弄得以后离婚或是三天两头吵架也是不好。所幸,在这点上面我父母还是挺开明。
以后,有人要给我介绍对象,我父母就选按照五个标准先帮我筛选一遍,符合要求,我就会同意见一面了。我和父母也不至于为了找结婚对象的事弄得不开心,偶尔还能坐下来愉快地讨论相亲对象怎么样。
时间长了,风言风语也就来了。有人说,你这是在招聘还是在找对象啊。我是用招聘的方式在筛选婚姻对象,上面列的五点除了专业和身高没达标外,我自己都具备了。
还有人说,这个姑娘找个对象都这么挑剔,以后难伺候。大爷大妈去菜市场买个鸡毛菜都得挑呢?婚姻大事上,我就不能挑?再说了,我列的五个条件其实挺大众化,比起要求对方有钱有势,二十万彩礼,我的要求很合理了。
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结婚对象,就专注地往这方面去使力,过份地关注流言蜚语是只会耗费精力而已。
大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遇到现在的先生。他,211本科院校毕业,码农一枚,英语好到能和印度人面对面沟通而无障碍,喜欢喜剧和相声,也喜欢看尼采的书,唯一不足是他的身高只有168公分。但是身高是父母让基因和幼年的营养水平决定,不是他努力就能达标。因此,我不介意。
我们在一起五年多,结婚三年,经常一起分享工作上的喜忧哀乐,空闲了一起看喜剧,哈哈大笑地过日子。作为一名讲究社会公德的人,我是不会随意在朋友圈里秀恩爱,不是因为秀恩爱死得快,而是找到结婚对象,只是步入婚姻的第一步而已,你过得好不好,明眼人看一下你的状态就知道了。
我曾经问过他:“你都知道我对结婚对象有要求,你怎么还敢娶我?“
他说:“正因为你有要求,我相信你是婚姻认真的人,恰好我也是这样的人。”
婚姻,与其是说到一个有感觉的人一起天长地久,倒不如务实一些,找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人作为伴侣,一起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