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世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了尽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杨绛《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文|一颗桂味
1997年,杨绛和钱钟书唯一的女儿钱媛去世;1998年,钱钟书去世;2003年,杨绛在93岁高龄写下散文集《我们仨》。
如果说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唤醒了我对死生的思考以及对青春期冲动之悔,那么杨绛的《我们仨》则是让我切身体会到与至亲分离之痛。
01
看完书后,我认为杨绛的生命历程大致是:一个人的孤独,两个人的陪伴,三个人的温暖,最后寂于一个人的落寞。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当南方没有名额时,她转投苏州东吴大学去读书,直至1932年她成功的从苏州东吴大学去清华大学借读。此为一个人为梦想而努力的孤独。
也是在1932年,杨绛认识了钱钟书。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本书杨绛回忆岁月的起始,就是他们一同赴英国留学。杨绛的文笔是风趣的,在留学期间他们的独立生活可以算是有点艰辛,但经她的文字写下来好像都是温馨的小事。
比如,刚到牛津时,人生地不熟,钱钟书一人出门,下公共汽车未站稳就摔了一跤,杨绛在文中这样写道:
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
又比如,搬到备有家具的房子后,两个不会做饭的人一起研究如何改善伙食:
.我们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从此一法通,万法通,鸡肉、猪肉、羊肉,用“文火”炖,不用红烧,白煮的一样好吃。我把嫩羊肉剪成一股一股细丝,两人站在电灶旁边涮着吃,然后把蔬菜放在汤里煮来吃。我又想起我曾看见过厨房里怎样炒菜,也学着炒。蔬菜炒的比煮的好吃。
两个人的相处在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来非常的有爱:
早起,锺书照常端上早饭,还熯(ran)了他爱吃的猪油年糕,满面得色。我称赞他能熯年糕,他也不说什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儿。我吃着吃着,忽然诧异地说:“谁给你点的火呀?”(因为平时我晚上把煤炉封上,他早上打开火门,炉子就旺了。)锺书等着我问呢,他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
这便是两个人的陪伴、相依为命的生活——苦中作乐乐逍遥。
1936年,杨绛和钱钟书瑞士、巴黎远游,返回牛津时,杨绛便有了小钱媛。钱媛是他们爱的结晶。不像王小波和李银河认为的“两个人的世界已经足够有趣”,杨绛和钱钟书小心翼翼呵护这个生命的到来。对于孩子的降生,他们曾这样期待:
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
1937年,杨绛确实生下了一个女儿。自此,两个人的家变成了三个人的。
圆圆的肠胃可以吃西瓜,还有许多别的东西我也让她吃了。锺书爱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东西,总说:“Baby no eat.”她渐渐听懂了,总留心看妈妈的脸色。一次爸爸说了“Baby no eat”,她看着妈妈的脸,迸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语:“Baby yes eat!”她那时约六岁。
后来,珍珠港事变,生活越发艰难,而沦陷区生活艰苦,但他们总能自给自足,认为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为此,钱钟书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这句话在多年之后一语成谶。1997年,钱媛去世;1998年,钱钟书去世。杨绛在是家不像家的地方独自思念我们仨。
02
原先团聚的生活有多快乐,后来死别的日子就有多难过。
只剩杨绛一个人时,她常落寞地思念丈夫和女儿,于是有了那个即真实又虚幻的梦境。真实的是他们曾经历的生活,比如钱钟书和钱媛的病重,还有他们之间最真挚纯粹的感情;虚幻的是古驿道的风景,古驿道的人还有不复健在的至亲。
在杨绛笔下的梦境里,他们从一个地方走出来,钱钟书一晃眼就不见了,杨绛在古驿道上走啊走,一面是在白天寻找飘忽不定的钱钟书以短暂的相见,一面是在晚上做梦去见钱媛看她的生活,而有一天钱媛病重离世了,她也与钱钟书相失了。于是只剩她惆怅孤单的走在路上——“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当梦境退散,家不是家,因为没有曾经的人了,家就只像驿道里暂居的客栈而已。
杨绛最朴素的文字里却蕴含最沉重的悲痛。这样一个梦境,每每读来令人身临其境般窒息。
那一句“我们仨就这样失散了”是读来最悲伤的话。
03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命运最难测。谁能想到「后来」会发生什么呢。
杨绛的文字让我看到家的温暖,死别之痛。也让我反思自己是否浪费了健在的家人所相处的时光,是否在挥霍自己的珍贵的生命。
世界上每一个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陪孩子到老,然而并非每一个孩子都会常伴父母膝下。
现在有很多的人渴望远方和自由,或是用生命追逐名和利。他们似乎永远都有不回家的理由,常回家看看好像是一个被埋葬在歌词里的奢望。
然“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没有多少个十年,且行且珍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