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被爸爸妈妈掌控或包办,也不同于学校的严肃紧张,
这里有独立的空间和做自己的最好体验,有创意游戏和解压派对,这里导师各个逗比,营员们在嬉笑中将健康追随……
1、不一样的“学习”
学校里总是在灌输“是什么”,学习的内容以
学校里总是在灌输“是什么”,学习的内容以知识为主,以考试为目的,模式是听讲、背诵、再现。
家庭教育则进了一步,负责任的家长会花时间去跟孩子探讨“为什么”,希望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辨力与好奇心。
而在营地里,孩子们碰到更多的是“怎么办”:背包怎么打?帐篷怎么搭?游戏怎么配合?不同意见怎么表达?……没有了家长的包办代替,孩子们往往会展示出惊人的能力。
2、不一样的“伙伴”
学校同学,当然感情不错,但是难免因为成绩好坏而三六九等,或是因为功课太多只能“相对无言”。回家更惨,要么被妈妈单独盯防,要么被长辈们群起围攻。
营地是孩子的聚集,是属于孩子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安全的孩子为主体的社群里,与原本不认识的同龄人快速熟识、相处,孩子们在其中学会交流、学会博弈、学会应对,做好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所有准备。
3、不一样的“老师”
最近火遍微信的文章《教师是教育进步最大的阻碍力量》(请不要因为小编提到这个伤老师心的文章就拍砖)中写到“中国教师,是脸上最少有笑容的群体。”有孩子也说过:“原来老师不是不会笑,他只是不会跟我们笑。”当然我们绝对相信大部分老师老师们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巴拉巴拉,但是因为学业的压力,特别是我们尊师重道的传统,老师们大多是不怒自威,让学生们敬而远之的。
家长们呢,虽说现在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甚至爸爸妈妈们都从家长自贬为跟班,可无奈我们都是流水线上批量长大的,除了会做题不会别的,玩儿就更不在行了,看看各大公园和游乐场外守着包埋头于手机的爸爸们,你们懂的。
营地里的导师呢?不仅会笑,还会闹!国外的导师们大多都是从营地里长大的,上了大学又回到营地里来带小不点,爱运动、爱生活、爱游戏、爱挑战、爱创意的感觉,是骨子里的。孩子们完全能够体会到“我跟你一起玩儿”和“我陪着你玩儿”的天壤之别。小编探班启行住宿营的时候,眼瞅着小营员们把自己的生日蛋糕抹在导师脸上头发上嘻嘻哈哈闹成一团,这么蹬鼻子上脸的行为,一看就没把导师当外人。
——营地导师,够萌、够卖力、够低姿态!
4、不一样的“成绩”
学校苦读多年,最悲催的莫过于考完试毕了业,学那点东西就从哪儿来又回哪儿去了,真所谓“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与之相反,短暂的营地生活,亲身体验与经历,却可以留给孩子受益终身的能力。这是体验学习的魔力,正所谓“I hear,and I forget. I see,and I remember. I do,and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