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末到了,我计划带儿子去看他爸爸。我们早上说好的,可到中午要出发的时候,他突然改变主意了。他决定在家看动画片。任我怎么哄劝,都不为所动。我只好把打包好的行李重新打开,把他的衣物零食拿出来,一个人开车走了。
走在路上,我想不到我四岁的儿子都如此能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的孩子,在民主和自由中长大,从小就知道做自己,而不盲从或者屈服于权威,真好。
在月华老师的《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这本书里,我学会了要对孩子放手。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反叛意识和独立的探索,60分妈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想法,不强迫他,不替他做决定。这样,小小的人儿就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尊,越来越会替自己选择,并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在老公的宿舍里,我早早的醒来了,比定的闹钟早一个小时。我要复习我的考试,我计划在两个半月考过资格证。这是个很艰难的任务,所以,我要建立我的时间管理。我早上5点钟起床,看书,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中,空气里都是静谧,最适合我的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高。白天被各种琐事和噪音所打扰,根本无法专心。
在斋藤孝教授的《学会学习》这本书里,讲了很多的学习方法,其中最适合我的,还是隔离学习法。因为我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将自己隔离起来,置身于只有自己的环境中,我才能将思想集中,思考和记忆。
(3)看了一个半小时的书,我换上运动衣出门去跑步。老公单位新铺的塑胶跑道非常的舒适,虽然圈小了一些,但是很有弹性,跑步的速度都不知不觉得加快了。跑步半个小时,5公里轻松跑完,太热了,马上就大暑了,早上也那么热。
我开始跑步是一年半以前,看到《爱上跑步十三周》这本书之后。我坚持了13周,然后顺利的跑完了10公里,虽然体重没有怎么减下来,但是,身姿挺拔了很多,精力也旺盛了很多。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坚持习惯的周期,正好和我的跑步习惯养成完全像吻合,从那个13周以后到现在,我已经完全把跑步编组进了我的生活,像每天吃饭睡觉刷牙一样自然。每当我不想起床,不想去跑步的时候,我就想起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什么》里面说的“苦难难以避免,磨难可以选择”,然后我就又有了力量。杨绛先生在百岁寄语里说:"人生好比香料,研磨越细,其香越醇,不同程度的打磨,就获得不同程度的精益,不同程度的放纵,必积下顽劣"。我必须通过跑步打磨自己,身体还有意志力。
(4)老公下午休息,带我去看风景。我们两个心情都不错,他考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信心百倍,我感觉自己日益通透,心生喜欢。我们结婚6年了,一起出门还手拉着手,每天打电话,还是要说好久好久,我们对彼此了解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喜欢对方。我们或许就是旁人眼中最适合的人吧。但是,我们认识的时候,却不是现在这样的,我们都非常自卑,一无所有。我们一起读书,认真的生活,才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沟通圣经》里面,专门有一个章节讲亲密关系的建立。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最初的亲密关系,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亲密关系,维系亲密关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所以的爱的体验,都是来自于亲密关系。
我的父母是农民,一个小山村的农民,他们从来没有过亲密关系的理论,我从前的自卑和情绪黑洞,都跟他们有很大的关系,可我现在很爱很爱他们,因为我们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修复了我对亲人的信任。在《成功心理学》里面,也有一段讲亲密关系的,我很仔细的看了,然后应用到我和老公的相处中,最亲近的人,最需要尊重和爱护,也需要边界和隐私,鼓励和分享。
(5)以前我好读书不求甚解,有时候也是因为自身天赋的原因,记不住也看不懂,经常怀疑看书有什么用。确实没有什么用,在我大学毕业以前,我能用上的都是课本,专业书籍,技术类型。我看的小说,诗歌,散文,我都不记得了,书名,作者名,情节,内容全部忘光光,而且,它们也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创造过任何价值。但是,奇迹的是,现在,我到处都能用上它们了,而且,回顾过往,我的人生道路,深深的被我读过的书所影响了,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
我高中的时候读《乱世佳人》,非常喜欢斯嘉丽,她的勇敢和直率的性格,揉进了我的性格。大学报考,我自己决定的学校和专业,我能为自己拿主意。我非常喜欢王小波,看别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的书评,我都感觉自己没有读到他的思想,但是,我却非常重视做人是否有趣,我认同他的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一个有趣的人。在大学的时候,我读不懂《百年孤独》,到现在我也还是没懂这本被大家誉为旷世之作的小说在讲什么,但是,我却知道人生的孤独,在那个一直为自己缝裹尸布的老人那里体会到的。我读《克利斯朵夫》,完全看不懂,我我现在仍然记得,我读到小克利斯朵夫孤单的在野外游荡的时候,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时候的感动。
我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读书,但仍然过完了圆满的一生。很多人读了无数的书,却连自己的生活都一团乱七八糟,以至于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话。最近在知乎和简书,大家也有在讨论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是这样想的:书,是智慧的最佳传播载体,却不是唯一载体。读书,有可能获得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完美,也有可能只获得了无用的知识而没有获得智慧。知识是零散分领域的可以应用于一定事项的,而智慧才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知识对接起来,用知识改变生活的关键。
有很多人没读过书,但是他们认真的生活,从生活本身发现了智慧,他们一生也过得很好;
有人读了一辈子书,却没有找到链接知识和生活的智慧,落魄不已,真的很可惜;
如果,读了书,又在生活中发现了智慧,那么,我们就会有宁静的心灵和高原的思维,不会被眼前的困境和人生的厄运所打倒,也不会被利益和得意所冲昏头脑,获得真正的人生喜悦。
可能你像我以前一样,读了20年书都没有用,突然有一天,发现有用。前面那两种人都是少数,一点书都不读和读了一辈子都没有用的,我们这种才是多数,读着读着,发现一些有用的,这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