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首歌里,张楚唱道:
就在街上
碰到一个富人朋友阴沉着脸
让我很惭愧
还是在这条街上
碰到一个穷人朋友他也阴沉着脸
喔让我抬不起头…
思维里好像老存在着一些矛盾,好像两个小人儿在打架,那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开始我觉得,也许是那个最初始的,不经意间流露的才是真正的自我。那另外那些声音又是什么?丑陋的?虚伪的?还被人强加的?
到底有没有所谓的“自我”,那个贯穿生命,而又前后统一的灵魂?佛教中讲“无我”,但还是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东西。
马文•明斯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1975年,在论文“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中提出其著名的框架理论。它是至今为止我觉得对“自我”最合理的解释。
换种想法:脑中存在的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只是多套框架,用于处理不同条件的不同问题。心理学有一个实验,发现有的小孩在家里撒谎,在外边诚实,有的刚好相反。那可能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激活了不同的框架。有时候,也可能在同样的条件激活多个框架,因此有了矛盾,并没有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伪”。“本我”“自我”“超我”可能只是框架冲突的一种常见情况,有时候还不止这三个。常用的框架放在前面,不常用的放在后面。条件反射只是优先级最高的框架被调出,而深思熟虑的是多个框架权衡的结果,还有偶尔神游出来的,被某个情景触发的其它框架…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改变人生吗?听说有些修行人还俗之后,回到原来的环境没过多久,又变回之前的状态了,于是大家感叹,修行这么长时间,一点长进都没有!也许这只是一些并存的框架,回来原来的环境之中,之前的习惯又被激活了。原来的框架也是在环境中逐渐磨练来出来的,有很好的适应性,又被激活也很正常。适应新环境就好像增加一门才艺,它能把你变得更强,但未必能改变日常的思维方式。
也许所谓的“人性”正是形成于在幼小时候被温柔相待的岁月,很多上层框架都基于它构造,经年累月不断发酵,成为主流的思维模式,也又不断被修改,以及与其它模式并存。...不过有人并没那么幸运,愿大家都能被温柔相待...
有时候情感被文学,艺术,同情,同理心唤起,可能也是调起了平时优先级不高却一直存在的框架,也许那是一些一直想做却没做的,想说却没能表达的,或许这就是潜意识,于是产生了共鸣。反过来说,只要能唤起更多的人的共鸣,即使是反向的,也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内在的自我,潜意识的自我,只是诸多思维框架中的某一个,而外在的“自我”,想都没想就蹦出来的那个,恰恰是最重要的优先级最高的,它往往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而且还在不断调整变化中…非要去寻找所谓的“自我”,可能会一直在迷宫里转,因为“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我倒觉得与其去寻找,不如去塑造。
所谓“我”是由诸多因素合和而成(集),不是固定不变的(无常),因此没有贯穿生命,而又前后统一的“自我”(无我,我猜应该是这样解释),佛陀两千多年前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