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舆服志》中记载了忽必烈当时的装束:
头戴外白内黑的貂皮暖帽
身着浅米色毛绒衫
额前有发微微露出
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别披散
冠下耳后垂鬟
这种打扮即使是放在七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称得上一种时尚
元代是马上民族
其彪悍豪迈的风格也渗透到了服饰上
元代服饰的厉害之处在于不仅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特色
还把前朝的、其他民族的、甚至异域的精华都吸收了过来
风格rio多元
舞蹈俑
蒙古人认为:帽子和头颅同等重要
“二人行,长者为上,一人行,帽子为上”
所以,元代服饰中比较重要的便是帽冠
男人冬天戴栖鹰冠
也称暖帽
这种帽边沿翻起,露出皮绒,形制独特
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汗,戴栖鹰冠
鹰是蒙古的族灵神
也是游牧民族英武吉祥的象征
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游牧民族幻想有鹰一样的本领
因此,栖鹰冠蕴含着蒙古人对鹰的特殊情感
以及对鹰所拥有的力量的崇拜
普颜笃可汗,戴钹笠冠
夏天时元人多戴钹笠冠
冠有顶,冠后还垂一片帛护颈
因形状像钹,故得名
这类帽本来无前檐
因忽必烈射猎时感到日光刺眼
察必皇后特意为他改制,加了前檐
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太阳帽
大元三都—四方瓦楞帽
镶珠玉的瓦楞帽
帽冠可以区别等级
比如,蒙古官员多戴“四方瓦楞帽”
帽式有高低宽窄,往往镶珠戴玉
以体现统治阶层的优越
了如三舍明代介休窑黑釉窑变将军罐
瓦楞帽形制与蒙古包类似
这种样式对元明时期
将军盖罐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将军罐的宝珠顶圆盖
正是源于镶珠玉的瓦楞帽
罐直口、丰肩、敛腹,附宝珠顶圆盖
其外形酷似头戴战盔,挺胸凸肚的将军
罐体、盖均施以黑釉
罐体近圈足处至足内,无釉露胎
釉面乌黑如漆,有明显的窑变效果
是北方介休窑的传统黑瓷制品
明代介休窑黑釉窑变将军罐
汉人官员及普通百姓多戴头巾(幞头)、抹额等
无一定格式,形制与唐巾大体相同
大元三都—戴幞头的男俑
贵族及皇族的已婚女子
婚后要把头顶当中至前额的头发剃光
戴一种特别的头饰——姑姑冠
此冠以木条作框架
用桦树皮围合缝制而成
下为圆筒形,上为“Y”形
外包饰红色或者褐色印花棉
大元三都—姑姑冠
姑姑冠高二尺左右
因末梢部位形似鹅鸭而得名
戴时略有不便,出入庐帐须低头
并且十分忌讳他人触碰
元代皇后画像
元代服饰主要以袍服为主
防寒且便于骑乘
符合游牧民族的粗旷自然之风
袍服总体形制是无垫肩,长及踝部
束腰带,腰间配餐刀、火镰、燧石
大元三都—腰间配饰
男子袍服的款式主要是质孙服、辫线袄等
大元三都—质孙服
质孙服,汉话译作一色衣
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衣式紧窄、下裳较短
腰间打许多褶裥,造型有点像现在的百褶裙
褶裥
质孙服原本是便于骑马的戎服
后演变为宫廷宴会的礼服
轻便实用,华丽美观
辫线袄
跟质孙服有所不同
辫线袄为交领窄袖
常在腰间打成细褶,用红紫线横向缝纳固定
穿时腰间紧束,便于骑射
大元三都—墓主夫妇6人并坐宴饮图
贵族多以皮衣皮帽为装,雍容大气
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
元代女服有贵族和平民之分
贵妇人穿一种比较宽大的,来自女真族的团衫
由于衣长曳地,外出时,必须有女奴牵拉,阵仗很大
有的团衫还配有云肩,十分华美
云肩
元代平民妇女穿的长袍一般为黑色
襦裙则跟汉唐时基本一致,半臂颇为盛行
大元三都—女式襦裙
元代的发式也很有特色
男子“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
婆焦发式
所谓“婆焦”
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
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
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
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
然后下垂至肩
女子发式,根据年龄略有不同
“双鬟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
说的是元代未成年及待嫁女子的发式
大元三都—女子双鬟发式
婚后女性袭五代之风,尚高髻或包髻
大元三都—高髻女俑
忽必烈“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包容精神
使得元代服饰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印记
皇帝的冕服、百官官服的形制与中原王朝基本相同
元世祖忽必烈
元代官服
元代最常见的袍服其实是对中原深衣的继承和发展
上衣下裳,衣襟和领相交或领从颈后绕到胸前
中原地区的深衣,左襟压右襟,元代改为右襟压左襟
元代的比肩源于中原的短袖衣
原为便于劳作而制的短衫、短襦、短袄
蒙古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将形制变为半袖开叉长袍
隋唐时半臂
作为一名深宫中的设计师
忽必烈的皇后不仅改制了太阳帽,还设计出了比甲
比甲原是汉族穿在里面的背心
后慢慢演化,开始内衣外穿
背心
比甲
此外,元代服饰中还出现了很多中原传统吉祥纹样
比如龙凤纹、牡丹纹、莲瓣纹、梅花纹、婴戏纹等等
元代皇帝对龙纹十分钟爱
其坐椅扶手为龙头
牙帐上绣有云龙
黄金马鞍上饰以盘龙
服饰上就更不用说了
各种龙纹搭配花卉纹或云纹
象征尊贵、神圣和吉祥
龙凤纹,牡丹纹
元人为表达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常常使用中原传统的童子莲花纹
古人认为莲谐音“连”,寓意“连生贵子”
元代腰带,童子莲花纹
元代服饰上也常绘以婴戏纹,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
儿童不造作、不雕琢,稚趣可爱
寓意吉祥,象征生命的延续
了如三舍元磁州窑花口瓶
婴戏纹在元代也被广泛用于瓶罐装饰
此瓶长颈、溜肩、鼓腹
通体饰以黑彩纹饰
宛如穿着各式纹样服饰的女子
颈部绘以一周草叶纹,
肩部饰折枝花卉纹,形似云肩
腹部绘婴戏纹,生动表现儿童天真无邪,自由欢快的天性
周围点缀牡丹纹、云纹及各种缠枝花卉
花纹饱满,线条充满韵律,象征吉祥如意,团圆和美
瓶为花口,如同绽开之花瓣
胎骨坚硬,釉质莹白细润
器形庄重,绘工精谨,纹饰繁而不乱
构图丰富而不失雅致,尽显雍容高贵之感
蒙元与辽金、女真的服饰因其地理环境、民族特征
都带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粗旷自然之风
元代末年
宫廷服饰开始受到邻居高丽国的影响
更加重视斯文与优雅
这还要从元顺帝的奇皇后说起
这位高丽女子一路从身份卑微的宫女爬到地位显赫的皇后
她改变了元朝末年的政治和社会风俗
把高丽服饰带到宫中
并慢慢深入到寻常百姓家
有趣的是
此时的高丽国上下却弥漫着一股蒙古风
冠帽加长袍的风尚一直保留到元代灭亡
高丽衣冠变化
时而粗旷自然,时而细致典雅
元代服饰将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异域文化中的元素完美相融
引领了当时整个“时尚圈”的风向
大元三都—成吉思汗狩猎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来主页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