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治通鉴 晋国
我现在是以点带面,顺藤摸瓜。
智伯就好比是一个线头,以此为起点,逐步梳理晋国的历史,在梳理的过程中,也就一点一点掀开了战国时代的面纱。现在再看《资治通鉴》第一卷,感觉清晰多了。
公元前493年,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铁之战的胜利,赵鞅对此非常满意。更令他满意的是,双方强弱之势发生了逆转。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后,晋国军队树立了必胜的信念,在士气上和心理上都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赵鞅战前的承诺兑现了吗?史书中没有记载,不过,从之后的战斗结果来看,想必是兑现了。
公元前492年
十月,赵鞅率军第三次包围了朝歌。这次终于撑不住了,中行寅突围逃亡到邯郸。
公元前491年
九月,赵鞅率军穷追猛打,包围了邯郸。
十一月,邯郸守军投降,中行寅逃亡到鲜虞(中山国)。
十二月,齐国上卿国夏攻打晋国,攻取了邢地、任地、栾地、鄗地、逆畤、阴人、盂地、壶口等地,并会合鲜虞,把中行寅送到柏人邑。
公元前490年
春季,晋国军队包围了柏人邑,中行寅、士吉射逃到了齐国。
至此,历时8年的晋国内乱基本平息,以晋国一方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一年的秋季,在位58年的齐景公郁郁而终,齐国陷入动荡。反晋联盟分崩离析。晋国开始秋后算账。
公元前489年春,赵鞅率领军队讨伐鲜虞(中山国),对中山国造成沉重打击。
公元前488年,晋国入侵卫国,宋国也以“背叛了晋国”为借口入侵郑国,这理由——我服了。好,宋国,我记住你了。
晋国在军事上取得了完胜,但是,国内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
打败叛军之后,赵鞅名正言顺地将邯郸氏的封地收回到赵氏囊中。
范氏和中行氏的封地怎么处理呢?这可是一块人人垂涎的大肥肉。
身为正卿的智砾肯定要借机给智氏多捞些好处;赵鞅在此次平叛中出生入死、居功至伟,肯定想要多分一杯羹;魏氏、韩氏也在旁边虎视眈眈,对两家的封地垂涎三尺。
逃到齐国的士吉射和中行寅也不甘心失败,抓住一切机会给晋国制造矛盾。两人公开宣称,要将自己的封邑交由晋国国君处理。看似是良心发现,其实,是为晋国埋了一颗大地雷。
怎么办?难道真得要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难道真得甘心让国君再次掌权?
不可能。
既然热山药有点烫嘴,那就先晾一晾,暂时搁置争议。
名义上把这些封地归到晋国公室的名下;暗地里,四卿上下其手,安插自己的得力亲信,加强对这些封地的控制和消化。
转眼之间,30年过去了。荀瑶同学拆开了这个大礼包,也可以说是引爆了这颗地雷。同时,也将自己的真面目暴露无疑。
按《史记·晋世家》记载:
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彊。
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荀瑶联合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瓜分了中行氏、范氏的封地。
对于智瑶的政治抱负,我看到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智瑶的理想是匡扶晋国霸权,重现晋国的辉煌,一切以晋国为重;另一种说法是,试图取代晋国国君,让智氏成为诸侯,一切以智氏为重。
哪种说法比较靠谱?
通过瓜分封地这件事来看,第一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如果真得是为了匡扶晋国,那又何必要瓜分这些封地呢?应该强化公室的力量才对呀。
四家瓜分地这些封地,名义上属于晋国国君,相当于动了国君的奶酪。所以,晋出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把自己给弄死了。
忍无可忍的晋出公宣布四卿为叛逆,并向齐国与鲁国借兵讨伐四卿。四卿没想到国君这次反应如此激烈,有些措手不及,经过商议,干脆先发制人,向晋出公发动进攻。结果嘛,当然是以绝对的优势直接碾压国君的势力,悲摧地晋出公只好逃往齐国,结果,在半路上离奇死亡。
当时,荀瑶很想让智氏取代晋国,可惜,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智瑶从自己熟识的国君后裔中,找了一位好掌控的公孙,扶持他当了晋国国君,这个人就是为晋哀公姬骄(亦作晋懿公)。
姬骄的爷爷公子雍是晋昭公的小儿子,姬骄的爸爸是公孙忌,公孙忌和荀瑶的关系非常好。
姬骄做了国君后,晋国的军政大权都落到了智瑶的手里,晋国的政务全部由智瑶决定,晋哀公丝毫不能制约智瑶。很眼熟有木有?是不是想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道理是一样滴。
智氏的势力达到了巅峰,成为四卿当中最强大的一家。
如此看来,智瑶当了家主之后,业绩不赖嘛。
难道说,当初他二叔智果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