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之际,《增长黑客》之后,“冷启动”成为产品圈的关键词。走出滴滴快的烧钱补贴的狂热之后,创投圈已经冷静地发现,一个不能完成冷启动的产品是危险的。
下面通过几个问题和案例,来讨论一下“冷启动”这件事。
1、双边平台型产品的形态该如何定义?
某产品刚刚诞生的时候,团队是信心满满的,定位在传统行业的o2o产业升级,该行业规模大,竞争对手少,互联网化程度低,觉得撬动供需双方不成问题,加之公司有资源有实力,就开始布局。但是实际产品到市场检验的时候,发现市场参与者过多,各自有稳固的利益链牵扯,完全颠覆产业链是比较困难的。
由于产品初始定义的时候,就把自己定义为双边平台型产品,势必也就有了双边平台型产品的考核指标,于是为了这个考核指标,又设计了很多为了流水业绩而完成的功能,导致整个产品的方向脱离开了需方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供方和需方两侧的用户增长都十分不理想。
个人认为产品的形态应该是逐渐完成升级的,终极目标可以是平台型产品,但是产品的初始定义,还应该从需求出发,无论是供方需求还是需方需求,至少能满足一方,成为其需要的工具,然后在工具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优化和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从而向双边平台合理蔓延。
工具化或许是小而美冷启动的一个阶段。很多反面的例子是说工具化很成功的产品未必能转型到平台成功,但是不工具化直接平台就能成功的恐怕也不多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需求为贵,交易次之,形态为轻。”
2、双边是哪双边?
在定义产品的时候,常常把消费者端C端和商家端B端定义为产品的双边,然后以为定义好这个,两边一收口,这个产品的市场价值就出来了。但是说句实在话,真正链接B端和C端的事情,BAT都在布局了,创业团队不是不能做,但是做小了推不动,做大了被抄掉,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也许初创团队应尝试从niche市场寻找新的双边机会。例如B端也有双边供应链,且双边都是活跃的,比如某产品专门做汽修零部件的采购,双边就是厂家与商家。另一产品做生鲜配送的B端市场。此种创业机会相对大双边布局还有很多可挖掘的潜力。
定义好了双边,冷启动也就比较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的买广告,做活动。
3、如何识别伪“冷启动”?
某团队曾经尝试过这样一种“冷启动”方式,从线下向线上导流。线下商家每帮产品导入一个客户,可以获得一个积分,累积到一个积分,可以在产品中兑换一个线上特权。
好吧,看起来很“公平”的一种交换机制的设计,然而却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的错误。
对于,线下商家来讲,ta并未看到产品的线上价值。商家最重要的价值是来自引流,而该产品却需要商家贡献自己的客户。商家贡献了自己的客户,所交换到的只是产品的线上特权。拜托,对于初始形态的产品,你以为你是微信还是淘宝呢,你的线上特权对于商家来讲价值为0。
所以该团队的天平的两端砝码,在商家看来其实是一边倒的,都是在为产品做事,商家为什么要替你白打工呢?
在制定冷启动标准的时候,要从干系人角度深入思考一下该标准是否合理。
4、关键单边的第一批用户从哪里来?
现在各个产品都在寻找有经验的运营人才,好像得一将就能得天下。但实际产品运作中,发现互联网运营人才良莠不齐。很容易找到满嘴蹦名词的运营,如何买广告,和哪个渠道关系好,做个什么活动,看起来很专业,但不容易找到务实的运营人才。
纯互联网公司在做O2O项目的时候,通常分不清市场、销售、商务、运营之间的区别,其实O2O产品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销售,实现自给自足的现金流,等产品形态确定了,才谈得上规模化的运营和资本导入。
有朋友的公司为了找到一个销售总监,面试了70多人,最后还是在传统互联网销售领域挖到了大牛,使用的还是最最传统的电话营销方法,采用传统销售行业的业绩考核方式,团队终于实现了正向现金流。
寒冬之际,现金为王。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目标用户的聚集地来获客。老实说现在各个推广渠道的每客户成本已经不低于线下了,并且随着积分墙等机制的滥用,用户质量低。产品团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新的渠道获客。目前有些非专业渠道的流量价值很高,广告费用却很低,导入客户成本低至一元以下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能不能发现这些渠道,还需要产品人开动脑筋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