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混沌研习社线下大课了,之前第一次有幸看到了黑川雅之老师对美的理解的分享,他是如何通过思考美的本质来创造出写令人窒息的作品,而这一次呢,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关于小米生态链的实践心得的分享,课程名字为《产品的竞争与迭代》。
本次的分享的内容也都是出自德哥这么多年小米生态链的实践心得,所以里面是各种心得与例子结合,让人直呼过瘾,不过由于分享时间短暂,并没有完全分享完,有些可惜。
分享一些我的笔记,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1.当决定进入一个行业时候,一定要搞清这个行业的本质。这时候德哥讲了小米充电宝的例子,在他们开始做充电宝之前有一个人拿着他做好的充电宝,而德哥担心安全问题,对方说了他们用的苹果电芯,绝对安全,用的是尾货所以也相对便宜一些,这时候德哥就意识到了其实充电宝就是尾货生意,而只要有了只够的电芯那么就可以开始量产了,后来他们真的等到了电脑与平板的市场更替,所以有大量电脑的电芯。
搞清你要进入的行业的本质,才能重新定义这个市场。当然小米的净化器也是如此,他们将其看作战略物资一样的产品,因为在北京的冬天,雾霾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签。
2.当然摸清了一个行业的本质后,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能捕捉到有效信息,找到最好的时间窗口进入,就像他们说了,如果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3.蚂蚁市场:没有巨头的市场,这个市场被各个小工厂拆分掉了,而这个市场的老大也可能不到一半的占有率,而这种市场一般都是传统行业,而大多数人不愿进入,就像他们在开发插线板的时候,行业里最大就是大家熟知的公牛,但其占有率也才 30% 而已。
不过因为没有什么巨头,所以想自己进入这种蚂蚁是市场的时候一定会发现这个行业的渠道费很高,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和这个行业的前几名合作,因为他们手头有现成的资源。
之前看到腾讯也是,我觉得他们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在做,而很多也都失败了,然后他们换了一条路,开始投资各个领域值得投资的公司。
4.创业就是 All in,而不应该当做副业,因为这样总有另一件在影响你的注意力。
5.一款好的产品其实实惠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从而促使大家做出更好的产品。
德哥不仅追求产品的美观,也追求产品的性价比,因为这能降低消费者进入的门槛。
而他们在做产品的也一直在追求极致,有一点和乔布斯很想,就是看的见地方与看不见的地方都在追求极致,就像苹果的产品打开内部元件的排列也很整齐,很美观。
6.德哥还提到了,最好不要用一己之力教育市场,就像他们一开始也想做智能手表,那么就有人反对,他是这么说的,因为苹果还没做,那苹果没做就没有人来教育市场,也因为苹果没做所以产业链也并不完善,以及还有一点就是外观设计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他们最后决定放弃智能手表该做智能手环,消费者在美国以及被教育了十几年,所以就能做的很成功,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小米电饭煲,在他们在做电饭煲之前国内就经常有趣日本购买电饭锅、马桶圈的消息,所以市场已经被教育的很好,日本的电饭锅非常好用,所以他们就找到了日本的制造商研发了这款电饭煲。
7.接下来提到了公司的属性,德哥将属性分为了一下几个属性,从电饭煲的角度出发,饭煲公司、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公司、精准渠道公司。
这些属性并不是分开的,而是层层递进,首先电饭煲公司是个饭煲公司,如果他一开始就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抢占了制高点,那么就成为了科技公司,如果将产品连入手机,可以远程操作,那么就成了互联网公司,那么这个时候,我知道你每天几点吃饭,你吃什么米,你一次蒸多少饭等等,那么我就拥有了用户的数据,从而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而数据是干什么用的,分析后反馈给用户,比如提醒你每天该蒸饭了、提醒你家米快吃完了等等,没有米的时候,我可以为你提供米直接送到你家多方便啊,这时候就慢慢的成为了一家精准渠道公司。
这时候德哥又举了另一个例子,生动形象、极为可怕,当你在小米买了一台净化器后,产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你家平时很干,那么就像你推荐了加湿器,然后你买入了加湿器,又过了一段时间加湿器通过你这段时间的使用发现你的加入的水不太对,所有又向你推荐你净水器,从而不断地通过观察向你推荐产品。
不过这些推荐是建立在产品过硬的基础上。
产品的第一次传播可以靠广告之类的手段,但产品的二次传播其实靠的是其自身过硬的质量,而这种二次传播比你打广告效果好很多。
那么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我的部分笔记,如果说我今天学到只用一句来就是,用实践来调整认知调整。说到底他是如何去摸清一个产业的本质,我认为就是不断通过他们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调整认知,不过我的总结可能有些片面。
虽然作为一名开发人员,但是我挺喜欢这些内容的,而且我非常喜欢产品,我希望成为像张小龙一样,对于产品,有那样的把控能力,从而成就一个伟大的产品。
不过产品不只是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