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篇叫做《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感慨时代世风日下,为我们的下一代,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忧心忡忡,继而想获得更多认同,然后立刻转发朋友圈。
等等,你是不是被彻底洗脑了,有没有停下一秒思考下这篇文章的逻辑性。
看看作者草履虫般的单向思维图:
看了这张图,你有没有觉得让外卖一个人背锅有点不堪重负呢,是外卖直接导致全球垃圾的产生?
看这篇爆款文,列举了一大堆的事实,数据,图文并茂得让人赏心悦目,然后再发表一些政治正确的观点,最后佐证一个以偏盖全的结论——外卖是造成污染的唯一途径,罪当该死。
它高举环保flag,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日益壮大的新兴产业,看似正义凛然的背后,实则隐藏了煽动公众情绪,利诱传播的阴谋。
我们一层层解剖这个可恶的标题党看看。
“外卖”,借着目前大众最高频的生活行为,引出一个新瓶装旧酒的话题——白色污染。
“毁灭”,危言耸听式的恐吓,真得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了么?
“下一代”,明明就是本代人就面临的问题。在电商、外卖不发达的10年前,塑料垃圾就已经到异常严重的程度了,所以10年前就出台了限塑令。另外它还利用天下父母害怕危及子嗣的同理心,引发国民危机感,骗的共鸣。
所以当你被它打动或转发朋友圈的时候,你的深度思考正在被这些恶意营销的人一步步毁掉。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身体力行,不点外卖呢?还是这一秒刚编辑完文章,下一秒便犒劳起自己,拿起手机,打开APP外卖平台。
或许,连你本人也是这样,看完除了空有一腔热血,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外卖照点不误。
话说回来,不可否认的是,在“限塑令”实施9年后, 外卖餐盒成为塑料垃圾新“源头”之一,看看下面这则新闻。
日前,重庆绿联会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由将“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告上法庭,绿联会认为:外卖订餐平台上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大的生态破坏。据了解,这在国内尚属第一起,外卖平台因环境污染问题被起诉。
是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不小。
但是没了外卖,就不用塑料袋了?
不点外卖,塑料垃圾就能减少?
你没看到隔壁村的快递大哥,超市大婶,单车姐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啊!
就快递过度包装问题来说,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但回收率不足10%,这些垃圾大多不可溶解。
还有大量闲置、乱停乱放的的共享单车,更是成为“环境杀手”。不仅单车身上的塑料件难以分解,金属车身更是危害颇大的重金属源头。
还有超市的保鲜袋,购物袋,医院的医疗塑料垃圾你以为还会少吗?
难道我们要说
超市,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快递,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共享单车,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医院,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可笑之极吧,你再回头看看“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这个标题是不是荒谬至极,想骂娘!
且记,在现代成品中,要找到一件商品完全没有塑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塑料垃圾是普天之下,360行都会面临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弊病和顽疾,如强行把外卖押上绞刑架,未免有点杀一儆百的意思。
你以为不点外卖,自己开火就会省下几个塑料袋么?
我相信写《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文章的人,肯定是没去过菜市场和超市。
假设你晚上要做一顿简单搭配,两人食的的三菜一汤 ,菜单如下:芹菜豆干,西红柿炒蛋,炒青菜,再加上配料葱姜蒜,共8样素材,而且这些菜必须得一样一袋才方便超市称重打价。在撕扯保鲜袋时,你一个不小心,撕扯的轨迹没有沿着底部的虚线走,得,破了,想想还要买点明天的备菜,再连撕两个袋子。
结账时,收银员说“要不要袋子”,你说“要”,再外加一个3毛钱的中号购物袋。
回家路过菜市场,再买条鲫鱼,杀好入袋,你拎着湿哒哒的袋子,喊道:“老板再给我套一个袋子”。
这样,算下来,加损耗一共用了14个袋子,这还算保守估计。
实际上,超市,菜场是“蹭袋”的好场所。
特别超市生鲜区其实是最不环保的地方,因为免费,顾客狂扯保鲜袋的行为屡见不鲜,超市也很无奈,但也无法刻意阻止。
菜市场的袋子也很受欢迎,因为足够大,套在垃圾桶头上刚刚好。一些菜专场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做买卖的,不就是图个好人缘吗,几个袋子还计较太TM小气了。要是不免费送塑料袋,顾客真就该嫌你抠门了。”
所以超市,菜市场都是个塑料袋泛滥的灾区。
如果点外卖呢?
两个人一顿饭,至多也就两到三个袋子,外加七七八八的餐盒,算下来可能不到10个。
所以数量上,两者用的塑料制品数量其实差不多。不点外卖自己做饭并没有取得更大优势,甚至有可能比外卖产生的塑料垃圾更多。
在说说重复利用方面。
本来超市的保鲜袋还算结实,还准备回家装装残羹剩饭,但金属扎口机直接封喉这种万恶的操作技巧,直接断绝了多少袋子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回家只能戳洞拿出东西直接扔进垃圾桶。而送外卖的塑料制品往往更精致,能为我二次利用的机率更大,显然外卖重复利用率比超市带回的保鲜袋更高。
说到环保呢,外卖不排除一些优质商家会采用纸袋,或者可降解材料的塑料餐盒,比起超市的保鲜袋,菜场劣质红色塑料袋,及鱼贩子给的厚实黑塑料袋强多了。
外卖平台,本来就是在深刻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与痛点之后诞生的,是繁忙都市的时代产物。只要有智能手机,即可随时随地点餐,省时又省力。
就外卖消费的最大群体,白领和学生而言,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对外卖的需求是刚性的,是除却“懒癌”因素外的最佳选择。
对于一些在CBD里的“大厦白领”,在中午就餐高峰期间去楼下吃饭更是困难。
我原来在万达写字楼工作过,可是深有体会。本来就短短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可是光等个电梯就够让人泣鬼神的,经常眼巴巴看着电梯一趟一趟满载而下。终于抢到了电梯,再到饭馆点餐,就餐,再回去,基本也就开始上班了。这样来回折腾,连小眯一会的时间都没有了,只能等着下午哈欠连天了。
所以,有的白领宁可当“胡吃族”,随便应付下,把午餐让位给午休,只为保证下午的工作效率。
在节奏快地只争朝夕的互联网公司,外卖更是极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在2016年互联网公司加班在线外卖订单占比TOP10中,京东、今日头条、盛大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均上榜。
因此,让白领不点外卖,尽量去餐馆就餐根本就是违背市场规律,和反人性的。
对价格敏感的学生群体呢,划算对他们是很大的诱惑力。几大外卖巨头进行相互竞争,烧钱大战,有专享优惠,分享得红包等各大好处。同样20元钱,他们可能在APP上点单比在学校食堂吃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大家各取所需。一是便利的配送系统可以使忙碌的职场人“解放双腿”,节省时间。二是,不必让你旁边的“勤快”的人帮忙带饭,显然也免去了一部分人情成本。
如果有人抵制外卖,我相信飞驰在大街小巷的千万外卖骑手会围赌在你家门叫嚣,这场面还真是蔚为壮观。
外卖无罪,只是塑料制品如何监管和推广可降解包装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