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陈晓旭出家了,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无关,因为现实与文学毕竟隔离;陈晓旭出家了,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关,因为她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让人难忘的林黛玉。
出世,入世,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生存道路的权利与自由。出世并非都是孤高,入世亦非皆为混浊。佛家有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且由他们去。
看到陈晓旭出家的新闻,我突发起奇想:假如潇湘妃子不是焚稿呕血夭亡,而是出家,结果又将如何?
忽然就想起李义山的《春雨》诗来了: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瓢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之后,怡红公子的凄惶正如义山所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红楼梦》中,黛玉夭亡,宝玉后来出家了。
假如,宝玉先夭亡了,黛玉怎样?
假如,黛玉未死,而是出家了,宝玉如何?
……
有人【me2(铅笔)】说,黛玉非死不可:
1、尘缘了不了。此生为还泪而来,若能出家,当初就被疯和尚化走,不得见宝玉。
2、仙质有灵心。虽能悟禅未必勘得破情关,出家对她最多是不得已的逃避……最终难免香消玉殒。宝玉是情种,她则是种情,发于心达于行,其人必因情生因情死……不是袁紫衣之流。
3、佛仙不两立。虽则疯道人相携癞和尚,但是毕竟释道不同家,她本是仙子,一定很爱惜三千烦恼丝,估计……每一剪子下去,便会为其发吟咏一番……(有亵渎嫌,不过……个人认为是实情)
以上算是胡说,不过谶语谶诗都说了,此女必定泪尽而逝……活不了,当然出不了家……
……
我说,黛玉或可能不死,出家有何不可?
1、当日宝玉突然疯病发作,亡故,尘缘了了。所谓还泪之说,只是宿命的解释,人间的事,何曾如此?
2、若说“当初”,就有些可笑,那时黛玉父母具在,她上无兄姐,下无弟妹,家境又好。你想想,父母又如何舍得把自己的明珠抛掉?
3、父母既舍她不得,带她去外家,亦是情理中事,如何见不得宝玉?
4、“仙质有灵心”,这话说得好!就“无立足境,方是干净”一偈,可见此子慧根颇深。
5、所谓“情关”,之破,只在一念之间。如上说之宝玉暴卒,抑或“金玉良缘成真”而黛玉未死,出家未为不可。
6、果如上言,黛玉出家,并非全在“逃避”,或真入静。
7、所谓“香销玉殒”之说,《葬花吟》中有“一朝春尽红颜老,”,世间女子,终有此一劫,非惟黛玉。
8、“因情生”,不见得必为情死。因情断而入空门,又有何妨?试看我佛堂前,多少人是因勘破“情劫”而皈依三宝。
9、所谓“佛仙不两立”,只是形式之争。就中国而言,没有多少人会把能把二者分得清楚明了。“入佛”、“入道”名目虽异,然实都在超脱尘世之困,凡俗之恼。所以,不须拘泥!
10、所云“她本是仙子,一定很爱惜三千烦恼丝”,不知从何说起?“仙子”、“三千烦恼丝”,似无沾染?
11、吾人有言“青丝者,情思也。”,如若尘缘已尽,每一剪子下去,都是了却一束烦恼,便有吟咏,亦悟道之妙偈也。
2007年3月1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