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014《温州一家人》黄志雄
【理想与现实 爱与放弃】
我终于写到志雄了。
我一直觉得志雄是先生至今为止塑造的最出彩的角色,也是最有突破性的角色。
尽管大多数人也许更认可明楼,但我觉得明楼是一种多年积累的高峰,却不是突破。
虽然只是配角,但短短的戏份里,志雄与阿雨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就像山崖上的一朵毒花,开的妖艳异常,也转瞬即逝,仿佛眨眼间便夺人性命。让你忍不住思考,这样的爱情,我究竟想不想要。
战场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似乎有些遥远,但不可否认,世界从来就不平静。
阿雨在剧中舍生忘死的追逐到伊拉克的战场,只为了要保护他,嫁给他,这爱情不能不称之为伟大。
但很可惜,受伤回归的志雄与阿雨之间,却不再是互相的支柱。他们无法再走进对方的心灵。
我们不能过多的苛责他们俩任何一个。
阿雨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太想要获得一个普通人的幸福,当她以为从此会有安定的生活的时候,现实却将她的梦撕裂了。尽管她挣扎了,努力了,坚持了,但仍无法挽回从前的志雄。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姑娘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选择放弃。因为坚持会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泥潭,你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治好他,甚至回到从前。也许倾注一生的爱意也再无法换回那个心智健康的志雄,但我仍忍不住想问,阿雨,你一路从法国追逐他到意大利,你质问将自己逃避在酒精里的志雄“我这样追逐着你,我为了什么?”
难道不是为了爱情?
也许我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份豁出命去爱的爱情摆在面前,我会愿意为了它燃烧自己的全部。所以我无法给阿雨很高的评价。但我也不会责怪她。生活本就是如此。有时你必须向现实低头。
也或许志雄原本就不合适战场,他浪漫,温柔,甚至善良。但谁又是天生合适的呢?
先生细腻的表演犹如电影一般。
从颓废的眼神,到迷离的姿态,乱糟糟的头发,走路时摇晃的身影,颤抖的手指。他的绝望,恐惧,迷茫,自责,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好像在哭泣,尽管他没有台词,却仿佛用全身每一个毛孔在呼喊着“救救我”。
阿雨与志雄,越到最后,对白就越少。心灵的那场瓢泼大雨,已经将两个人之间的爱意冲刷的斑驳陆离,再也找不到往昔的华美和荣誉。在军营中被所有人称赞的爱情,就这样在平静的生活里渐渐毁去,变成一片苍白的废墟。
她没有成为他支柱的力量,尽管她已经坚持的够久。而他选择放弃家庭与婚姻,不再拖累她。也许只有修道院那平静的远离世俗的力量,能让他找寻到心灵的憩息之所。
我喜欢看志雄无声的抱着阿雨,任由她痛哭着发泄失去孩子的痛苦,那一幕里,一个那样无助的四处游荡无家可归的男人,却始终比爱自己更深的爱着阿雨。他仍旧想用自己瘦削的双手,拥抱这个曾经给过他最美好爱情和对生命最真实的渴望的女子。
如果没有阿雨,也许志雄都不会从那片沙漠里归来。所以也许在那一刻,阿雨早已经救过他一命。
在以往所有的角色里,先生都没有演过任何一个像志雄这样的人。这样一个用超乎一般人的坚强去包裹内心深处如此脆弱的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角色。
然而志雄惊艳了我,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微小细腻到每一根头发每一根手指,都可以述说那些绝望和悲伤的故事。就好像在舞台上独自念白的艺人,用他生命里的一切来诠释另一个人生。
让我怎么能不感动的泪如雨下……
我看着志雄的时候,就想起了在干净纯粹没有特效没有背景没有音乐的话剧舞台上那个日出里的方达生,甚或另一些人。
最质朴,最投入,最自然的表演永远都最能深入人心。
2013《到爱的距离》凌远
【大刀阔斧 勇往直前】
我想凌远这个角色,应该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了。甚至讨论这个角色本身演得好不好可能都不重要,因为这部剧本身的现实意义可能占据更大的部分。
在人口众多,却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在医疗领域中突显的矛盾异常激烈。
凌远在这件事上,是个一意孤行的改革者,创新者。可他也是一个有着铁腕手段的掌权者,所以一开始,他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尊敬的老师,到心爱的妻子,甚至到并肩作战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给他造成了阻碍。他无奈之下牺牲了老师,惩罚了犯了错误的妻子,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切在一开始带给他的,是多少人的不理解和抱怨。
改革的路上步步艰辛,这个毅然决然的男人,有着一种超乎常人,不达目的誓不回头的勇气。
真正要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有多难?恐怕只有拼到底的人才知道。
剧里的凌远最终还是成功了。比起其他的医院,他逐渐重新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秩序,和谐礼貌,有条不紊。不再是影片开头的一片混乱。当凌远带着李睿参观其他医院时,那难掩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甚至在最后抵抗病毒的战斗中,他的下属表现出的团结,专业和奋斗精神,都很好的传达了对所有医护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再来说凌远与念初,当真是让人太羡慕不已了。
一个粗枝大叶的太太,不会做家务,不会照顾自己,笨手笨脚糊里糊涂。可偏偏她的单纯与可爱却吸引了凌远。尽管她叫着闹着搬走,又小心翼翼拿着收养孩子的授权书给他签字。凌远一针见血的训斥她,既像个高高在上的领导,又像个口是心非的丈夫。一切不过源于他心底仍旧放不下念初,希望她乖乖回家。他愿为她继续撑起一片天,即便要每日忙里忙外,家庭事业两边照顾,他也甘之如饴。
我想每一个渴望婚姻的女子,都想要一个这样的模范好丈夫。但念初所付出的,也并不少。她一路追逐着优秀的凌远,就像追赶一个心中的偶像,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与人相处,只因她既是妻子,也是下属。她不完美,甚至有些小女人的任性,可谁又能苛责于她呢。
我想先生与佳姐,在这部戏里都是投入了很多感情的。所以凌远与念初之间,更显得情深意重,甜蜜万分。
这样题材的电视剧,我真的看的不多,却意外的觉得是一部好剧。如果走进医院的我们,却不能够信任自己的大夫,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可怕。
医患关系是一个需要双方一起努力的课题。医生的责任感与病人的信任,究竟如何传达和建立。对观众来说,这样能够引人思考的主题,确实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作品。
2015《琅琊榜》蔺晨
【高山仰止 知己莫问】
蔺晨这个角色是如此的特别。对先生来说,只是应邀帮忙,却也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对我来说,则绝对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了。
蔺晨这个人,仿若一个道者,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淡漠透彻。可又有些“本是轻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的意味。看似不盈心,其实不糊涂,他的骄傲也好坚持也罢,都藏在他的玩世不恭之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妙人。
在道似无情却有情之间,我对蔺晨的喜爱只增不减。
从第一集出场,到四十七集再现,短短数集,我们看见了一个清醒,疏阔,了然于心,洞若观火,清风朗月的琅琊阁主。
如果说朝堂多是权利倾轧,江湖尽是恩怨情仇。那琅琊阁就显的更为特别,它既远离朝堂之外,又隐于江湖之中。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山灵水秀之处,该是避世而居之所。可奇妙的是,琅琊阁与这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超乎寻常的紧密,甚至号称无所不知,只要你支付他想要的报酬,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背景。
提起蔺晨,不能不提梅长苏。
二十岁的林殊隐姓埋名,脱胎换骨,遁隐江湖。琅琊阁救助了他。从此以后蔺晨身边多了一个叫做梅长苏的朋友。这个“愿笑尽天下”的疏狂之人,终有一个人让他再也笑不出。简直就像是一物降一物。
少年蔺晨与少年梅长苏之间所发生的事,作者没有写,即便从只言片语中去揣测,我想也应是相当值得回味的十三年。
这两个人,在林殊还是林殊的时候,定是旗鼓相当,否则也不会有那样的默契了。同様的机敏聪慧,同様的神采飞扬,同様的文韬武略,同様的未雨绸缪,兵不血刃折敌万千。金陵城中飞扬的少年将军,琅琊阁里笑看天下的翩翩公子。皆是风流倜傥少年郎。可惜林殊遇见蔺晨时已不是林殊,他们一个是病人,一个是医者。可梅长苏那般惊世才情,又岂是一场变数所能掩盖的。所以他们仍旧做成了朋友,只是相处的方式有些不同。
当着蔺晨,林殊说“谁愿意喊你来。”背着蔺晨,他说“你放心,他本事可大了。”
当着林殊,蔺晨说“你这病治不好了。”背着林殊,他说“只要能相聚,总是好的。”
尽管两个人都有些口是心非,默契却是无间,根本无须多言一语。知己知彼,相互信任。
如果说萧景琰是林殊少时最好的朋友,那蔺晨就是十三年间梅长苏背后的支柱。如果没有蔺晨,梅长苏一定很难走过这十三年。同样,自诩天下第一,从不把什么人或事放在心上的蔺晨,对梅长苏的才情和品行,也必是高山仰止,感佩至深。所以他给了梅长苏“琅琊榜首,麒麟才子”的称号。
我不敢说蔺晨素有大医医世的抱负,但对于朋友,对于自己的病人,他的道义与仁心,虽不及明说,却也处处令人动容。
想起剧中有一幕,梅长苏站在落雪的窗前,看飞流举着折来的花枝飞身入园,笑说:“飞流这跑去别家院子折花的毛病,也不知是谁教的。”甄平道:“还能有谁?这一年也没见蔺少阁主了,还真有点想他,当年他来廊州,盟里那个热闹…”
只要有蔺晨在的地方,整个世界都是亮的。
或许那朗月之辉,从病榻前的窗台起便一直照在林殊心里。你甚至说不出蔺晨那些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究竟是有意还是天性使然。眼前只有他狡黠的笑意萦然,让人不由自主莞尔一笑。也只有在蔺晨面前,梅长苏才会略显轻松和惬意。
我想那般游曳于山水之间,闲谈雅事,无拘无束的江湖生活必是林殊向往的。所以当蔺晨说“相信我,不要给自己设限。”将游山玩水足足半年的计划娓娓道来时,愈发显得最后的结局无比令人扼腕伤感。
那一幕,如果没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定少了许多精彩。
或许只有先生收放自如的演绎,才能在那些细小的瞬间,将所有复杂的情绪尽收于一双眼里。
这也许不是他们之间第一次争吵,但一定是最激烈的一次。我看见蔺晨眼睛里那些不忍,不舍与不甘,我看见他想要辩驳最终却张口无言的放弃,看见他的医者仁心,朋友情谊。不及心疼他高山流水,已眼睁睁见琴弦将断,无人再听。
为全好友余生所愿,为保他性命,为助他匡扶正义,为使冤魂昭雪,为林殊一心所求的清明治世,君臣一心。蔺晨所付出的,从不比任何人少。不仅亲自去南楚替他办事,就连梅长苏不能吃榛子这样的细节,临行前都会刻意叮嘱。不能随行,便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夫看顾。表面张狂,处事却细。无怪梅长苏一开始便说过“有你足矣,胜过十个大夫。”
可蔺晨终究还是没能救的了梅长苏。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冰续草,他拼命救治了十三年的人,也是他亲手递给他那瓶绝命毒药,该是怎样的情何以堪。可天底下却也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清楚梅长苏了。正是这样舍身忘己,始终放不下的梅长苏,说痴傻却又是天底下顶尖聪明的人物,才让他总是笑不出。
所幸蔺晨是一个放得下的人。世间诸事皆浮云,潇洒来去山水间。不纠缠,不执念,不强求。却也君子一诺,情义千金。
“我答应过陪你走到最后,你虽失信,我却不能食言。”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大抵如此。
无数次一回头的转瞬之间,蔺晨的那双眼,带着所有人的心绪。或开心,或担心,或欣慰,或忧伤。
我庆幸蔺晨这角色是先生来演的。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对原著所理解的范围,原来蔺晨可以是那样轻狂飞扬,和煦温暖,又胸有城府。
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歌词来结束蔺晨与梅长苏。
“光阴寥落催酒冷,半饮半洒祭何人。览尽诗文三千卷,下笔不得一字真。”
这样心有灵犀的两个人,比那萍水相逢的伯牙子期,都更让我为之动容。
【心有兰花】
倾这区区一万字,我实在无法写尽先生演过的所有角色,还有太多太多没有写。比如方达生,比如杜剑锋,比如一郎。
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影评写手,我所能写的,仅仅是自己看剧时的一些感想罢了。
无论怎样的作品,音乐也好,电影也罢,只要能打动人心的,就必然有它的精彩之处。
我想一个演员最重要的,确实还是作品。没有作品,我们就不会看见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无从去评论他的好坏,无法去了解他的风格。
先生绝对算是一个高产的演员。参演的作品之多让我颇有些眼花缭乱。
十多年,从初次窥见戏剧的美好,到怀揣着诚意敲开中戏的大门,成为年纪最大的新生。再到话剧舞台上执着坚持的五四好青年,金狮奖沉甸甸的为他后来实力派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基础。《秋雨》时有人评论他开创了表演的新方式。《伪装者》之后,四个最具实力男演员奖,他拿的实至名归。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弯弯绕绕,却始终坚守本心,被人冠以“戏痴”之名。
他是一个高要求的人,对自己也好,对合作伙伴亦如是。有时甚至会为别人没有记熟台词而生气。而对着聊得来的人,他又能侃侃而谈数个小时不停,着实真诚可爱。
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当我看见靳东,就像无意间触动了某根内心深处的宫音。厚重朴实,中正不阿。从此余音绕梁,回响不止。
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就此带着我走过了许多的故事和人生。细腻又深刻的表演,让人难忘。
先生曾说,“不喜欢演没有意义的戏。”他确实做到了。爱国,爱家的主题他演了不知多少。甚至还有很多具有现实意义,反聩社会现象的剧。例如凌远,例如马少飞。
补剧的时候,简直就像回顾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我想每个靳属丝恐怕都对补剧这事头疼不已,可又乐此不彼。我们这些与先生相逢恨晚的粉丝们,总忍不住要更了解他一些。
一个艺人,如果能带给身边的人正能量,是多好的一件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已经成为靳属丝的日常。
我不知道先生本人是否知道他对我们的影响,又会是何种感想,但至少我很高兴认识了许多喜爱中国文化,真诚,低调的妹子们。
甚至从戏里到戏外,竟也是先生的一笔好字,将我圈了粉的。之后就和很多人一样,高山仰止,心有独钟。读书练字笔画丹青的情怀,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着实是一件好事。
安于正道,低调沉稳,内敛锋芒。就像他常说的那句“好好做人。”这句简单的格言,也让他与侯大成为多年好友。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至少从那些深邃的目光里,我们应能感受得到,他非常的爱惜羽毛。
他曾说:“如果洁身自好是对老干部三个字的定义,那我应该是符合的。”
没错,心有兰花,这就是我能想到的了。生于幽绝,不求闻达,抱芳守节。
这个年代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谦和有礼,上善若水的君子情操。也有许多人,不懂厚德载物的可贵。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他说从来没想过会红,但如今这个状态又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
而我只希望他能一直如此踏实,不忘初心,不疾不徐,一路稳步前行。
2015年春节
逝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