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到工作两年,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
从一个单纯的人,变成一个需要多面思考的人;从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人,变成一个需要照顾别人情绪的人;从一个独立的人,变成一个更独立的人;
我还记得我的三观发生第一次动荡,是我大三。那个时候以为自己对生活建立了很好的认知,朋友们会在一起讨论以后要找什么工作、找什么样的男朋友、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什么、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讨论感情问题。我当时对“感情里的道德”看法很坚定,比如男生出轨是非常渣的行为,因为没有对对方负责任。学长问我,人们是需要对对方负责,还是对自己的爱情负责。那时候,我好像还生气了,因为辩论不过。看得多了以后,也证明感情里没有绝对的错与对。
似乎从大三那年以后,我的观念、三观,就在不断地接受扩容、刷新、迭代。
第一份工作,我发现一个人活得有趣、有自己的个性是多么重要。原来有一些牛逼的人,既有能力又有想法,还有玩乐精神,他们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做很多有趣的事。在纸媒已死的说法最甚的时候做杂志、开公众号。现在,他们不仅有网红编辑,有一大群粉丝,还有自己的市集、概念店。
或许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我买了微单之后,做了一段时间的爬楼党,有事没事就想去30层、40层的大厦楼顶,拍夜景也好、看风景也好,感受过能把相机吹得直晃悠的大风,爬过没有任何保护、满是铁锈的钢筋梯。
15年,因为第二份工作,我有机会到北京工作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我就不想走了。可能是因为,这里有更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也有可能是因为,独立、只依赖自己的生活,让我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期间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和很多北京青年一样,一边找房子一边找工作。那时候我懂得了,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我的未来,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比起以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无拘无束,我还要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担忧。另外,工资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充电。为了享受自由、享受有趣,还到处玩、不惧认识新朋友。就在我埋着头往前冲的时候,我差点被撞翻了。
工作上,“情商、人情世故”这堵墙把我拦住了,生活上,“孤独”这堵墙把拦住了。
先来说说孤独吧。从武汉到北京,约1180公里,坐动车需要5小时。这空间、这时间,把很多感情拉伸得淡漠了,也把很多感情留下了。我本身是个把友情的来往、去留,看得很开的人,毕竟各人都有自己的轨迹、自己的生活。
但是,偶尔当我一个人,看着没有消息提醒的手机,也不知道该跟谁诉说当下的心情的时候,孤独来袭,还是不好受的。加之,我有些情绪化,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花了我不少洪荒之力。我还会安慰自己,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朋友不多,真心朋友更少更可贵。
现在,我习惯了孤独,习惯了有心事放在心里、自己排解,不一定非要找人倾诉。有时候,我分不清自己是变得更成熟了,还是变得更淡漠了。
然而,更多的孤独,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互理解、感同身受。即使大家在同一个房间,面对面坐在一起。沟通、理解、尊重,永远是人际关系的难题。在职场情商上,我还是太菜了。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有一部分原因是团队很年轻,90后到95后不等。我现在的天性解放(很污很二逼),多亏了大家(笑cry),不知不觉我从90后变成了95前。正当我以为可以继续二下去的时候,我要开始带新人、带团队了。
我发现自己在管理上有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毛病需要克服。考虑到团队士气,我不能再由着自己把情绪表达出来了,不可以一着急就火急火燎,不可以一生气就乌云盖顶。为了照顾同事的感受,我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有什么说什么、直抒胸臆、一针见血。说话是一门艺术啊。
最难的是,如何在团队树立一个既亲和又权威的形象,他们既能跟你多沟通,又能认真完成你分配的工作任务。
最令我难过的是,有时候我不能说真话,只能选择性沉默。我跟一个同事说,我把你们都当作朋友,是不是很傻,这两者的关系我分不开,我都投入了友谊。她告诉我,这两个关系你一定要分开,重感情是好事,但同事之间多少都有竞争。那一刻,我沉默了,并且感到迷之尴尬。在凌晨1点的回家路上,我碎碎念着:“以后少讲所谓的真话、心里话。”
我也有懂人情世故、很会来事儿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可谓情商高手,主要体现在见谁都非常会说话。但后来我发现,她对我讲话也透着客套的时候,我很失落。另外一个朋友说了句很中二的话:可能面具戴久了摘不下来了。
以前我讨厌虚伪,喜欢真实。越是朋友,我越说真话。后来我知道了,不能每时每刻都说真话,并且,人们把委婉地说真话、精彩地说假话称为情商高。
以前我讨厌圆滑,喜欢棱角。我妈告诉我,如果你是方饼干,别人会先吃你的角。我听进去了,但我不信。后来我知道了,强者一定是外圆内方的。我必须要学会圆滑,还要恪守内心的原则。
以前我讨厌吹牛逼,喜欢低调,脚踏实地。后来我知道了,学会包装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机会。现在个人品牌、斜杠青年,就是变相的自我包装。装逼,也是生产力。
2017年,我25岁,我是否要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了?说几个有意思的变化。
以前我反感抽烟,现在虽然我不抽,但我觉得抽烟的女生特别有魅力。
以前我滴酒不沾,现在最爱喝低度的自酿酒,还有了自己常去的酒馆。
以前我从没想过纹身,现在有自己想纹的字,想好了纹在哪里。
是不是我们抗拒的,终将都会变成我们成为的?
我想,接受以前讨厌的、逃避的、抗拒的,有时候并不是坏事,我们要接受所有让自己的生命变宽的改变,但人生一定会有仍去拒绝、仍去讨厌、仍去坚持的东西。变化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变得越来越快乐。
打磨石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在时间的河流里不停冲刷。在时间的推动下,只有变化是永恒的。但是,我还是想再做一些抗争,保留真实和棱角。
也许,我们会活得越来越不像从前想象的自己,我们会承担起很多责任,会为了很多事而活。是选择戴着镣铐起舞,还是拒绝镣铐?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迷茫期。还好我们现在还有拒绝的空间。原来青春结束的那一刻,就是你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时候。珍惜当下,现在,我还想让生活再无拘无束地飞一会儿。
分享时刻
安利给大家一部电影《弗兰西丝·哈》,值得20岁到25岁的年轻人观看。我们都要经历与弗兰西丝一样的迷茫和蜕变,在为生活奔忙的同时,还要满足自己大大小小的心愿,最终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
很高兴你来了,请叫我松鼠
在即将到来的2017
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