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美是一家私人企业的HRM。最近她很烦。因为大量的基础工作,每月初要统计考勤,核算工资,核对数据。她在5月份的时候,因为粗心,把五名员工的工资算错了。有些多了,有些少了。为此,领导跟她谈了一小时的话。
小美觉得很冤枉。
因为她刚入职没有多长时间。
领导没有教她怎么做。
人事文员不配合,故意提供错误数据。
还有员工不配合,故意在确认考勤时,不提出错误了,却偏偏要等到发了工资才投诉。
还有……
理由很多。责任都是别人的。小美呢?她认为是别人排挤新员工。难怪这家公司,HRM换的这么快。这公司有问题。
HR百科互助社—FESCO联合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中国HR成长之路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从一个职级上升到另外一个职级,平均需要2.7年左右。
小美之前在小公司担任HR专员。做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的专项工作,HRBP、OD,这些之前没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她只对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中的某一个细分模块有做过。
注意一下,这里的用词是“有做过”。
什么叫“有做过”。——意思,就是,这一个细分模块中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曾经完成过。完成质量究竟怎么样?小美没有细说,实际上是没有结果。
当然,在咨询和辅导的过程中,Linda肯定不会跟她这么说细分析。Linda只是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就知道她在HR的哪个位置了。
——底层架构严重缺失。
缺失在哪里?细分模块,事务性工作,做过,没有结果。
我们用胜任力素质模型来简单分析一下。
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这里有四个技能组合,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特征。
首先来说,内在动机。
人们通过个体是否自主选择进行或坚持某一活动,或通过个体评价自己在一项特殊活动中的兴趣或喜爱,来测量个体的内在动机的。米切尔(Mitchell,1993)将这种评价叫做"内在兴趣"测评。
一些研究者编制了一些问卷,来评价学生在学业成就活动中,内在动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例如,哈特(Harter,1981)编制了一个量表,来测量内在动机有关的四个维度:(1)学习是被好奇心激发还是为了取悦教师;(2)喜欢独立工作还是依赖教师的帮助;(3)选择任务时,是独立判断还是依靠教师的判断;(4)成功或失败的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例如,分数、教师反馈)。对每一维度,她分成了内在定向与外在定向两类。表1是该量表的一些项目的举例。
内部动机对个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默比尔说:"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
如果个体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地提出任务,积极地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如竞争、评价等),也会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敏锐地知觉到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敢于冒险、富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玛布丽(Amabile,1988,1995)的大量研究证明,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克罗切菲尔德的研究也指出,高水平的内在动机是杰出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从小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小美的内在动机并不强烈。或者说,她对从事HR工作没有内在动机。她只是基于马斯洛的生存需求而不得不从事HR工作。
这种案例大量存在。
然后,这种案例让面试官要引起重视的是,缺乏内在动机的员工,她很难激发出发自内心的热爱。她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可能有创造性。甚至对基础工作漠不关心。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她一直在抱怨,一直做不好工作,很快就要进入求职旅行期。
再说知识技能。
小美是学习HR专业知识的工作者。她是人力资源本科。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她所学习的内容,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已经全部消磨光了,基础知识全部退还了老师。
唯一还可以值得可圈可点的就是,她在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中有一个工作模块有一点点的兴趣,而且过去几年的工作也主要做这个模块的工作,就是人员招聘。
第三,自我形象。
Linda基于好心,提出,让小美把自己的近照发过来。人们常常说,颜值正义。这个话虽然不全对,但是,良好的自我形象,说明候选人对自身的爱惜。所以,你的形象出卖你。你值多少钱,你的形象在说话。
小美以各种理由推脱。
这里得出的信息就是,这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形象。她不爱自己。
这里的经验数据太少,只可以简单分析得出。不一定代表真相。
第四,社会角色特征。
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为什么要应用各种技巧,尽量发现候选人的真实面目。包括还有职场诚信调查,背景调查。因为,社会人,他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第三方对他的评价,组成了他的画相。
但是这个画相有欺骗性。工作场所中,一个候选人真实呈现出来的面目,只有和他共事过、合作过的极少数知道。而这极少数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提供真实的反馈,哪怕就是候选人自己,也听不到同事的真话。更何况去做背景调查的第三方机构呢。
所以,更应该通过面试环节的设计,进行测谎,尽量呈现一个真实的候选人。
这里说了二个模块的内容,薪酬管理,人员招聘。
小美的故事还没有完。我们继续跟踪她的生存状况。
(二)
薪酬管理的底层架构是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企业的HR,她在薪酬管理的模块,要承担哪些工作事务?
1、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包括制定年度薪酬方案及人力成本分析。很多公司将它称之为“薪酬预算”。
2、薪酬福利制度。
薪酬福利制度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贯穿在HR的工作事务过程中,有些公司制订原则,有些公司将原则和细则、执行方案,一网打尽。
它包括且不仅仅包括这些内容:
制订、调整、修订薪酬福利政策、并贯彻执行,确保员工与公司共赢。
制定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与流程,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
了解业务发展诉求,制定业务人员提成奖励方案。
制订并调整员工短中长期激励方案,监控和分析激励方案。
设计强性福利及企业年金。
收集薪酬报告,对同行业、标杆企业薪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
根据工资指导线,审视公司薪酬福利状况,并向BOSS提出宝贵意见。
提供人力成本(费用)等相关分析及优化建议。
编制考勤、审查考勤,考勤管理。
人员定岗定薪设计。
人员工资表编制,个税申报,福利支出审核,五险一金缴纳及财务报表提供。
核算工资,回答员工疑问。
薪资数据审核并建立台帐。
人工效率分析。
(三)
人员招聘的底层架构是什么?
绘制组织结构图及组织架构分析。
岗位分析。
岗位职责确认。
定员定编定岗。
公司整体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员编制。
企业雇主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宣导。
搭建、管理、培养、与激励招聘团人。
招聘流程优化及招聘工具设计与应用。
招聘计划编制与制定。
建立后备人才选拔与储备机制。
管培生计划。
第二梯队计划。
招聘预算制定及管控。
招聘维护与分析。
招聘渠道开发,维护与分析。
行业人才分析与数据库建立,及使用评估。
招聘执行(需要确认、筛选简历、面试、复试、发送OFFER、入职及新人一周教练计划)。
建立和维护(运营)人才库。
试用期管理。
(四)
什么是底层架构?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案例来自网络:http://www.sohu.com/a/197469801_99989999)
拥有5000万+注册用户;13亿+设备标签;100亿+行为数据;1500万+行业关注名单等海量多维数据的拍拍信则是从这几个方面落实:
1. 数据采集
2. 数据储存
3. 离线处理
l 构建并不停地丰富数据仓库
l 管理元数据
建立数据字典,统一数据编码,描绘数据血缘等。
l 检测数据质量
从众数、少数、中位数、平均值等多维度来检测和把握数据的质量。
4. 流式处理
5. 数据可视化
l 数据的即席查询
懂SQL、随意组合查询条件,进行自助查询,可以忍受分钟级的耗时。
l 多维分析
不懂SQL的情况下,在给定的维度和指标下,随意组合,并在秒级得到查询结果。
l 静态报表
只关注关键性指标。
l 数据分析挖掘
会使用像python、R这样的语言,结合集群的Spark、hive这样的分布式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利用。
我们惊奇地发现,HR的工作中的底层架构跟上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二个模块的内容分析,都涉及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发析。”
我们回到小美的案例。
这是别人不会跟她,她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应用的知识体系,因为她无论从担任HR工作的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四大关键核心要素来分析,还是从一个单一模块的应用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美缺失的是HR的底层架构。
(1)内在动机不强。
(2)知识技能缺乏。
(3)自我形象失控。
(4)社会角色特征模糊。
而其中,知识技能中,HR必须了解的每一个单一模块的知识架构,如招聘模块,她只做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根本没有构建招聘的底层架构。为什么会有这么惨烈的分析结果呢?因为,小美对底层架构不重视,这也是很多HR最常见的毛病。
基础工作不踏实。
基础工作不踏实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数据缺失,没有达到体量级的数据,根本没有办法也不会展开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因为数据的采集工作都没有去做。也没有做好。
为什么前台反而能成为公司的HR管理者的接班人?因为她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她积累了就是HR的底层架构的固化性工作。
一个优秀的HR工作者,他的底层架构如此重要!日常事务是基础。日常事务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数据才是他搭建一个企业HR体系的基础中的基础。离开数据,一切都是零!
(五)
小美应该怎么做?
回到小美的案例。那么,小美就无药可救了吗?
也不完全是。
但是,小美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反省。然后,把自己放空。承认自己啥都不懂,啥都不会。而不是继续装懂装会,却最终连一个考勤表都不会做,连一个工资表都算错。
人的底层架构是什么?是一颗开放的心!是一个空杯的心态!是可以源源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力!
王菊现象突然一下火起来了呢?王菊的爆红逻辑,其实早在几年前罗胖就已经总结过了,即“不端,不装,有点二”。
不端,就是放低姿态;
不装,就是真实做自己;
有点二,就是不要太严肃,要有娱乐和自黑精神。
罗胖将这七字诀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不管是艺人包装还是品牌营销,只要做到这三点,结果都不会太差。
同样,HR也是一样!承认自己不懂,放低姿态;不装逼,做真实的自己;有点二,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重新构建优秀的底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