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
☞课程社会学把学校中所传递的知识,视为课程如何加以组织、分配的知识结构与过程的问题。
* 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阐明课程组织的结构性分配原理,诸如学校知识选择之际的权利介入,课程编制中组织知识时的“分类”与“分层”之类的分配。
* 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派”就主张,必须立足于社会观点去理解课程,把学校中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中心课题来研究。
☞韦伯的“支配社会学”和舒茨的“现象社会学”从“不平等的视点”出发,把社会不平等同学知识联系起来,揭示了课程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形成的,同权利与财富的分配密切相关,对于政治经济结构的维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社会学的另一个焦点是,揭示“学校知识”的本质。我们不仅应当认识到学生不仅从每日每时的课堂教学与顺应制度要求中接受一定的规范、价值的隐蔽灌输,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体制之外的职业、权利、意识形态、文化知识等的分配与控制同学校生活的各个阶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事实。
☞学校知识的特点
* 迂回性——学生在“教室”这一专门学考试习的制度性的空间里,间接地学习客观现实
* 交换性——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学校知识”乃出于“交换”的动机,能够直接地、确凿地起作用是升学考试时派用场的知识
* 片段性——是指学校里所教学的知识在一门门“学科”和课时表的框架中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知识。
【感悟】应试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遏制作用,我们应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习方法,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第二节 “素质价值”与课程标准
☞ 课程可以界定为“教育价值的组织”教育价值即构成教育内容的学术知识、政治价值观、道德态度、艺术作品、工艺制作、演奏技巧等等都是旨在教育的经由社会性过程而选择出来的价值。
☞ 构成课程内容的价值观、态度、技能和知识是社会行为得以实现,地位、角色的体制和文化体系得以维护的宝贵的社会价值,是形成人们作为社会一员所具备的必要素质的教育价值。
☞作为“素质价值”之分配计划的课程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分工要求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应于社会分工的要求——职业性、专业性的“素质价值”的分配;二是对应于社会统整的要求——公民教养的“素质价值”的分配。
☞学校中的“素质价值”的分配是借助课程——以正统性的标准限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教育对象和课时,通过拥有权威性的教师来实施。
第三节 编制课程标准的视点
☞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课程编制设定“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与目标的明确化、具体化,而课程目标往往表现为“学力目标”。
* 基础学力——就是预期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国民素质要求
* 能动的学力——强调不是纸上谈兵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生存智慧。
☞课程内容的精选与组织
* 波依尔认为,基础学校提供的“核心知识”应当包括生命周期、符号使用、集体一员、时空意识、审美反应、天人相依、生产消费、高尚生存等等
* “学科”是学生学习的装置,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习得基本的科学、艺术、技术,并借以形成认识能力。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 教学环境原本是“人工环境”。教学环境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物的教学情境”的设定,而是包括了教师的自我变革在内的“人的教学情境”。
* 直接性的体验活动将会促进学习动机,使之习得自主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助于领悟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评价指标的拓展与分层
课程评价 突出两个方面的要求:学生评价和课程实效评价
*评价不能仅仅限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所偏重的智育或学科知识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特长、方法和习惯等方面,旨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