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战平菲律宾,恒大亚冠出局,媒体铺天盖地无情批判,足球队俨然成为些许人们的情绪发泄口。可是,足球队员们不是情绪垃圾桶,他们同样需要方向、认同和鼓励。
足球赛场上,鲜花、掌声更多地留给了获胜的团队,批评、留言则更多地扔给了失败的不幸者。从校园小学足球比赛到国家队正式赛事,基本都表现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象。
足球进校园后,校园足球取得阶段性进步,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困难,而且在发展的特定阶段,一定会遇到瓶颈期。比如,有的老师因为足球课上学生参与度低下,已经被学生同化,开始对课堂放任自流。有的校园足球特色校已经只剩校队训练,真正的校园足球金字塔(每周一节足球课)已经荡然无存。有些校队的队员在经历几次的校队选拔落选或者比赛失败后,也会出现退出校队训练的行为。
对于校园足球教练而言,只要有人代表学校参赛,并且尽可能获胜,他就是成功的教练,满脸春光。转换角度,对于没有机会上足球课的孩子、足球课上参与性低下的孩子、主动或被动退出校队训练的孩子,他们获得了怎样的生命体验?!无疑,他们获得了消极的足球运动体验。
据报道,张路指导指出:你喜欢上足球,难道不是从野球场上瞎踢开始的吗?张指导还指出:搞校园足球抓尖子、抓校队、搞比赛、要成绩,这是一种很功利的做法,普及足球就应该取消校队建制。
张指导想要表达的观点应该是普及足球要从兴趣开始。他认为踢“野球”有助于培养孩子兴趣,而小学建校队容易偏向功利化,对培养兴趣不利。不过,个人觉得这样的观点值得继续探讨、发展。首先,踢“野球”会培养部分孩子的兴趣,同时也会扼杀部分孩子的兴趣。孩子比大人更想获胜,更想获得鲜花和掌声。在踢“野球”过程中,没有多少孩子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失败后还依然喜欢这项运动。其次,小学建校队会出现功利化现象,如何纠正教练落后观念、改善选拔机制、落实教育理念才是疏通、发展之道,一味地堵塞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在小学足球课堂的教学赛中不难发现,踢得较好的孩子基本会在中前场活动,踢得不太好的孩子却长时间留在后场。当然,孩子的位置选择自有孩子们自己的道理。同样在参加足球教学赛,中前场和后场体验确是千差万别。教学赛中,老师、教练就要相信“孩子比教练更想获胜”,鼓励后场孩子尝试去中前场进攻,并且不断地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认可。倡导中前场的孩子也回后场体验如何防守及策动进攻。孩子们就需要这样的完整体验,完整地理解足球运动。这样的方式应该比踢“野球”更容易培养孩子们的足球兴趣,毕竟老师、教练是可以进行正向干预的。
现代足球发源时期,确实出现过类似踢“野球”的现象。数百年后,足球已获得长足发展,其功能、作用愈加丰富,其普及方式也不能像启蒙期那样荷尔蒙式的“野蛮”。
人是动物,从出生起就不会排斥运动。人是高级动物,快乐体验可以维护其运动热情,获得胜利、认可更能稳定其运动爱好。因此 ,在小学阶段,老师(教练)要做就是帮孩子露出运动基因,维护好孩子的运动热情,并稳定之,而后形成稳定性热爱。
孩子比老师更想获胜,万不可因为老师的无知,浇灭了孩子向上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