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们听了那么多故事,看了那个多书,学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婚姻中你对另一半的期待真的符合他这个人本身吗?
1
他原本就出生贫寒,少年不求上进早早退学回家,十几岁开始给人做学徒,学会一门仅仅能赚钱吃饭的手艺,以后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奔走他乡的务工人员。而你却期待他:每天在外时,能呼风呼雨叱咤风云,有交际手腕,有野心,并且日进斗金;在家时,手不释卷,每当有闲暇跟你谈古论今,花前月下。那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当初你选择嫁给他时,你对他难道没有了解过吗?既然是了解了并且选择了对方,为什么还要对对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你说我当初是眼瞎了。那眼瞎了那是你过去的问题,既然结婚了现在就得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你不能一想起今天对某人不满就立马想到离婚。所以我们说婚前要把眼睛擦亮了看人,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早年一部经典影片《百年好合》就告诉我们:
婚姻就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能过得去。
睁一只眼是为了看到对方的优点,闭一只眼是为了不看对方的缺点。因为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人有优点就会有短处,人的优点特定情形下会成为他的短板,而缺点也容易在日后演变成为长处。
假如你当初看上了这个人为人正直淳朴,心地善良纯真,你觉得跟这样的人相处不累,他一个单纯的眼神和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能让你感觉很舒服很自在,也很安心。那你就不能要求这样的人日后如何处心积虑出人头地。你原本爱的就是他的善良纯真对吧。
你当初不就是想跟人家过人间最平静的小日子吗?他可以不用下班又要加班或者应酬,而是到点就可以回家陪你。你说跟这样的人过日子很踏实,每天很温暖。
假如你当初因为他儒雅的言谈举止,渊博的学识而爱上他,那你注定要承担起日后因各种迷妹对他的崇拜和仰慕而产生的醋意。爱是自私的,因为你在乎他。
你当初就是想跟人家做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走在路上引无数人频频回头,你喜欢这样的虚荣。而现在你却开始厌烦那些盯着的眼神。
如果你原本就因为喜欢他心地善良且孝顺父母而对他有好感,那你就得理解日后他可能在父母和你之间的问题和矛盾的处理上犹豫不决或摇摆不定。因为你该了解他那份孝心和对父母的尊敬之情。
有关他的好与坏,是你选择的,你就要承担得起。如果你承担不起即便你现在拥有,那可能终有一天也要离你远去。
一个成熟的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选择他就要承担他带来的好与坏。
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围城》里说:
“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婚姻外的人之所以想进城,无外乎想要得到拥有对方带来的好处;而婚姻外的人无外乎想剥离掉对方带来的坏处。可这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啊。一个人怎么可能只给你带来好处而把坏处丢掉呢?
试想下,你能同时得到有人陪伴和独处的好处吗?这是想想就会令人觉得可笑的事情。
作家茨威格说过: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
有人把婚姻比喻成一所学校,它教会我们如何跟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亲密相处,也同样教会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它还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
我还听过一个很奇葩的比喻:
婚姻是爱情的解药,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用解药治愈了爱情,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长期服用这种药。
这话乍一听很好笑,可是转头一想就觉得很有道理。你会发现吸引你的有一天有可能会感到它是累赘。
也许你原本爱他就是因为他简单,那时候的你觉得简单就好,生活不累;可有一天你突然会觉得太过无趣,或者说生活没有波澜,两个人连吵架都没有兴趣。
也许你原本爱他就是因为他特别知足,那时候的你觉得知足比什么都好,他说出一句“能娶到你我就心满意足了”,让你觉得这个人视你为珍宝,一点都不贪心,以后跟他在一起的日子必定是风和日丽。
可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他当初的知足不再是你眼中的优点,反而你觉得这样的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这辈子就满足了,就这点出息。他曾经的知足变成了眼前的不求上进。
不得不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古人讲:饱暖而后思淫欲。每当一个简单基础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下一步的需求就体现出来了。
现代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证:
人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与理解的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同时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
当婚姻中的某一个人产生了进一步的需求,另一个人还停留在之前比较满足的基础上,这时候矛盾点就涌现出来了。
你可能急于让他知道你的想法而和盘托出,但或许他并不理解。
这时候你又无法改变一个人固有的状态,因为人都有惯性。也许这就是他的特点,也正是这点当初吸引到了你。
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却无法阻止自己停下来,我们只好禹禹独行。但你的这种独行有可能会被人家认为是偏执。由此新一轮矛盾又产生了。这时候是别人试图改变你,而不再是你想改变别人。
正是这种步调的不一致有可能弄得你们彼此很受伤。这中间需要经历磨合、理解,最后接纳。其中每一步都很难却必须面对。面对问题的夫妻才是理智的夫妻,因为所有的逃避和退缩都有可能为日后下一个爆发点积蓄力量。没有突如其来的爆发,只有日积月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小问题就会积累成大问题,以至于诱发更多更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3
只有坦诚沟通才能实现互相理解。你需要理解他的惯性思维,他需要理解你的需求为什么升级。人跟人不一样,你不能要求你的伴侣跟你有一样的经历和阅历。从认识到结婚的阶段,你门都考察过对方,选择完全不一样的人结婚就必须准备好接受以后这个人可能给你带来的一切,包括你们之间的问题和矛盾。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有意见说明夫妻俩三观不合啊。其实你有想过有多少夫妻能真正三观合拍吗?我们有时候连自己的想法都不一定一致,为什么非要别人和我们想法一致呢?所以我们别动不动就那三观说事。
网上有一份《中国95后数据报告》显示,在一项年轻人“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的调查里,“三观一致”战胜了性格、经济条件、外表等因素,跃居榜首。
有一位律师遇到了很多离婚的夫妻,十多年过去了,她发现在婚姻里,真的很难找到三观一致的人。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位博主这样讲三观一致:
“三观一致的两人才可以一直幸福下去”,等同于“没有摩擦力,物体可以一直运动下去”一样,只存在于理想状态里。
这个相互沟通磨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整合我们三观的过程。人是活的,我们的三观也是活的,就像齿轮一样只有把我们彼此的齿轮放对地方才能实现完美的咬合。
你对另一半是否过度期待往往是产生矛盾的根源。合理期待你的另一半而不是幻想他改变自己来迎合你。如果对生活有更多的要求,你自己能做到的完全可以不依靠另一半。比如你想要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另一半根本拼死都办不到,这时候建议你自己要为心中的目标去争取,一个人的努力是有限的,而夫妻合力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