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字典上这样解释。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
这么一对照,确实,从没有认真的想过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我们能传承给子女的价值准则又是什么?
但提起家,我最能想起的就是我的父母。忆及从前,都是父母劳作生活的场景。时间越久越清晰。
我的父母出生在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那时候百废待兴,老百姓在物质上极度匮乏。他们的父母是农民,我的父母也是农民,整天和庄稼打交道。一年四季,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我出生后,工业渐渐起步,为了生活爸爸去了上海,成了一名建筑工人。而母亲也进了工厂,但家里的农活一点儿也不放松。
即便到现在,我依然无法想象,一个大字不识的母亲,家里就她一个人,五六亩的田地,她是怎样熬过那些烈日酷暑,寒冬腊月的田间劳作,又是怎样早出晚归的,在田里工厂里切换自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用瘦小身板究竟凝聚着多少力量,才能支撑起我们这一个家,这一撑,转眼我就工作了!
印象中的母亲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从小耳睹目染,所以资质一般的我学习特别用功,记得小学那会打篮球,每天高强度的训练,我也从不支一声。农忙的时候也自觉的想要为田间的母亲烧一锅水,煮一顿饭,从不娇气,也不觉得辛苦。哪怕就是到了工作岗位,也总是默默的努力,总觉得这就是应该的,这么做是荣光的。看到别的孩子穿漂亮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缺啥买啥,也从不会心生嫉妒,因为母亲把最好的已经给了我。即便是现在生活宽裕了,手上有了结余,也很少铺张浪费。我想这得益于我的父母们。岁月更迭,我也步入中年,每每忆及从前,那简陋的房屋,拮据的日子,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这段经历成了我最大的财富,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尊重和敬畏!
母亲没有文化,那么艰苦的岁月,很少听到一句唠叨。年轻的脸上,爬满岁月的脸上,笑容从未消失过!面对苦难,仿佛与生俱来的,勤勤恳恳,乐乐呵呵!
还记得当年外婆中风躺在床上,儿子们早没有了原先的耐心,上班的上班,照顾外婆的重任落在了两个女儿身上,母亲住得远,小小的身影三点之间穿梭,下了班,就去外婆家,洗漱,吃饭,擦身,毫不怠慢。从春天到冬天,整整两年,从未听过一声苦,在旁边看着的我和父亲也曾劝母亲,当心身体,毕竟老人家年岁也到了。她充耳不闻,每次兴致勃勃地去,乐呵呵地回来,仿佛她们娘俩有着说不完的话,其实外婆也是不认识人的。
在母亲身上,无私奉献,勇敢乐观实在是不必用的,只是她平常所做的就是心中情愿的。无欲则刚,默默地付出,从未要求过任何人的回报,有难处时从未想过依赖过谁。我的母亲没有文化,可做人实在是太多纯粹!尽自己的最大力量,问心无愧而已!
如今,我的母亲已经年过七旬,不慌张,不匆忙,依旧勤俭节约,依旧笑看生活!这是母亲的写照,她做着,我看着,也学着!
平凡的日子里,我看见了烟火升腾着对生活的希望,我看见了家风慢慢浓缩成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