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欢安静,喜欢观察这个世界。
在大自然中,山是稳定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它涵育着万物,从不夸示自己的功劳;
它抗御严寒酷暑,抵挡着狂风暴雨,从不动摇。
山的这种稳重沉静、永恒不变的品格,与仁者的美德极为相似。
所谓仁者,宽厚而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大山一样。
并且,仁者就像大山一样,不会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宽容仁厚待人,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
没有过分的悲伤和恐惧,安详沉静,所以能够长寿。
而水则是多变的,它可不像大山那样有着固定、执着的形象,它能够随时改变自己的样子,有着不同的面貌。
而且,它们并不总是很柔弱、很平静,其实它们是在暗中积蓄着力量,一旦爆发的话,它们将会展现出极为恐怖的能量。
水所具备的是一种柔德,虽然柔弱却能以柔克刚。
水若为善,可以泽润万物;水若为恶,便是洪水滔天。
智者是聪明的人,他们可以快速地作出反应,而且思想又很活跃,有着灵动的性情,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
智者有着水一样的深邃,不但可以事先洞悉事物的发展走向,而且遇事还能随机应变。
当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时,他们绝不会墨守成规,坐以待毙。
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破除愚昧和困危,找寻其他通往成功的路途。
即便是找不到出路,他们也能随遇而安,乐观看待周围的一切。
另外,纯粹的智能也像水一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仁善者用之,能造福社会;邪恶者用之,能为祸天下。
通过这个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智”,什么是“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美德。
孔子的这个提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贤德君子无不喜欢流连山水之间,
他们希望能借助山水的灵气,来熏陶自己的性情。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像流水一样,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
仁厚的人宽厚却又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用河水作为比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感慨;
同时也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学习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
然而求仁者和求智者来说,做到稳如泰山或心如止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极深的道德修养。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许力不能及,但只要心向往之,就是一种进步。
如果你想长寿,还是选择仁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