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翻开书,看了作者的序言以后,看了第一章。然后我就开始在怀疑我是不是也是精神病患者。如果作者笔下的故事真是他真实记录的实事。如果作者笔下的“他”是真实存在的,并是被诊断为“妄想症患者”。那么,在我浅薄的认知中,妄想症患者的幻想都是非常离奇的。比如,觉得自己是外星人,比如觉得老是有人要杀自己,老是有人在跟踪自己等等的。
但是,《角色》中的“他”,逻辑性非常强,而且有他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整篇的对话中,我对他的每一个回答都觉得是合理的,是可以这么说的。
目前,在我看来,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并没有错误。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在我的世界里,我怎么看你,我怎么对待你,我怎么让我的人生发展,我怎么看待你在我世界中的人生发展,都是可以由我的主观意识来驱动这些想法的。同时,在想法和现实的转换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有两者转换本身的规律,就跟自然规律一般可以依照的规律。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这些转换规律,就跟人不一定能知道明白理解所有自然规律一样。
其实在打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有很多句号是想用问号来代替的。因为,我又觉得自己的理解很有道理,但是又实在不知道自己这么理解的依据是什么。难道只是共鸣?所以我才看了几千字就有点怀疑自己的精神状况。
突然想起“你站在桥上看人,殊不知你也是窗里人眼中的风景”这句话。我觉得这话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话,“窗里人又知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画笔下的人物”?这个,跟“他”的逻辑其实很相像。
可能“他”表现出病态是为了进精神病院而“差点杀死自己的孩子”,这行为被认为有狂躁倾向?我想,他应该是策划很久了。前期铺垫了足够多的妄想症患者基础,然后再实施狂躁倾向的病态,以至于能顺利进入精神病院,完成自己的目的,为自己的人生,或者说为自己谱写的自传人生添加一笔浓烟迷雾?然后在乏味以后,利用半年的时间等“被治愈”的过程和结果以便离开精神病院?
其实,我会怀疑真实性,是在看到“他”提醒“我”去看见面时的桌子背面的字。“他”怎么肯定看到这几个字,“我”不会对别人说,“他”不会因为这几个字又要再精神病院里再呆一段时间?或者,“他”很笃定,这几个字不会联系到“他”?!这个逻辑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了。
我觉得我找到了这个故事的一个关键点。解决了他,我就能明白现在不明白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在不明白什么的问题。
迷惑中...
特别想找作者出来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