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说:“我无法想象有谁能成为一个作家而年轻时不是一位贪婪的读者。真正的读者理解书是一个通向自身的世界——而那个世界比我们以前去过的任何世界都更丰富、更有趣。”
古语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写作也是先模仿艺术,再模仿生活。
日本作家斋藤孝在《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中,说到在这个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时代,从表面上看,任何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件事体现了自由和民主,但实际上随之而来的根基崩毁是在所难免的。一个连一千本书都没读过的人想当作家,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写小说,应该在精读过世界文学以后再去尝试。”
在这个写作平台众多,写手层出不穷的时代,有些平台上每天炮制雷同的文章,连标题都大同小异,有些生生让人看得倒胃口。自己豆瓣主页标注的书也不过几百本,怪不得自己想描述一些生活场景或者感受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直至写得逻辑混乱语言干涩乏味,不忍猝读,让人油生憋闷和挫败感。如果语言是作者的第二张脸的话,那也真是自己都不想看。
有人会觉得是自己天赋不够,不是吃这碗饭的,其实天赋说也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所谓天赋,也不过是在某个领域付出多,从业多年且不停学习才能终有所成,都是靠长期深度积累来的,没有无本之木。你眼见的是某人出书了,可是背后几十年的积累和铺垫蛰伏就是海平面下的冰川,你并看不到。
作者舒明月,生于江淮,从名字到书的语言,都给人一种秀雅、明朗感觉,有一种细腻温柔的江南风味。昆曲熏陶的她,对语言、文字、色彩的敏感,也是每个爱好阅读者、写作者都想拥有的质素,毕竟审美鉴赏力和眼光、直觉向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天生的趣味偏好,也是长期积累打磨的结果。她文字中的古典意蕴和况味,如果没有熟读古诗词以及其他诸如《三言二拍》、《蜃楼志》以及汤显祖《牡丹亭》等这些古典文学修养,语言断然也是不会呈现出这种气质的,这就是一个无形熏陶的“外化”结果。
所以每一个好作者必须先是一个好的读者。作者对于手中的材料驾轻就熟,鲁迅、张爱玲、沈从文、汪曾棋、白先勇等作品都是驾轻就熟如数家珍,不断揣摩、比较,才能从颜色、花事、美食、萌物、童真、容貌、男色、情色、云雨等角度提炼总结,从横向的角度比较不同作家描写间的优劣,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这样高屋建瓴式的断评,首要的必须是长期耐心的思考和总结,还有作者的善感以及热爱,按作者的话说,情感是暖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才能打动读者。
文学从来都是一种传承,站在前人的肩膀和文学遗产上一步步发展演化而来,从来没有凭空而生这种事。作家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模仿也从来都是文学佳话和有趣现象,比如马尔克斯得益于卡夫卡、福克纳等,没有读过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的段落,也就没有后来的他,而在他自己的作品《族长的秋天》中,类似明显的段落也有出现,对照着研读比较会非常有趣。
而一个作家倾慕另一个作家才华,恨不得逐字逐句地学习借鉴其作品和文本,这在于文学史和写作者中也从不鲜见。
比如受法国文学影响颇深的毛姆,作品中巴尔扎克的影子也是随处可见。不管是“她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这类巴尔扎克典型句子,其它小说中出现的诸如此类可见受巴尔扎克影响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比如“金子般的心”、“像坟墓一样沉默”,投入河中的小石子意象,不到最后关头不泄露一点信息,按照旧时代欣赏的品味装饰房屋等,除了这些明显的标志性表达,其他贯穿行文的一些巴氏内蕴也能体会出来。
可见,巴尔扎克的作品已经被毛姆长期阅读过程中内化吸收长成自己的血肉,无意中就会在行文结构中显性或者隐性地表现出来,甚至有时不受作者控制,就像本书中作者自己写文时不自觉跳出来以前读过的世情小说中的句子“将唇呜咂着两颗樱桃”,有时根本就是一种无意识的举动。
好文笔的确是基于大量阅读熏陶出来的,在电影方面也是一样,这也可以叫做向大师“致敬”,比如周星驰、昆汀等,先是大量阅片的影迷后是导演,其实还是有深爱在里边。
而书后半部分的技能篇,从标点、造语、比喻、通灵、情感、血书、匮乏、节制、雅俗、收束等技术环节深入解码,鞭辟入里地寻找大师们的写作密码以及冯唐等无节制、不自省写作的失败案例,作者还谈到现在网络时代异军突起的一些优秀写手王路、六神磊磊、肥肥猫、大咕咕咕鸡、李海鹏、李娟等,读来很亲切。
说到安妮宝贝和莫言的差别,安妮宝贝至少在“在虚谵的城市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某一种真实的现代心态”,比起诺奖得主、作品中看不到人性的莫言,这个意义上是高于后者的。新时代80、90后不畏权威的率真、真实有自己见解思考不人云亦云,理当如此。
整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作者提出的“有趣、有用、有料、有力”的四有,不是作者从机关到外企到写作的经历,而是那篇匮乏里面的“请放下你的文艺范”。
讲到《黄金时代》,明明是相当抱有诚意、企图还原历史的严肃之作,却要在前期的宣传中铺天盖地地要迎合观众口味要给人造成顶级文艺范的印象。文艺不是不切实际脱离生命沉痛的空洞想象,真正的文艺,是那种能够为读者与历史、与小说人物建立起真正的个人化连接的文艺,那种拓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的文艺,而不是现今很多年轻人醉心的像经营产品的“调性”一样营造出来的文艺范。
这里分明看到了80后写作者的悲悯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也是我一直不喜欢所谓“小资情调”、为文艺而文艺附庸风雅的“文艺范”之类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文艺青年”才被污名化了的吧。
写作者有大智,需要向前辈大师们吸取智慧,精锐我们的文笔,去借鉴从而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