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鲁迅的一句话作为书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可见金钱的腐蚀性是有多大!诅咒自己的父亲,抛弃自己的孩子。相信故事的一开始,母亲这个角色是真心爱孩子们的,跟孩子们说的计划并不是谎言,只不过,一步一步地被腐蚀,被改变,最后成为了跟外祖母如出一辙的冷血动物,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还用一个虚构的谎言给孩子们虚假而永远无法兑换的希望,妄图把孩子们永远锁在不见天日的角落,甚至希望孩子们永远消失。
我甚至忍不住在想,最小的儿子真的是如她所说送到医院然后死去了吗?那时候母亲这个角色明显已经看她的遗产重于她的孩子了,会不会做出了什么小说视角看不到的更加不齿的事呢?
这本书跟《不要相信陌生人》是同一个作者,体裁也类似,关于最爱的人的欺骗,阴谋,作者似乎是个阴谋论者,她作品的优点是前期悬疑味道特别浓,让人一拿起来就放不下,忍不住想知道后面的事,我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整本书,熬了一对熊猫眼。她作品的缺点是太过啰嗦,一个中短篇即可以讲完的故事非要拉成一个长篇,里面太多日常琐碎的记录,这部分内容我大多都扫一眼就略过。不过这可能是女作家们写悬疑小说的通病,如果将来有幸自己创作,一定要引以为戒。
感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似乎是写着写着,突然更改了构思,以至于前面埋的好多伏笔都没有什么用处了,比如,前面父亲没死之前很多铺垫女仆说父母像兄妹,说父亲最爱大女儿是因为很像祖母,而祖母是个不该爱的人(这一点上后来的大儿子倒是很像爸爸,尽管母亲很明显地在欺骗他们,大女儿明显不再信任,大儿子仍然无条件信任和眷恋母亲),父亲和母亲是私奔出来改名换姓之类的。再比如父亲死后的铺垫,说外祖母认为他们是恶魔之子,说父母做了淫亵上帝的罪恶,说不许十几岁的兄妹俩有眼神交流,不许公用洗手间,不许衣衫不整,说外祖父年轻时候的照片很像父亲,让我险些认为里面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实际上是亲兄妹的乱伦,祖母和外祖母是同一个人,结果写到后面,居然只说是穷亲戚跟富家小姐私奔,拜托,这样前面很多铺垫不就说不通了吗?
造成这种问题,大概还是因为作者硬生生把一个小故事拖成一个长篇吧?事先没有列提纲,想到哪写到哪,然后就圆不下去了。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这本书一直是第一人称的小说,以大女儿卡西为第一主角,以她的视角来审视整个故事,也许,我是说也许,在主角视角到不了的地方,也许我揣测的伏笔都是真的,但这也是主角们永远无法知道的事了。
由这里我想到之前看的一篇关于小说创作的文章,第一人称固然比较容易描写,但越到后面越容易受到限制。
故事的开头短短数页,足可见作者的野心,各种伏笔十足,而且还涉及了中产阶级家庭美国梦碎这一很大的社会主题,毕竟造成悲剧的源头,还是富家出身的母亲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过度使用信贷,房子,车子,家具,电器,均来自银行贷款,以至于在父亲发生意外以后所有的物品全部被收回还查封了一家人所有的贵重物品以抵扣折损。这部分内容原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只是作为第一视角的小主角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从她的口吻出发,又能写出什么呢?
小说写到中间部分,明显就后劲不足了,最可怕的是,还在结尾处给第二部留下了伏笔,我真想一口盐汽水喷死作者,这是坑定我们了吗?
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今年的畅销书《摆渡人》《摆渡人2》,果然以后这种书商大力推荐的畅销书,还是少看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