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1.重视农民,重视教育;2.强调农民组织;3.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不同点:对农村根本问题的认识上:梁认为是文化问题(早熟与失调),晏认为是人的问题(愚弱穷私)
解决方法:梁主张文化重建,晏推行四大教育
依赖力量:梁依赖国民政府,晏依靠地方政府及国外援助
教育内容:梁推崇传统文化,晏崇尚西式教育
成功与否的原因:因为种种原因,两者总体都没成功
原因:梁漱溟由城市转向农村建设没有抓住土地的重要性,晏阳初意识到了土地问题但无力解决。
由于教育思想形成背景以及各自的乡村教育切入点不尽相同,晏、梁二人所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实施形式也各有千秋。教育目的方面,晏阳初吸收并改造了梁启超的“新民”这一概念,提出了“除文盲、做新民”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健康力、有团结力,综合四力兼备的才是新民。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口号是一方面除文盲,一方面做新民。”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目的是“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也就是通过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进而改造整个中国社会。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已经严重失调,因此需要借助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的固有文化,而且教育是较之暴力革命更为有效的社会改造手段,所以乡村建设“不能不归于教育一途”。从民族再造到改造社会,从农民、从乡村到全社会,他们最终的归宿是相同的:教育是培养人、改造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教育对象方面,晏、梁两人都主要针对成人进行教育,晏阳初明确指出:“我们要抓住的,不是老头子,也不是儿童,而是青年”,“这班人才是救国的生力军。建国工作要靠儿童,救国工作要靠青年”。但同时他们也兼顾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晏阳初也十分重视女子教育,认为“没有一个富强国家的妇女是不受教育的”。1928年起,平教会就组织妇女教育研究委员会,开始了乡村妇女教育研究,先后开办妇女平民学校,妇女育才学校、青年初习学校,为妇女和女童接受教育创造机会。由于在乡村女教师很少,晏阳初提出“特别着重培养她们从事初级平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而梁漱溟也在乡农学校中设立有儿童部、妇女部,使农村的妇女儿童也能接受到教育。晏、梁两人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中国广大女子平等、民主意识,对争取女子教育权、普及女子教育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教育内容方面,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四个字来代表,所谓“愚”,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智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80%是文盲”。所谓“穷”,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毋庸讳辩的病夫”。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晏阳初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四大类教育:“文艺教育”,以培养智识力;“生计教育”,以增进生产力;“公民教育”,以训练团结力;“卫生教育”,以发育强健力。晏阳初认定这是“救国救民的唯一方法,并非一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贴药膏式方法可比。因为在全国人民没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前,随你用什么方法来号召,都是不成的。所以只有平教才是根本,其余都是枝节”。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以及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另一类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如产棉区进行植棉技术培训等。晏阳初和梁漱溟在乡村教育内容方面都紧密结合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针对性强,扎根本土,联系农民的具体生活,课程体系的建构适应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教育的实施形式方面,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三大方式”:一是学校式教育,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其传授的内容为四大教育。二是社会式教育,通过成立读书会、演说比赛会、演新剧、合作社、农业展览会等方式,向一般的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开展教育。三是家庭教育,是对各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公民道德训练、家庭预算、妇女保健等方面教育的方式。而梁漱溟在实验区设立了乡农学校,由学长、学董、教员、学众组成。乡农学校分为村学和乡学两个级别,文盲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其组织原则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二是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设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以及高级部,以成人的社会教育为主。晏阳初和梁漱溟在乡村教育实施形式方面都强调科学简单化,把教育内容以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传授,在当时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以经济、迅速、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普及大众教育,形式灵活,将乡村教育的课堂一直延伸到社会,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科学知识成为农民也能够掌握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