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汤显祖《牡丹亭·题记》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宋朝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游园伤春,因梦生情,寻梦不得,为情而死,死后三年,又因情复活。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一出《牡丹亭》,道尽至情至性。
一辈子很短,短如一场梦。
梦境很长,一场梦跨越生死,牵绊了今生和来世。
梦里杜丽娘见到书生,在自画像题下这首诗后,相思成疾撒手人寰: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书生柳梦梅故地重游,见到丽娘画像,回诗一首:
丹青妙处欲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
欲傍蟾宫人近远,恰如春在柳梅边。
她的梦中人是个手持柳枝、梅边相逢的书生,飞仙一样好看。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有人评论在“离魂”这一出,杜丽娘在花神的簇拥下,身穿曳地的红色斗篷,慢慢走向舞台深处,渐行渐远的杜丽娘手拈一支梅花,慕然回眸之际,美的动人心魄。杜丽娘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大家闺秀。父亲为了使女儿成为知书达理的女中楷模,以便“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做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又为她聘请了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陈最良做老师,并让聪明伶俐的使女春香伴读。可是即便读遍女德和四书,即便深锁重楼,春心不甘禁锢。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中曾提到:“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游园》唱词中“良辰美景”后面跟着的是“奈何天”,“赏心乐事”后面跟着的是“谁家院”,愈发让人感慨“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青春若是白白虚度岂不可惜?
《红楼梦》中,林黛玉只是隔墙听到女伶演习《牡丹亭》,听到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便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明代才女冯小青在看了《牡丹亭》之后写下了“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自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十七岁就恹恹病死了。
女伶商小玲演“寻梦”时过于哀伤,声泪俱下,卒于台上。
心有执念的人,总会在《牡丹亭》中感伤自身。
弗洛伊德说:“梦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它是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现实中无法完成的热望,只好寄托于梦和鬼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个性是无法被压抑的,总会找到释放的出口。
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世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个性解放世界的呼唤。
从杜丽娘身上,也可以看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封建礼教下,三从四德居然就概括了许多女子的一生。
没有人来过问她们的意愿,美貌和才情都是陪嫁品。所谓的德,也不过是乖乖听话就好。
生而为人,自然有喜怒哀乐,也应当有权利选择如何过一生。
无论是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还是终生的伴侣,最先问的人,应该是自己。
《牡丹亭》里有个世外桃源般的后花园,外面的世界自然更加广阔美好。
与其囿于牢笼,不妨走出去看看吧。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