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2-25 付丽娟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付丽娟婴幼儿社交解析微课文稿
下 集
26:12
微课录音下集
来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3 大人帮帮忙
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处在刚刚进入语言期,但是讲话又讲得不是很清楚的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社交表现,以及大人的反应。
在婴幼儿的社交中,大人的反应一般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① 完全顺其自然,不介入、不参与,比如说就在旁边聊天,看手机,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活动里;
② 跟在孩子身后,随时介入,代替孩子反应;
③ 投射性地认为孩子需要保护,对接触的风险很谨慎,比如是不是可能孩子会被欺负,被抢玩具;
④ 过于严苛,比如孩子之间打架,抢玩具,一般都是批评自己的孩子,同时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大方一些,能分享;
⑤ 茫然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介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小孩之间的冲突。
这些反应,我会交叉在一起讲,不会细分。因为或许这些反应,很多父母都同时有。
幼儿在一岁到2岁多这个时期,分化得比较好了,他大部分时候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但有些时候,他还是会很模糊,他还是会体验到,好像自己是父母的延伸,也就是说,他需要依赖父母的反应的反馈来感受他自己。
幼儿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共处的时候,父母实际上应该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存在,而不是完全彼此独立的,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为什么呢,因为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平衡、调控,处理,孩子在人际接触中的内部反应,心理反应。父母就是像一个读写器,孩子内部是如何反应的,有没有一些卡壳的地方,或者模糊不清楚的地方,父母需要帮助孩子识别出来,或者说读写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比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感知。
如果,父母在孩子跟其他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是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活动中,比如聊天,看手机,看电视,那么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孩子的内在反应。
举个例子,我们如果把两三个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基本上他们是没有合作意识的,他们还专注在自己的玩具上。因为玩具象征层面,即是外界,也是内部世界,孩子会把他的内在意向投射到玩具上,所以他们对人际关系不怎么感兴趣的。但是他们同时又很喜欢和同龄的,或者比他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玩,因为他们也会把自己的内在意向投射到别到小朋友身上。
所以,你会看到他们彼此见面,高兴得不得了,但是真正玩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又是各玩各的。他们唯一的交集,就是抢一个玩具的时候。抢,是他们这个年龄唯一的交集的动作,所以,他们的抢,跟我们成年人的抢,意义是不一样的。这些玩具,被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延伸物,所以他们会非常认真执着,不会轻易妥协的。
如果你们看到有的孩子被抢了就算了,换个别的玩具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发展得比同龄的孩子要快,他能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或者获得替代物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本能需要。这个方式,看起来比较成熟对不对,因为成年人也会这样啊,你要的东西,别人也要,你是一争到底,还是算了,放弃,换一个别的东西?从人格发展来讲,放弃,要灵活一些,也就是防御得更成熟一些。
第二种情况是,这个孩子可能在人际中,使用了回避的方式,或者主要使用回避的方式。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呈现出来的时候,妈妈们能否接受和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你给他穿一双新鞋,他不要,坚持要穿那个旧的鞋子,或者说去外面玩,你要给他加一条裤子,但他就是不愿意穿,包括你要给他剪手指甲了,但他就是不剪。这些看上去都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幼儿的叛逆,但这都是自我发展的印记,这些印记要加以保护,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我。
那怎么做呢?技巧就是妈妈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想办法巧妙地处理。因为对于孩子来讲,自己说了算这个事情,在这个时期,对于他感受到你是你,我是我是非常重要的。这当然需要其他家庭成员也配合才可以。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孩子要自己说了算,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被阻碍的,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习得性的放弃坚持和争取,他就会使用回避的方式。也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孩子在人际接触中如果他的玩具被抢了,他会回避。
所以我们说孩子越能在妈妈面前安全的展现自我意识,越能很好的分化。分化就意味着,他跟别人打交道,这里就包括其他小朋友,他能区分他和别人,他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不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模糊的状态。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坚持,也需要放弃。一味的坚持,一味的放弃都不是好的适应。
我们再换个角度,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者你的孩子显得好像很霸道,很不近人情,所有的玩具统统都霸占着,你感到有点对不住其他的小孩子,但这时你跟他讲道理肯定是讲不通的。
在现实情境中我们很容易开始跟孩子讲道理,甚至批评自己的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霸道,你要把你手上的玩具给弟弟妹妹玩一下。我们就要理解,在跟小朋友的社交中,他为什么总要把玩具都弄到自己手上不肯分享。因为这个时候说分享还太早了些,我们现在说的是,刚刚发展语言功能,但语言功能还不是很成熟的孩子,那就意味着,他并不能时时刻刻都能区分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别人的。有的时候他好像能区分,其实不是他自己能区分,而可能是碰巧。那这个可能说明,孩子在自我意识上,需要大人帮助增加的,也就是增加他的“我”感。
我们说孩子在半岁以内,都是和妈妈共生的。如果在共生期有一些问题,分化就不会很好。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该全能控制妈妈的时候,没有被很好的满足,那么他就很难从妈妈那里分化出来,他对玩具的控制和占有,跟对妈妈的控制和占有的残留有关。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共生中很好地体验了和妈妈融为一体的感觉,而且妈妈把孩子当成世界的中心,围绕孩子,为孩子提供满足的话,那么孩子在分化的时候,就能很好的区分我是我,妈妈是妈妈,妈妈是一个独立的别人,那么孩子自我的意识就会比较清晰,对“我”、“我的”的意识也很清晰。那么对应的,对别人,别人的东西的意识也会清晰。这时你跟他说,这个玩具给他玩,他就会比较容易懂得别人也与需要,否则他就无法了解,别人也有需要。当然这些,在刚进入语言期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画面的形式存在在幼儿的大脑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语言跟孩子交流沟通,有时候不太起作用的原因。
这个时间段的婴幼儿社交中,我觉得父母应该在场,意思就是说父母不能完全地远离孩子,让孩子独立地去进行人际接触,或独立地跟另外一些小孩一起玩。因为在一岁多到两岁的这个年龄段,孩子说话还没说得很清楚,意味着他的思维是无法处理比较复杂的状况的,他可能只能依赖比较本能的原始的思维。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有些孩子很早,一岁多两岁时就有惊人的社交水平,她可以分享,可以换取,可以安慰,甚至可以帮助另一个小孩去管理这个小孩的本能。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只有两岁多点点的样子,她的语言发展能力就非常好,她会在玩的过程中对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这样不对,我来教你。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思维里,她可以把从父母那里内化的一些命令、禁止、好的、不好的东西完整地内化为自己的,也就是不需要父母监督,她也能自己执行,同时还能拿这个标准去看待别的人,同时她的脑袋里也有飞速的各种处理判断,然后她可以用语言说,而不是直接扑过去,抢啊,咬啊。她会说,你这样不对,然后呢,她知道自己会,这个自我建立得就相当有水平了。
但是那大部分的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的思维不足以处理比较复杂的局面,他需要有人帮他解读这个局面,以及这个局面带给他的反应。他需要镜映和澄清,他需要在他很迷糊的时候,父母能告诉他这是什么情况,他需要看看父母的反应是什么,以确认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也就说,在他进行人际接触的时候,父母这面镜子和翻译不见了,那他就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搞不清楚他的内在有些什么反应,也没有人帮他语言化。因为孩子的语言化的能力依靠的是父母语言化的能力的。
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没有好坏,只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区别。有的孩子天性就主动,或者本能的能量更高,或者攻击性更强,那么他在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需要释放本能冲动的空间。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又不再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了,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本能,他的自我轨道已经开始了,不管他是速度慢,还是速度快,不管他上了这个轨道是一米还是一公里,他都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来管理和驯服本能的空间。这个驯服者是谁呢,当然是父母。比如他在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也许没有欺负别的小朋友的意思,也没有看谁小看谁弱就侵犯其他小朋友的边界的意思,他只是天性里面有这些本能的因子在发酵,在升腾,在释放。我们需要教会他,对于本能不仅仅只是直接单纯地释放,而是还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尝试。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三番五次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对他来说,是抢也是接触,是喜欢也是攻击,这些都交杂在一起。那其他小朋友可能被他搞哭了,他对小朋友的哭不一定有直接反应,但是一定有内部反应。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如果推了另一个小孩,或者是把玩具从另外一个小孩那里抢过来之后,他一般都会去看看那个小孩的反应是什么,或者他会去看看自己父母的反应是什么,这对他来讲实际上是一个社交的试探和尝试。所以如果我们离得太远,或者我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来不及处理,那么这个过程就会被保留下来,就像一条直路,第一次这么走,以后可能也都习惯这么走。
我们作为父母就是要走过来,在这个直路上弄点什么东西,搞个砖头,放个花盆什么的。我们看到这些,就可以帮助他来创造,学习一个新的接触或管理本能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在旁边说,你很喜欢这个小弟弟的,所以你也很喜欢他的玩具,你想跟他玩。当你这样说了之后,他可能似懂非懂。然后你可以站在小弟弟的位置上模仿他说话,小哥哥,你喜欢我,你想跟我玩,可是我不喜欢你拿走我的玩具,请还给我吧。这种方式,有可能一次有效,有可能十几次之后才有效,可以帮他管理他的本能,用更适应性的方式,跟其他小朋友接触。
如果你的孩子是那个比较闷闷的,不怎么爱表达,也比较被动的孩子,总是被抢了玩具,你也需要走过来帮助他。因为显然他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复杂的状况,如果你还在远远的地方呆着,孩子的背景就没有了。背景的意思是,我在你身后,在你需要时候,我就会出现。我们没有必要扭转孩子的天性,因为即便孩子比较被动,或者说他更多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身边其他的小朋友玩得很欢快,他不为所动,这也没有关系,他可能对某个玩具的零部件正有兴趣,而如果这时他被别的小朋友拉入到了冲突中,比如被抢走了正在专注的玩具,或者有个小孩最近很迷恋扯别的小朋友的头发,然后这个小朋友走过来,就蹭在你孩子身边,扯他的头发,你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反应,他可能懵掉了,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那么你就需要出现了,你需要帮他理解,现在发生了什么,你需要帮他解读,另一个人对他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需要观察一个孩子行为背后的不同的意义。比如有的时候,这可能只是一个小朋友对扯头发这个动作很迷恋,你的孩子恰巧被撞上了;有的时候,可能是这个小朋友的很有攻击性的行为,那么你就需要给出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你可以让扯头发的动作停下来,看看你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子,他如果是懵的,你可以解释,这是为什么,比如谁谁想跟你玩,他很喜欢你的头发,也就是把这个接触解释为一种靠近,把动机放在他人对你的孩子感兴趣的这个点上。当然,扯头发会很疼,你就可以模仿你的孩子的口吻,或者创造一个孩子的口吻对那个孩子说,你喜欢我的头发,可是我不喜欢你扯我的头发,这里很疼。
如果你的孩子被扯得眼泪汪汪地哭了,代表你的孩子承受这个度的接近,已经到了一定的限度,因为可能很疼,或者可能是被这种带有某些侵犯的动作吓到。我们就需要帮助他处理对人际的恐惧,我们首先需要保护,然后帮助孩子消化恐惧。比如,我们可以很认真的对扯头发的小朋友说,不可以扯头发哟。然后对自己宝宝说,妈妈在这里,宝宝是被吓到了,而且很疼,摸着他很疼的地方说。然后我们需要保护他,示范一个自我保护的反应,我们说,你不可以扯我的头发,我不喜欢你这样。
妈妈们在这种冲突中,都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有些反应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性格来反应。比如一个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回避冲突的妈妈,面对宝宝之间的冲突,可能也会无意识的回避。装作没有看见,或者合理化,这不过是小孩的玩法,每个小孩都经历过,这没什么。尤其是,如果妈妈跟宝宝的爸妈认识,大家都在场,可能更难自由地反应。比如自己的孩子其实只是自然的争抢,但妈妈因为自己的内心焦虑,可能会很快的制止,或者大声的责备孩子,这个反应一部分是可能是表现给其他人看的。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几乎是本能,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被抢了,或者被推到在地上了,可能有些父母的理解会是我的孩子受挫了,虽然表面上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潜意识的信息是流通的。比如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和一个小一点的孩子在一起玩,那么这个大孩子力气大,一把就把玩具抢过来,然后就把小一点的孩子推到了地上,小孩子抢不过就会哭,一边哭一边看妈妈,意思是要妈妈帮忙对不对,有困难找妈妈,这个也是孩子的天性,那这个时候妈妈是帮还是不帮呢?
那我们先来看看另外的一个父母的反应,有的父母对孩子承受挫折这个事情是很难去耐受的,可能一看到孩子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就马上要出面,甚至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就一直盯在旁边,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先对这个大孩子说,不可以抢妹妹的哟,这个一方面是在对大孩子说不可以抢,一方面当然对自己的孩子来说也是一开始就被妈妈保护了,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潜意识层面,你的孩子可能会接收到一个信息,跟其他小朋友玩都会有一些危险,可能会被抢,而这个判断是妈妈给的,不是孩子自己在社交当中获取的信息,所以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信息。
有的孩子在玩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尝试,那妈妈在旁边可能先有一个反应就是,你这是害怕对不对。虽然我们说这也是命名,但是这会让孩子形成一个印象,我在面对新的东西的时候,妈妈需要我怕。然后这个孩子在驾驭玩具的过程中,比如说在第一个回合当中他没有很好地去驾驭这个玩具,那么孩子就会因为妈妈的这个反应,表现得更加紧张,就好像是真的害怕一样。这实际上是妈妈的暗示给了孩子一个强化。
那为什么孩子会被强化呢?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的主体还是妈妈,他非常渴望妈妈的反应。那孩子一害怕,妈妈就会有反应,孩子就会为了保持妈妈的反应,在每次面临同样的情况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害怕,或者说比较退让,比较回避,或者不会主动去尝试一遍遍去驾驭这个玩具。相反,如果妈妈的反应是你真棒,孩子也会为了让妈妈保留这个反应,每次都尽可能去表现出一个很棒的样子来。总而言之,孩子在面对这个世界的反应,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获得主体,也就是妈妈的反应。
我们刚才说的抢玩具,是最常见的婴幼儿社交的情景,我们成人会定义为抢,实际上是孩子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接触,如果不是激烈的情绪,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让孩子能够发展出相互接触的一个自发的反应。但是在自发反应当中,我们还是需要在旁边观察。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小一点孩子被抢了,她的反应是非常强烈的情绪,尤其是恐惧和失控,这时我们就需要干预一下,帮助她拿回一些控制感和人际接触的安全感。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过去,帮助小一点孩子,说,你也要玩,我们跟哥哥说,哥哥,给我玩一下,一般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重复说,要玩,或者玩,你就帮她命名了对不对。反复这样,以后她被抢的时候,她就会用你的话说,要玩,她可以表达。当然她不一定对着这个对象,这个哥哥说,要玩。她可能会自言自语地说,要玩。
我们有时候还会看到,两个都说不清楚话的孩子一起玩,一个把另一个弄哭了,其中一个妈妈就跟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你把弟弟弄哭了,说对不起,结果这个被弄哭的孩子,反而说对不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中间隔着语言,他们只有动作,而这个动作无法把他们真正的连接在一起,当你做为大人介入,说对不起的时候,你就是给了一个词,这个词就像粘合剂,真正的意思他们不一定懂,但是这个时候能够出现一个跟他们状态相关联的词很重要,也很有意义。谁使用这个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中有一个人能拿到这个词。拿到这个词,就等于关系的空白部分被填充了,有了连接。有的时候,一个小孩给另一个小孩一个玩具,你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跟妹妹说谢谢。结果呢,妹妹先说了谢谢。也是一样的情况。你给出的这个词,粘合了两个孩子之前的动作的意义。当然,你也会赋予意义,但是粘合的功能更重要。
上集链接
神奇的语言,帮助宝宝发展自控力【幼儿社交解析上集】
当班小编 黄思思
一对一贴身育儿顾问 · 抽奖活动
【唤醒式养育】收官在即
项目组的小伙伴掐指一算
觉得是时候给已经报名的同学发点福利了
所以我们打算搞个【抽奖活动】
先亮奖品
有问题·找顾问
五位一对一贴身育儿心理顾问
付丽娟 张聪 马阁蔓 李亚 袁婉如
4次×30分钟
的微信语音交流
送给10位报名唤醒式养育的幸运同学
再说规则
3月2日晚上9点
唤醒式养育VIP微信群
将会天降
10个等额红包
手快有 手慢无
抢到红包的妈妈或爸爸
将随机获得上述奖品
注意事项
❶
每个家庭只有一次获奖机会
相当于如果同屋的爸爸妈妈同时抢到红包
也只有一个人能够领到奖品
所以就不要一家子一起抢啦
分一点机会给同学吧
❷
奖品是4次30分钟的一对一交流
可不是老师哦
也不提供翻牌子选项
哪位老师会成为您的育儿心理顾问
是随机指派的啦
4次都是同一个人
❸
奖品有效期6个月
使用前需要提前24小时预约
且两次服务之间需要隔至少一周时间
唤醒式养育招生
倒计时
count down
6
2017.3.2
课程详情链接
你不是单枪匹马在带娃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