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晚上好!我是思学,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书《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副标题: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开讲之前,先问大家2个问题:
1、你们有去医院或健康体检中心检查身体的经历么?对检查单上的各项数据指标你们是怎么解读的?
2、是否在我们面对疾病时,总是盲目地听从医生的安排,面对衰老,我们不假思索地把自己交给命运,究竟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可能?
问题先放这里,分享完这本书后大家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作者埃伦 兰格,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一位传奇性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改变美国的伟大女性。
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独创性的实验研究案例,提出了”可能心理学“这一大胆的新范式,颠覆人们对健康、疾病和衰老的狭隘认知,教你判断自己的心身状态,激发你对健康的掌控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相应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日本作家著书《百岁人生》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关注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各种养生保健的图书和电视节目数不胜数,人们开始迷恋各项健身运动和健美。那请问:做到这些就能真正帮助健康长寿吗?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岁月的摧残之下老去,人年纪大了就会疾病缠身,一天不如一天,精力也一天不如一天,最好的方式就是心平气和的顺应天命,一旦疾病降临,只有把自己托付给医生和现代医疗技术,然后尽量往好的方面想,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更不能回到过去,是这样的吗?
如果我们能将心理时钟倒回过去,也能将生理时钟倒回去吗?
作者认为,打开心理,迎接所有的可能性,不要预先假定什么是不可能的,将引导我们进入更健康的状态,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所以,作者的开篇第一讲,提出的命题就是“谁说时光不能倒流?”在20世纪70年代与同事以养老院的老人为被试做了一场逆时针研究,通过重建1959年的世界,让被试者就像年轻20岁那样去生活,如果我们让他们心理年龄年轻20岁,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实验得出的结果是:时光被我们倒流的那组被试,研究结束后比研究开始之前平均年轻2岁,研究塑造了作者对变老以及极限的看法,越来越不相信”生理即命运,“限制我们的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极限的看法,见证了心灵变革的力量。
作者带领我们尝试一种“专念”的方法,突破我们给自己身体所设极限的方法。这个方法即本书的核心点“专念健康”,专念健康不是教我们如何正确饮食,如何锻炼以及如何谨遵医嘱,当然也不是教人放弃这些东西。他不讲新纪元医学,也不是对疾病的传统理解,它讲述的是我们需要摆脱思维定势,突破这些思维定势给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设定的极限,我们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那,作者究竟提出了哪些具体观点呢?
1、信念:迎接不可能,拥抱可能心理学
信念影响健康,先学会影响自己的信念
作者通过研究展示了怎样用一句不同的话、让人在小事上拿主意或者稍微改变一下物理环境就能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幸福。那怎么做呢?要求我们从一个假设开始,这个假设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应该以现状为出发点,而是应该以目标为出发点,即目标为导向,我们可以问自己怎样才能达到目标或者说接近目标。在我们面对疾病和衰老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找到方法去适用,但是,在可能心理学中,我们要寻求方法去改进,而不是仅仅去适应。例如:大部分人相信,人到了四五十岁时,视力会开始下降,研究表明,可能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将这一可能结果变成绝对事实,继而在我们阅读出现困难时,我们就认定自己的视力变差了,于是戴上眼镜,以适应这一“现实“,作者说如果我们并不接受视力永久性的变差了这一现实,那么它也许就不会变差,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也许会改善,比以前的最佳状态还好,那么我们也许会想办法让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只要想一想拥有超强视力的聋人和超强听力的盲人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可能心理学更积极,评价性更弱,过程导向性更强。追求健康方面的可能性,你也许会获得想要的结果,身体可能真的会变得更好。因为,追求可能性这一举动本身也能带给人力量。
2.诊断不是答案,而是起点
不舒服到医院就医时,医生给你治疗时都会先一个诊断吧!在医学上,诊断是医学决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就像其他任何标签一样,诊断把不确定的现象看成确定的,只是提供了一个一维视角让我们理解一种多维现象。诊断描述的是很多个体在一般情况下的体验,并不代表某一个个体在任何一个时刻的体验,鉴于我们的身体感觉和体验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性,所以给任何一个诊断所描述的那些数不清的表现贴上一个标签是会误导人的。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诊断没有用,也绝不是建议人们像疑病症患者那样过度警惕。(工作中,对就诊患者,我也必须先给诊断的)只是告诉我们,最好不要把诊断看作答案或者解释,而是应该看作起点,让其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其他问题,我们需要用心关注我们的身体,这样我们就能在出现大问题之前,发现那些细微的变化并将其处理掉。事实上我们医生所知道的只有那么多,医学所揭示的并非绝对事实,不可治疗实际上意味着不确定,我们的信念以及大部分相关的外部世界都是社会建构的,我们可以寻求更好的方式。
3.切勿被医学检验误导
我在临床工作中,也时常对患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靠感觉活着,不要靠指标活着“对身体的症状需要更好的对待。一种是不证自明的直接症状,比如疼痛发烧等我们自己就可以觉察出来,另外一种的间接症状,比如高血压,心律不齐,胆固醇水平,血糖升高等,它是需要靠医学手段来检测。症状呢?本身可以看出一种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的指标。这样的间接症状是医疗界给我们提供的适用于监控我们健康状况的。也是向我们提醒一些迫切问题的指标。很多间接症状并不是揭示疾病的理想线索。例如:让我们看看胆固醇水平以及它与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高胆固醇水平之类的症状和心脏病相关,但并不是每一个高胆固醇水平的人都有心脏病,尽管高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对处在与研究被试类似情况下的很多人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对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个人来说,也许是有意义的,也许是没有意义的。有些胆固醇水平较低的人可能也会发心脏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作),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测量胆固醇水平,血压等指标,而是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漫不经心的依赖他们。让它们引导而非控制我们的思考,将对我们更有利。当然,医学数字以及提供这些数字的检查并非没有用,他们是工具,如果工具被专念地用于指导我们、给我们提供思路,而不是控制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话,那么,它们就是有用的,它们不能100%准确的预测我们未来的健康状况,因此不该决定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是什么样的。
4.不要迷信专家
我们要成为健康学习者,也许到了三十岁以后,我们会自觉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体检一次,到医院,医生推荐我们做哪些检查,我们就做哪些,如果体检结果说一切正常,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健康的,然后继续生活,直到下次体检----除非发生什么别的事情,我们经常像对待自己的汽车一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像把自己的汽车托付给机械师一样,把自己的身体托付给医生。在医生为我们做诊断的时候,我们不该等着他们问问题,医生只会问在他们看来是重要的有助于诊断的问题,而他们作出这种判断是基于常规数据,也就是对大多数人而言为真的事实,如果我们是专家,我们就会提供在我们看来与自身的感受有关的信息。医生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我们能够更加肯定与他们分享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扮演健康学习者,要经常注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因为这些细微变化可能会告诉我们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要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过去和身体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某种治疗方案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满足我们的独特需求,而不是从统计学上看它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性格、感受和想法,对于我们做治疗决策也是必要的,把这些东西记在心里,有助于我们做出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如果要问一种疾病的病程一般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找医生,因为他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而至于我们的病情有什么独特之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才是最好的专家。
5.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
医生所知道的只有那么多,医学数据所揭示的也并不是绝对事实,语言将决策隐性化,进而剥夺了我们的选择权,不可治疗的实际上意味着不确定的,我们的信念以及大部分相关的外部世界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当认识到所有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去寻找新的方式,如果我们关注变化,并且明白总是可以进行一些小的改善,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踏上这段新的旅程。
可能心理学发现,我们怀有的期望和信仰,接受的心理暗示,刻板印象和医学标签,影响着身体机能如何发挥作用,疗愈乃至老去,作者告诉我们,只要变得专念和觉察,就能调整这些因素,改变那些看似根深蒂固的行为,盲目的听从专家意见,放弃对自己身心的体验和判断,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等待死亡到来,正是这些行为,让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将活力从我们的生命中抽走。 本书既帮助我作为医者开拓了思维,也督促我积极成为健康学习者。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