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过了!”“不过了你就走。”“走就走”,说不过的依旧守着贫寒过,说走的仍旧没有独自走。
“要不是因为你们两个,我早就离开他了!”妈妈总是这么说。是的,因为总是有这两个孩子,妈妈从没有想到离开,她说:”出一家入一家哪里有那么容易,你弟弟这情况更是不行(弟是癫痫病)" 四十多年过去了,弟已经不在人世十多年了,父母仍然那样相伴着过日子,我以为一切夫妻的模样都应当是这样的。
所以,当我的婚姻中出现了一些委屈和争执时,随口而出的就是”分开""离婚”等,没有思考的脱口而出,这就是一种习惯性的模式,我没有想过更深层的含义,因为这就是妈妈爸爸教会我的唯一反应模式和思考的维度。所以,纵使你有千百种理由,这一句说者并不“用心”的话,听者就很“用力”地执行。一个忠诚于父母,一个臣服于父母,进行着强迫性重复。
亲密关系中,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觉知,就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过着重复性的轮回,有着绝对的忠诚。
2。
儿子上小学后,这个家里就少了一个平和的妈妈,多了一个焦虑的妈妈 ,就少了一个陪读书的妈妈,多了一个吼叫的妈妈;少了一个民主的妈妈,多了一个控制的妈妈。孩子回来先做什么作业,怎么去做,做多长时间,考多少分数,收拾书包如何,老师投诉了如何。妈妈每天进门前先和自己说:今天要耐心,不要吼孩子。最终,一定会以妈妈失去耐心,吼了孩子而结束一天的生活。周而复始,毫无例外。妈妈与儿子就僵化在这样一个模式里,困在这样一个迷局里。
我的父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从没给我任何指导,我升学恋爱结婚生子,他们从没说个是或否。所以我在情感上一直欠缺,特别是同理心上,所以我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别人以为是伤害。我害怕我的匮乏,所以我把全部注意力关注在儿子身上,结果这是爱的禁锢!我不要像我的父母亲那样对我如此忽略、也不要像他们那样与我这样疏离,更不要缺席他们的成长。所以,我皆尽所能,像一个直升机妈妈,事无巨细,凡事亲力亲为,结果一阵子儿子反抗得特别厉害,因为太过于局促。
我为什么会这样,匮乏与恐惧,让我背叛了父母亲的养育模式,我要一切尽在我的规划和掌控中,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物的妈妈 ,听不到孩子声音的妈妈。其实,现在还是特别感恩父母对我的“放任”,让我的经历有别于村子里人的精彩,当然,跌跌撞撞也有许多挫折,但你正在变好的路上。对我的孩子,从现在开始要有界限,要爱的得法,更要让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