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了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今天读了荣格的自传,欣喜的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寂寞,还是有人在一起探索着同样的问题。
这种心灵上久别重逢,毫不怀疑的状态一生中并不多,正如书上所说,是第二人格的使用;或许这就是我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莫名其妙却那么自信的源泉。
前两次的心灵震荡,一本是与神对话,一本是道家古籍,但都高在神坛,不可触及。而这两本西方人的书,是近代人,不免就亲切同类了许多。
荣格提到的童年经历,和忽隐忽现的第二人格,其实很多人都会经历,比如童年的问题都会惊人的相似:宇宙外面是什么?为什么我会在这地球上?为什么我是我?我是主角,别人都是配角吗?而这些问题有些生根发芽,有些人选择了遗忘。
甚至于成年后,很多人在某些特定时刻,也会有会忽隐忽现的有声音提示,不是思维的交战纠结,是很清晰熟悉又陌生,不同于正常思维的一个声音。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我,但一直选择了不去正视,难得一次的正视却让自己狼狈不堪,从此更加的生怯了。现在想来真是愚蠢,我们每个人都依据潜意识而行动,那么多无意识的行为,那么多对自己的好奇,却从来不去窥探自己,硬是按着别人的教导,用种种方法逃避扭曲真实的自己。
当然,一切的发生都是完美恰当的。如果没有以前对心理波动的觉察和控制基础,那么读这些书,就容易迷失在心灵迷宫里,游荡在自我意识的游戏里,因为你分不清也很难正确区分两种人格。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不断寻求改造自己,用一条单行线的模板套用自己,如果不符合模板就会产生焦虑,这条辛苦之路或许可以终止了。人身上本来存在双重人格,每个人格都是真实的一面存在,好比物理世界的阴阳、内外、善恶一样,接纳令人更加丰满。
如果在白天的世界分不清什么是第二人格的声音,那么就去听听梦的传递吧,梦里蕴藏的信息往往比意识更真实。
别人建议我坚持写点东西,习惯了碎片式的微信体,举笔还真有些艰难,希望以后越来越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