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江边柳林专栏作者风吹沙最新力作:五强溪黄金故事。
金矿,是五强溪柳林汊、合仁坪等地的标志,几代人的梦都在那里。背后多少个传奇和平凡,淘金梦孰是孰非我们无法探及,但是金矿的故事需要更多人了解·······
沈从文《湘行书简》
这时船已到柳林汊,多美丽!地方出金子,冬天也有人在水中淘金子!
五强溪镇柳林汊盛产黄金,从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就可以看出柳林汊人淘金历史的久远,柳林汊的黄金故事,十天十夜也讲不完,九十年代中期,五强溪的建设如火如荼,同时,柳林汊的黄金开采也是如日中天,从最原始的手工淘金;到开矿山的机械、手工班;再到河道中的挖金船、呼沙泵。开采黄金的方法很多,在柳林汊的深山里矿洞巷道四通八达,就连溪里河道的石头也翻了无数次身,五强溪人开天辟地的不懈努力,换来了金灿灿的的黄金,同时也换来了五强溪经济的阶段繁荣,得到了“小香港”称号,一时间多少黄金故事。且看······
一、五强溪黄金故事之淘金篇
我外婆家在柳林汊楠木坪的瓜瓢湾下,几乎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在那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童年、少年的快乐记忆几乎都在那里。
从乔子坪出发,上坡后差不多十里路就是楠木坪,再沿公路往前左手岔道是桐树面,继续前行就是合仁坪,别看都是乡间小路,这一片,便是沅陵鼎鼎大名的黄金产区,从楠木坪往瓜瓢湾方向走小路约十五分钟,你可以看到山湾下的一栋木屋,便是外婆家,外婆家门前就是一条小溪。
大约是九零年的暑假,五强溪水电站工地建设正如火如荼,而柳林汊的金矿开采也逐步兴盛,在溪里淘金,则最先兴起并首先达到高潮。那年我十二岁,我哥十五岁,已经玩腻了抓鱼翻泥鳅,厌倦了打陀螺和捉知了,就缠着两个表哥去淘金。清晨五点,我们就在大表哥带领下出发了,大表哥二十多岁,在水电八局上班,在我印象里,形容大表哥最简单的一个词就是虎背熊腰,力大无穷,独自扛着金床大步走在前面,小表哥二十来岁,淘金是行家里手,他背一把锄头和一把金锄,锄头两端挂两只簸箕加一个金盆,戴顶草帽,脖子上搭一条毛巾,哥提两个泥水桶,桶里是垫金布,我提一个带把手的摇篮,大碗、干粮,口袋还有用小塑料瓶装的更重要的东西----水银。
还是介绍一下我们的淘金原理、装备及其作用吧。
纯手工淘金是在将混在沙石里面的比食盐还细的沙金通过水洗方式分离出来。原理是黄金质量重,用水冲洗摇篮里沙石,把沙金漏在金床的垫金布上,然后用金盆和大碗、水银进一步细分筛选。最终得到水银和沙金的混合物----水银金。
金床:一般是杉木制作长约一米五,宽一米像床一样的木板,顶端有个架子便于放置摇篮,床面上有连续的凹凸槽。
金锄:三角形的锄头,挖沙石用的。
金盆:V型木制盆,两面有挡板,一面宽一面窄,筛选沙金专用。
泥水桶:修房子用来装水泥浆的塑胶桶,只有普通铁桶的一半高、一半大,用来舀水冲沙,便捷又不易摔破。
垫金布:类似现在的“欢迎光临”的门前垫子,不过是布制的,作用是吸附沙金。
摇篮:带把手的藤条筐,藤条之间有较大缝隙,方便漏沙。
大碗:出盆后再细分沙金。
水银:水银能够和黄金粘合在一起,可以将无数细微的沙金粘合起来。
大表哥将金床放置在溪边就上班去了,小表哥首先教我们选址,选址不对,努力白费,这是关键的第一步,哪儿的沙石含金量更高又靠近水源,这完全凭借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判断。一般要选在溪中急水流下面的小弯道区,水急,才能把上游的沙金冲洗下来,弯道则利于沙金沉淀和聚集,然后将金床搁置在溪中间,金床要和溪水面成20—30度的斜角,一定要放稳,高度合适,再将溪里的沙石用锄头装进簸箕里面,一簸箕沙石分两三次倒入摇篮,然后人站在金床把手前,左手扶住摇篮,右手拿泥浆桶弯腰舀水逐步倒入摇篮区冲洗,倒水的时候要尽力的不断摇晃摇篮,这样才能充分的让摇篮里的沙石得到溪水的洗刷,细微的沙和黄金从摇篮缝流到金床的斜面上,沙和金在水流的作用下,沿垫金布流下来,因为金床有凹凸槽,鞋铺在金床上的垫金布形成了自然的筛选纹路,质量轻的浮沙被水冲走,质量重的粗沙和沙金则逐级留在了垫金布上,再倒掉摇篮里大的石块,装沙再边摇边冲,这样的动作不断重复,便是最简单的人工淘金。
安置妥当,一切准备就绪,开工!哥用金锄挖沙,表哥打水摇篮,我嘛,拎着泥水桶打水……
乡村盛夏的早晨,空气清新,溪沟里水非常的凉爽,小鸟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正是干活的好时候,挖沙、装蓝、舀水、摇晃冲洗、倒渣,小溪就慢慢的叮叮咚咚热闹起来,冲洗过的泥沙的溪水慢慢变浑浊,沿小溪形成一条浊黄色的水带,慢慢的向下游扩散开来。
6点一过,太阳慢慢的升起来了,小溪躲在山凹里还很凉快,8点钟的时候,太阳就照到了表哥的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折射着太阳的金光,表哥戴上草帽,用脖子上的毛巾不断擦汗,又干了差不多一小时,哥拿锄头的手起了很大的血泡,我舀的水也多次泼在表哥身上,“歇歇吧,七早饭”表哥带我两在树荫坐下,先找根树刺帮哥把手上的血泡刺穿,我们又喝几口凉水,吃了几个自带的蒸红薯,表哥又转身在路边折了一把带叶子的王荆条,给我俩各扎了一顶草帽,休息片刻,我就感觉全身酥软,几乎睡眼朦胧。
“快来看快来看,金子,金子啊!”哥大叫,我赶紧跑过去,就见在摇篮下面的缝隙下沿,有一排细密细密的金黄色的微小颗粒躺在垫金布上,在阳光下的金色如此可爱,竟然还有一颗芝麻大小的金子,一时间,极度的兴奋瞬间将疲惫一扫而光,“不错不错,今天收成肯定不错,加把劲,一会太阳大了更热。”
看到了成效,哥的手不疼了,我也更有劲了,太阳很大,我们的干劲更大,十点、十一点、十二点,表哥又教哥实际操作了一会舀水加摇篮,我们都累的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手臂和脸上晒的通红,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泼洒在身上,即使如此,我们累并快乐着。一点左右,太阳是在是猛烈,我们决定到此为止。
表哥小心翼翼的把垫金布一层一层地收起来,然后放入金盆中,用水将垫金布上的金沙全部冲刷到金盆,几乎半盆沙,然后在水里不断摇晃抖动金盆,再慢慢摊开金盆,让前面的浮沙流走,金盆底部是细密的沙金,沙金前是一滩像黑火药的粉末,叫“信”,信是黄金的标志性伴生矿,一般的话信的含量越高,黄金的含量就更高。这时候倒入少量的水银,继续摇晃金盆,让沙金和水银充分粘合,防止黄金被洗刷出去,差不多剩下小半碗沙金的时候,将沙金转入大碗,用石块在碗底摩擦数圈让水银和黄金更紧密粘合,再拿碗在水里晃荡掉浮沙和信,碗底就剩下了蚕豆大小的水银金。
表哥掏出一块手绢,摊在手心,将碗里的水银金小心地倒在手绢上,然后收紧手绢开始拧,水银化作无数极小的小水银珠从手绢缝隙里挤出来,落在碗里又马上形成一个大水银球,再摊开手绢,只见一颗玉米大小的白色凝结块,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这就是我们辛苦劳作半天的收获---水银金。
回到家,先咕咚咕咚喝三大杯凉茶,吃完午饭,昏睡三小时午觉,黄昏的时候,就开始烧金子。烧一炉炭火,用一个长柄铁勺,把水银金放在铁勺中间在炭火上烤,等铁勺冒起黑烟散尽,白色水银金变黑再到通红亮透,拿下来冷却,就剩下了一颗比黄豆小、比绿豆大的土黄色凝结块,这就是毛金,毛金再通过高温融化去掉极少的杂质,就是浑圆的绿豆大小成品,可以直接做首饰了。记得当时毛金的价格在七八十块钱一克,表哥拿了一个很小的手称来称,“不错不错,差不多有一克了”,要知道,当时普通工钱才十多块钱一天,我们7个小时的工作,差不多有八十块钱,收获也算很不错的了。
二、五强溪黄金故事之矿山篇
喧闹的全民淘金热正酣,已经有太多人不甘心这种小规模的原始开采方式,据传柳林汊从明代就开始开采金矿,不错的品位(含金量)、远古留下的矿洞、较发达的炸药及选矿设备、并未失传的开采技巧,又没有严格的限制,那么顺理成章,民间开矿山逐步开启。
开矿山最初也是家庭方式,但因规模大、炸药选矿设备和人工需要资金多,小矿二十万,大矿五十到一百万的投资,在九十年代初还是个天文数字,不是一家一户能完成的,因为形势需要,加上初期不断有赚钱的利好消息,股份制金矿应运而生。比如二十万的矿山,分成十大股,每股两万,每大股再分十股,每股两千,有钱直接入大股,或者联合七大姑八大姨的小股凑成大股。一时间,五强溪柳林汊几乎全民皆股,又因为有的人是公职身份,加上矿山效益情况,就存在股权交易,五强溪人,九十年代就有了相当活跃的“股市”。
初期的矿山开采没有专业的勘探队伍和仪器,需要矿山负责人的眼光、经验、运气、坚持,还有资金支持程度。一般是在老矿洞选方向,用钻机打炮眼放炮,然后把矿渣用轨道矿车运出来,这叫“打掘进”, 将废石头运出去,叫“出荒”,主巷道一般一两米宽,两米高,再做一些简易的木桩支撑。运气好也许三五十米,但也可能反复数百米才能找到比较满意的黄金脉线,脉线是指山洞石头中外形颜色明显、含金量高的一层石头,一般是白色并含黑火药“信”量高的石头层,就是所谓的金矿石。然后顺脉线方向打钻装炸药放炮,然后将矿石运出加工,如果脉线分叉,矿洞也就跟着岔开,如果脉线加粗肉眼可见明显的黄金镶嵌甚至到了爆棚的程度,就叫“出包口”,一个包口可以出产数十公斤的黄金,会在矿洞内形成篮球场大小的“堂子”,如果脉线减少减细到没有,就要再掘进再找。年复一年,柳林汊各大金矿不断延伸分叉又相互交融,矿山内大小巷道四通八达。
每次沿矿石脉线打钻完毕,就开始填充炸药,用雷管引爆,因为爆炸的火药味和爆炸后不断有石头松动跌落,所以需要十来个小时的清烟稳定期,然后工人进来初步支撑、出荒、出矿、清理完毕再进行下一轮打钻放炮,不仅有机械班,还有手工班,而在原来品位高的地方,再把堂子巷道里细末矿石收集起来再加工,叫“收沫子”。
一旦金矿出现包口,放炮后的清烟期就是最危险时期,每到这个时候,很多偷矿者就会从无数的小巷道摸进来,凭借一把小金锤、钻子、两个袋子,在火药的烟雾中,用经验和手感,摸索出刺手的黄金和高品位的矿石,或者将作为支撑的但又有黄金的矿石柱子偷走,叫“下柱子”,酿造了不少事故,为了安全,很多矿区都会聘请安保人员。
矿石运出矿洞以后,按品位、数量来分别加工,数量少且含金量高的,直接用打沙机粉碎,然后用金盆水银来提炼,品位不高但数量众多的矿石一般用球木机来提炼。打沙机,顾名思义,是用打沙机里面高速运转的三块甩铁,可以将鸡蛋大小的金矿石打成河沙一样的粉末。而球木机体型庞大,是一个巨型铁筒,里面装上百铅球,先用粉碎机把矿石粉碎成小块,然后球木机一边高速运转,一边“吃”进小块矿石,筒内的无数铅球不断撞击矿石,直到将矿石磨成细沙流出。而黄金的提炼是无穷尽的,即使是经过打沙机球木机的提炼后,尾沙里面还是有提练不尽的黄金,于是又多了一道程序叫“氰化”,利用化学的办法来提炼尾沙里面的黄金,但是氰化提炼方式对水质影响很大,于是乎,柳林汊那时期的溪水,从清澈到乳白色的,溪里,一条鱼都没有。
金矿的开采给五强溪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最红火的莫过于合仁坪“253”金矿,累加出产了价值数亿的黄金,原始一股才一两万块钱,累计分红达到了数百万,还是有水井眼、双美宫、熊公冲等金矿都曾经红火一时,据称有的金矿每天的黄金产量曾经用脸盆来盛装,单颗的纯金达到了近百克,大股东分红都直接分的是“金粑粑、金蛤蟆”。就连里面普通的上班族,甚至是周边背背篓的捡矿的,也在发了家,在乡村修起了自己的砖房子。
金矿的发达也带动了上下游各个产业,从大型的选矿设备如轨道、矿车、球木机、打沙机,当地就可以购买加工,小到矿山工作人员的猪肉小菜,都有人专门挑进大山。一时间乡间小路各种车辆进进出出,而金矿和柳林汊小的打沙机、小型球木机---滚筒遍布。五强溪镇上的邵阳人抓住机会开了很多五金店;镇上的机械厂忙个不停;有了钱,街道上的首饰加工、服装、餐馆等各种生意也很好,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价格不菲,适逢九十年代中期五强溪水电站的如火如荼的建设,上万的外来人口的消费市场,让当地经济的繁荣一度达到了顶峰,在三岔口卖一毛钱一杯冰水的小摊,一个夏天也能赚近万块,三岔路的夜市,即使晚上十二点还人声鼎沸。有人戏称这个阶段的五强溪就像是“小香港”。
三、五强溪黄金故事之河道篇
矿山开采竞争激烈,有人就想到了水下,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河里淘金早已摒弃,现代的挖金船和呼沙泵逐步发展起来了,挖金船是利用机械的挖斗,可以将河底的沙石挖上来进行筛选的机械“淘金”方式,一条挖金船要五十到一百万的造价,上面有二十来个连续的挖斗,日夜不停的循环作业,挖上来的大石头掉进水里的“砰咚”声,夹杂着挖斗摩擦石头的“嘎吱”声,那些年五强溪河边的居民,尤其在午夜,都会一直聆听着这两种声音的交响乐进入梦乡,又在七中的起床号声中醒来,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当地教育的繁荣。
挖金船很厉害,让传说中的“河底的石头翻身”实现了无数遍,不仅仅挖出了黄金,甚至听说还挖出了硕大的金刚石。河里的黄金一般比较扁平,分量也比较轻,所以当地人多用矿山的矿金做首饰。同时因为机械的挖斗无法伸进石头缝,作为补充的呼沙泵便同时兴起,呼沙泵是方言叫法,其实是吸沙泵或者抽沙泵,利用抽水机或类似吸尘器的原理,将挖金船挖过后的松软河床,用大水管将河床底部和石头缝的沙和金吸到船上再筛选。
呼沙泵设备相对简单:一条船,一台机械,一条二三十米长直径二十厘米左右的大水管,一个人下水牵引水管吸沙的方向,一人在船上招呼机械和氧气管。呼沙泵多为父子船或者夫妻船,很多是小孩十五六岁就和父亲上船打帮手。呼沙泵船中下水的人最为关键,热天还好,大冷天的时候,穿上最简易的潜水服,带上简易氧气面罩,抱着水管在刺骨的江水里去引导水管的方向,在水下三五个小时需要应对刺骨的江水、简易的氧气设备、河底的复杂环境,而为了更好的吸沙效果,还要翻动河底的石头,寻找石头缝隙里沉淀到最角落不易发现的黄金,一次劳作上来,无不是嘴唇乌紫,手指稀乱。同时因为各种设施简易,还更容易出事。
四、五强溪黄金故事之未来篇
时至今日,柳林汊的大大小小金矿,都已经收归国有,五强溪水电站早已建好投产多年,外来人口几乎不见踪影,五强溪晚上九点的街道已经极度冷清,河道的环境整治,夜晚也很难在听到砰咚的挖金船声音,就连代表教育的七中起床号也是那么的遥远,曾经喧闹繁荣的五强溪归于宁静。
早在2011年,金矿老板们就投资数百万资金开发了大别溪漂流的旅游项目,曾经的黄金宝地合仁坪,现在变成了漂流的起点,小溪里的水清了,慢慢地鱼也多了起来。五强溪柳林汊,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旅游,会是五强溪下一个捷报频传、包口常出的金矿吗?五强溪的其他特色农业经济,会是金矿里惊喜不断的岔洞吗?
传奇故事不断的五强溪人,你如何书写五强溪的未来,再续“小香港”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