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上送我家小冬哥去奶奶家时,告诉奶奶晚上不来接了,因为我们晚上要参加家长会。
奶奶不理解的说:“有一个人去就行了,难道还都去?”……我说是的,都去,都需要了解。
过去观念里以为家庭养育中有一个人负责就够了。事实上父母双亲构建了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把握着孩子的生活方向,这是一项需要共同走的路。
在我所处的小麦森林教养环境里,这里的妈妈都慢慢走上从关注孩子到关注自己的自我成长中,大家逐渐理解并欣赏小麦森林,尝试调整家庭生活并使之与学校生活更加和谐。接纳家里逐渐变多的石头,木棍儿,松塔……欣赏像泥猴一样快乐且健康的小孩儿。
这些变化都是显著又健康的。然而,在这些改变中,爸爸们常常主动或被动的边缘化,不太理解这些改变有什么意义。爸爸们一般对孩子的未来比较关注,更关注现实的问题,如孩子将来能否和传统接轨?能否立足未来生活?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的确面临着很多的竞争与挑战,将来生存环境甚至更严峻。解决这些问题肯定比从多项选择题里选出正确答案更复杂。所以,我们的孩子必须拥有更卓越的能力去解决连今天都没有的问题。
我们在物质世界之外,需要给到孩子同等真实且重要的另一部分——强大的生命力和情感韧性,帮助他们在精神世界得到支持。而爸爸以男性的力量出现在孩子身边,是和妈妈给到孩子温暖的安全感相得益彰。
这也让我想起樊登介绍的《爸爸军团》这本书。
作者Bruce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超级行者,但没想到的是43岁的他被确诊为癌症,如此一个超级生活家,面临突如其来的噩耗,他觉得沮丧、痛苦、恐惧。尤其在面对刚刚3岁多的双胞胎女儿时,书中这一段描写让人动容、不禁落泪。
“我没法想象自己竟然可以缺席她们的人生,我要陪她们一起散步;我要去欣赏她们的芭蕾表演且大声叫好;我要帮她们去完成手工作业,哪怕搞得一团糟;我要对她们的小男朋友挑三拣四,摆摆老爸的威严;还有要像每一个送女儿出嫁的父亲一样,挽着她们的手,走过幸福的红毯。这一切触手可及的幸福,现在都化成了泡影。”………
于是,有一天,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Bruce希望成立一个“爸爸军团”。布鲁斯写下了6个男人的名字,他们来自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从童年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最了解他也愿意帮助他,他们也明白布鲁斯的心声。
当生活出现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女儿们也许会问:“如果爸爸在的话,他会怎么办?”,而“爸爸军团”的每个人,就是能给出女儿们答案的一些人。
于是那天早上,他开始试着写下这封信:
我相信女儿们的一生中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她们会得到家人的体贴照顾,会有温暖幸福的归宿,会彼此相亲相爱。但她们的生活中可能永远没有我的存在,她们可能永远无法享受到父亲的陪伴。
你们愿意替我做她们的爸爸吗?
你们是否愿意聆听她们的细细倾诉?你是否愿意解答她们的无穷疑问?你会不会定期领她们出门去餐厅大吃一顿?你会不会参加她们的足球赛?你会不会耐着性子看她们来来回回跳芭蕾?等她们大一点了,你可不可以偶尔小奢侈地宠爱她们一次,就送一双新鞋,买一个新手机,或是来点什么我现在根本想象不到的新鲜玩意儿,怎么样?你会给她们提供人生建议吗?你会像我一样严格要求她们吗?你会在她们有麻烦的时候为她们排忧解难吗?然后,等她们慢慢懂事了,你是否愿意偶尔邀请她们去参加你的家庭聚会?你是否愿意把她们介绍给能让她们梦想成真的人?你是否愿意告诉她们身为人父的想法和考虑?你是否愿意告诉她们,能够成为她们的父亲是多么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
你们是否愿意,替我倾诉我的心声?
…………
读至此,我已潸然泪下!
“如果爸爸在的话,他会怎么办?!”
期待爸爸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