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算是一个工具控, 我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软件以及APP.
为此,还特地从安卓手机转到苹果手机, 再到苹果手机转到安卓手机. 现在就差使用苹果电脑了,苹果电脑确实非常适合效率办公.
尝试这些软件的起因很简单, 为了解决问题, 我经常天马行空的在想, 我这件事情,是否能通过工具进行解决.
比如说, 我们很早使用excel分析表, 看到茫茫然的数据, 以及excel不友好的表格.
我就在思考, 有没有什么工具能够提到excel给我们更加直观的显示
于是, 我遍历了各种BI软件,数据分析工具, 最后,根据成本和入手难度选择了水晶易表.
应该说我比较喜欢去主动搜集信息, 但是,搜索了解信息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发现我总是记不住
这个东西我明明似曾相识,并且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的.
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
在那个时候, 我就开始想, 有没有一个这样的工具软件能够很方便的帮我记录信息.
正好,赶上"云"产业蓬勃发展. 我开始使用360云产品,百度云产品. 用于存放我各种使用的工具.
又使用有道云笔记记录我看到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来存放我的文字内容.
但是,渐渐的,我开始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的误区呢?
我们在开会的时候, 总会带一本笔记本进去. 我们会在上面记录四象限的所以内容, 重要紧急啊,重要不紧急啊,不重要不紧急啊,不重要但紧急啊. 记录了后, 除了重要紧急的内容我们会重新翻开笔记本查阅. 其他的几项内容, 会永远埋在笔记本中.
当然, 在下一次会议,重新带着笔记本进去, 并且在会议内容很无聊的时候, 我们会顺手这么一翻,哦,上次竟然还讲过这件事.
同样的, 记笔记, 我也陷入了一个这样的误区.
一直记录保存, 只有重要的内容信息才会被我去检索, 比如,一些帐号,信息类,问题解决方案类的信息才会去发掘.
在这样的知识管理前提下, 我通过知乎啊,豆瓣啊,简书啊去了解这种情况到底怎么样才能解决.
于是, 这本书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们所看到的书籍无非就两类,工具书,非工具书. 工具书是什么概念呢! 比如新华字典, 当你发现问题后, 通过这些书本,可以直接拿到解决方案的, 这算是工具书.
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这本应该是工具说, 教我如何使用印象笔记这个软件.
但是,当我去翻阅这本书的目录, 并且去作者的个人博客啊, 公众号啊去了解的时候, 我发现我是错的.
工具书是告诉你工具如何使用. 而这本书就和序言写的一样, 是告诉你如何使用工具.如何做好自身的信息管理.
我们自身是信息产生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我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所充斥, 我们如何能够做好信息的分类管理,如何快速的检索到我们的信息.
正如书上说的一样,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宝贵的, 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创造,创新的.
你看到一道题目 1+1等于多少的时候, 你可能很快就得到答案了, 但是当我问 15478 x 2844 等于多少,你就没办法很快的做出答案了. 这就是《思考,快与慢》 中介绍的一样, 我们的系统1和系统2的协调.
当然,一些速算高手也会很快就能得到答案了. 但高手是怎么炼成的,他也是通过知识管理,以及信息积累.
本书,就意在介绍我们如何去做好信息管理.
写这篇前言读后感的时候, 我已经阅读了两个章节, 书中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很兴奋的.
他让我看清了和分析了我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的由来,并且提出了属于作者的解决方式.
因为女儿的缘故, 留给我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下班回家到入睡这段时间都是我女儿的.
于是,我早上6点起床,到公司7点钟,给自己泡杯咖啡,享受这1个半小时来静静的看书.
希望,我能从这本书里面体会到如何做好良好的信息管理.并且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