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经弟兄推荐看了韩国电影《密阳》,这实在是一部非常值得基督徒去思考和探讨的电影。导演用了非常平淡的手法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信仰的问题:痛苦中的人如何认识上帝?
申爱的丈夫去世了,她带着五六岁的儿子俊从首尔来到丈夫的家乡密阳开了一家钢琴学校,因为丈夫对自己的家乡有很多怀念。申爱通过汽车修理店老板金的介绍很快租到了房子,还说想买一块地。儿子俊去到了一个学校学习,申爱也开始参加当地的妇女活动与当地人熟悉。在一次学校家长的聚餐中,申爱接到金的电话说有块空地的社长来了要她去见面。申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场的人,说她想去买一块土地呆会可能要去签合同。几天后申爱参加妇女活动晚归,回到家却找不到了儿子俊,这时她接到绑匪电话要赎金。给过第一次赎金之后因为绑匪的胃口太大在修理店老板金的陪同下申爱去报了警。而最终的结果是在一个水库边发现了俊的尸体,当然绑匪很快也被抓获就是俊上学的院长。申爱的痛苦无以言表,在殡仪馆表情麻木,俊的奶奶痛斥申爱说“你儿子死了你连眼泪都不流吗?”申爱在这样痛苦的打击下进到了教会参加一个祈祷会,在其中大声痛哭,得到了牧师的安慰。从此申爱说自己感受到了神的爱,并积极参加教会的聚会和小组,作见证说神的爱让自己的心得到了温暖和释放。金一直默默地陪着申爱无论她去到哪里。
有一天申爱提出要去教导所看望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告诉他已经饶恕了他并要把上帝的爱传递给他。这是一个很挑战的行动。申爱在小组里提出了这个想法大家都为她祷告,申爱专门为此去见了牧师,牧师为申爱做了祷告也勉励她学习饶恕。金有一些担心,但他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在教会两位姐妹的陪同下金开着车一行四人来到了教导所,申爱和金进去看望了罪犯。申爱告诉他我来看望你的原因是我已经饶恕了你也要把神的爱传递给你。而罪犯回答道:感谢我们的上帝,我在教导所里已经接受了上帝的爱也感受到了他的饶恕,我还在一直为你祷告。上帝已经饶恕我了,今天你的到来证明上帝听了我的祷告。申爱一脸惊愕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呆呆的离开了教导所一个人默默的走着,金告诉外面等待的两位姐妹里面的情形出乎意料的好。这时申爱提出了一个问题:”上帝怎么可以在我饶恕之先就已经饶恕了他?”申爱感到自己的到来纯属多余,也很可笑。更感到自己被上帝欺骗,祂怎么可以先饶恕了那个残忍杀死自己儿子的杀人犯?
从此之后申爱与小组的成员拉开距离,她不再去教会。更在一场大型教会活动中去捣乱,继而去引诱教会的长老,最后在自己的家里用刀割腕然后跑到街上去求救。影片的最后申爱从医院回来后在金的陪同下去理发店理发,而理发师竟然是那个杀害自己儿子人的女儿,申爱问她你怎么会有这个手艺,女孩回答是在青年教导所里学的,女孩忍住泪水,说自己没有读完书,出来后做了这个工作。申爱愤怒的没有理完头发就离开了理发店,最后在家里自己理。影片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在这里就结束了。
这是一个很平和的电影,没有任何的夸张和立场的展现了一个女人在痛苦中的追问:“上帝,你看到了吗?”这部电影因为有很多与教会和信仰有关的情节所以很值得基督徒的思考。到底教会所做的是不是过于刻板?在这样的个人关怀中如何做的更好?那个杀人犯怎么能在受害者的面前那么坦然的说“上帝已经饶恕我了,我一直在为你祷告”?上帝怎么看这样的痛苦?
首先我们谈谈上帝真的饶恕了那个杀人犯吗?我想我们会不会把问题过于简单仪式化了。大卫的例子在这里提出很合适这个讨论。大卫杀人通奸而不自觉有罪,直到有一天先知拿单来责备他时他才醒悟说“我是个罪人,我得罪了神”,这是大卫对犯罪后的态度。他的传世名作诗篇51篇就是在那时所做。在诗篇中可以看到大卫对罪的痛悔和责备,对上帝怜悯的呼唤。当然不是大卫做了一首悔改诗就够了,上帝借先知告诉大卫罪的后果是四倍的追讨,最终大卫死了四个儿子,自己也被押沙龙追杀险些丢了王位和性命。上帝没有饶恕他吗?上帝饶恕了他该死的罪,但那公义的追讨却必须被满足。所以上帝的饶恕是在一个人真实的认识自己的罪恶并痛彻的悔过之后的,第二点就是那个无辜血的追讨是不会撤销的。那上帝饶恕的是什么呢?上帝饶恕的是我们的生命最终不再承受罪的审判,第二就是一个罪人虽然在地上接受流血的追讨但是神在人的心里赐下救赎的盼望和平安。所以这个是必须讲明白的,不然我们的上帝也太好糊弄和随便了。今天的法律里对过失杀人有量刑,摩西的律法中也有对过失杀人预备的逃城,为什么要有逃城呢?那是恩典和饶恕的地方,但是那个过失杀人的必须一生住在逃城里才能免死,不然报仇的就可以在逃城外追讨杀人者而无罪。所以在我们讲饶恕之先一定要有一个重要的题目就是悔改,只有在真诚深刻的悔改之后我们再说上帝的饶恕也是那么真实。
第二个问题上帝的饶恕可以代替人的饶恕吗?电影里虽然两个人都接受了上帝的爱,也都明白了饶恕,但上帝的饶恕就可以替代人的饶恕吗?圣经马太福音说你在坛前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当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礼物。使徒彼得说人应当敬重自己的妻子使他的祷告没有阻碍。这些经文都可以看出向人忏悔的重要性。我们在没有向我们所伤害的人忏悔之前先表明说上帝已经饶恕了我,这是多少可耻的事情!只有先向人忏悔之后才能说上帝怜悯我给我悔改的机会。如果你所伤害的人一生都没有饶恕你的话,你也应该一生带着愧疚和赎价去对待他。当然不是说人不饶恕上帝就不会饶恕,而是我们必须向我们伤害的人寻求饶恕,尽力偿还那个赎价才是我们真正的忏悔。这是我们被复原的天良所应该有的正确表现,而不是蒙蔽自己罪恶的良知自欺欺人的说上帝已经饶恕我了。
第三个问题,我们该怎样帮助这个受伤的女人?她的信仰历程是很戏剧化的:起初平安无事时对信仰要冷漠的,极大的痛苦中对信仰的依赖,感受到欺骗和伤害后对信仰的怀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历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真正的关怀造成的。一个在痛苦中的人如何帮助她呢?教会的刻板之处就是过分强调上帝主权和宗教的慰藉,而没有以一个正常的情感同理心去循序渐进的关怀和引导她。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故意设置了一个不相关的修理店老板金的出现是特别有用意的,他与教会的方法不一样的是,他无条件的陪伴在申爱的身边,陪她处理儿子的后事,陪着申爱去教会,参加小组,陪着申爱去医院。虽然我们可以看到金的信仰很表面,但他是一个单纯实在的老实人。申爱的弟弟说,你不是我姐喜欢的类型。但这对金来说无所谓,金就是用他的真诚、执着、陪伴着申爱,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关怀。痛苦中的人需要的不是道理、教导和活动,而是无私真诚的爱与陪伴。这也延伸到今天教会所做的慈惠事工上,我们的爱可以更单纯一些吗,难道上帝一定要人们去回应吗?不是的。上帝让阳光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这不就是上帝的普爱吗?当然我要声明我不是普救论,但我相信上帝的爱是无私的,是单纯的,是无条件的,是最感动人的。我们常常把上帝的爱关锁在宗教的范围里实在是可惜!这是宗教的狂热,而不是真正的圣爱。当然我们知道最宝贵的是救恩,但耶稣也不是对每一个来到他面前的人都要求他们知道我是谁,跟随我。而是简单的做自己能做的事,至于他最后要不要跟随是不是门徒自有他的心决定。所以我很期待可以在教会的外面看到神的爱如此温暖的临到世界,让世人清楚的感知那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从信仰而来的,这就足够了。
第四谈谈申爱的信仰,我们不能过分的人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我们不可以把人的需要放大化而成为以人为中心。每个人最终的信仰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也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不需要对任何人负有罪责和遗憾。我很感动教会能够为了申爱专们有一次通宵祷告会,我也不认为教会在对申爱的教导上有什么问题或错误。申爱只是一个在痛苦中走向了极端的个案。当然我不期望有任何这样的个案,我希望每一个都被我们照顾好,帮助到。但这也显明不现实。我很期待申爱可以回到教会,回到上帝的面前,问题绝不仅仅是上帝欺骗了她或教会欺骗了她。圣经中专门有一卷被称为苦难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的苦难不比历史中任何最大的苦难差,我很感恩圣经有这么一卷书,就是让苦难中的人来向上帝质疑和呐喊。约伯在痛苦中咒诅自己的出生,咒诅自己不该来到人世。他原是富足受人尊敬的长者,却在很短的时间里产业丧尽,子女死亡,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严重的疾病痛苦,妻子的报怨,这些都被约伯经历了。但是有一个重点,他不弃绝神,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切的问题不是使我们背弃神,而是使我们来到神的面前寻找答案。上帝允许我们有情绪,上帝允许我们质疑他的决定,甚至上帝容许我们自暴自弃。但如果你丢弃了信仰,离弃上帝,那你永远找不到答案。我们一定要在对上帝的信中去寻找人生的问题。你的痛苦绝不是最大的,你的痛苦绝不是最撕心裂肺的,你的痛苦一定是可以走过来,走出去的,你的痛苦一定是有答案的。那个答案在上帝那里,或许所有的人都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但是上帝一定有答案。我们不能过分的把人的痛苦放大化,把人痛苦的责任归咎为上帝的责任或上帝不够爱。这是完全的误入歧途。我们一方面要感同身受的体会那种人性的痛苦和无奈,去理解他去帮助和接纳他,但也要正确的看待他,不能因为把人的需要放大的一个地步说上帝无法满足或上帝无法回答。我们永远都要认识自己是一个罪人,一个罪人的痛苦是值得同情的,但痛苦不能掩盖说她不需要认识自己的罪。在教牧辅导中如何在真理、爱与原则中把持一个适当的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个有信仰有爱心的人所应该去实践和操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