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慎独”,意思是说:独处的时候,没有他人的干涉和监督,凭着高度自觉,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的事。然而靠什么做到“慎独”呢?其实就是自律。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是一种高度自觉性。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将慎独视为一种高尚美德,将正心修身作为人生第一要义。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最早见于《礼记》,其中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不会担心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会扪心自问:我像个君子吗?这就是慎独。
确实,一些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古人推崇“君子慎独”,就是说即使在独处时也要自律,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即便没人知道,也有天知、地知、我知(自己的心知道)。
东汉时期杨震慎独的故事,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好例子。
杨震在担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杨震为官公正廉洁,不接受私礼,其子孙也是蔬食步行、生活朴素。有些老朋友劝他置点儿产业留给子孙,他说:“使后世成为‘清白吏子孙’,用这样的好名声做产业,不是十分丰厚吗?”
慎独,是一种做人的修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者,能够心灵表里如一。要律己,就要先做到慎独。
由此可见,一个慎独的人,往往也是一个高尚的人。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再慎独的人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不同的是,慎独的人在犯了错误之后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自己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哪怕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有一位名医在当地享有盛誉,有一天,一位青年妇女前来找他看病。名医检查后发现妇女的子宫里有一个瘤,需要动手术割除。
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手术室里都是最先进的医疗器材,对这位做过上千次手术的名医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手术。
他切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就在他准备下刀时,突然全身一震,他的刀子停在了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他看到了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他的手颤抖了,内心陷入了矛盾的挣扎中。如果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相反,如果他承认自己看走眼了,那么他将会声名扫地。
几秒钟的犹豫后,医生下定了决心,他小心地缝合好刀口,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之后,他走到病人床前,对病人和病人的家属说道:“对不起,我看错了,你只是怀孕了,没有长瘤。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听完他的话,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过了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名医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庸医,我要找你算账!”
孩子果然安好,而且发育正常,但医生却被告得差点儿破产。
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算你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
“老天知道。”名医只是淡淡一笑。
可见,慎独的人都有一双无法摆脱的天神之眼,天是心中那片天,心中有原则,做事就不会为得失所迷,心情就不会为得失所累。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地见到这样的情形: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很多人都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规矩是给别人定的,而我可以想办法突破它。实际上,在契约社会中,只有人人都以自觉约束的方式享受自由,才能获得持续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秩序中的重要特点,也是诚信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唯有做到慎独。慎独是为人的最高境界,它既体现了人们道德自律的精神,又是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
首先就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到人们的修养时曾说:“克己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意思就是要人们在为人时应注意细节,绝不给自己留一丝一毫的死角,否则,众恶相引而来,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克制私欲和贪念。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般人还是能够约束自己的;而一旦脱去了漂亮的“套子”,一人独处时,便往往肆无忌惮地放纵本性和私欲。比如,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拿别人的东西,事实上就给别人造成了损害,而一次得逞有可能使人产生侥幸心理,结果便有可能在某一天约束不了自己,以致被绳之以法。也许有人只这样拿过一次,永不再拿,那么说明他还有良知;可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而言,他从此有可能永远也逃不开自己的良心责备,后悔自责一生。所以说,慎独其实也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最后,慎是慎独的核心。孔子说:“三思而后行。”其实就是在说“慎”,告诫人们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思虑周详、小心谨慎,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到,无论是有人、无人,无论是为公、为私,无论是大、是小,都要谨慎。恭德而慎行,这样就不会败事、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