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5日,我们共同学习《你到底是谁》,阅读59-66页。
【导读问题】
1、人为什么会被角色化?角色化有什么利弊?
2、我们该如何去角色化?
3、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人为什么会被角色化,为了便于管理和协作。那角色是什么呢?角色就是规则。你是这个角色,你就应该符合这个角色应有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态度,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角色会需要这些规则呢?因为为了你的行为可以被预判,而这个预判呢,会让我们的协作变得更加高效。比如,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还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所以别人一听老师这个“角色”,就容易对她(他)产生信任感。这就是“角色化”的好处。
二、角色是一把双刃剑。角色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被教育的过程。就像书中所说的,狗狗爱随地大小便,于是就对它进行如下行为:
1.在规定的地方,比如厕所里当个垫子;
2.如果狗狗在其他地方撒尿,你就惩罚它;
3.如果狗狗在垫子上撒尿,你就奖励它;
4.重复前三步,直到狗狗每次都能把尿撒在垫子上为止。
这个过程就是被教育的过程。
其实这就是我们教育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理论,也就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有强化,有惩罚,有强化物。被教育之后会变得非常有效率,每一次都会按照规则去垫子上撒尿。但是,狗狗是不开心的,所以这就是“角色化”过程中的弊端。
所以角色化有其利弊,一面带来了规律和效率,另一面呢却带来了边界和束缚,他让我们忘记了真实是什么?看不见真实的自己,看不见真实的对方;做产品时也看不见真实的用户。
三、那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角色化呢?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去角色,因为只有脱掉了角色化的外衣,你才能让真正的自己来到人生舞台的中央,这才是真正的你。!
那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角色化呢?有一本书叫做用《户体验要素》,湖畔大学的梁莹老师,在他的得到课程产品《思维30讲》里,把这个分析框架做了一些改变。拿来分析人的话也非常合适,于是这个框架把人分成了5个层次,来一层层剖析层次越深越接近这个人的真实内核。
这5个层次分别是
第一层: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层
第三层:是资源结构
第四层:是能力圈
第五层:是存在感知层。第5层就是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说的通俗一点,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刷存在感的?
人与人是不同的,你到底想成为怎样的存在?就像第3课讲的,你的人生密码是什么,你愿意为他乐此不疲的做不好就无法忍受的,这个就是你最内核的存在感知做到了满足了,你也就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了。
还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你才需要扩充自己的能力圈,资源结构层。但是如果你感觉自己存在感被满足了。你就会觉得扩充能力圈是一件特别累的事。你就会不想改变,想安于现状,过那种温水煮青蛙的生活。
所以有很多人在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子以后,就变得不知所措。因为因为你,他们除了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还有为人子女的角色,还有工作中的角色,就没有其他的想法了。所以这些人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角色之下,习惯用角色化的视角来思考,关注的是角色的长大与变迁,却从未关注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最后一个层次是存在感知层,也只有了解到这一层,才能和对方建立深度的关系,才能看见一个真实的自己。
四、不管角色层看上去活得多滋润,如果你的存在感没有被满足,你感受到的还是痛苦,存在感的需求越高,没有被满足的落差越大,痛苦感也就越大,而你如果放弃了对存在感的追求,也许你就超脱了,但也许你也就此平庸了。
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要想摆脱平庸,就要一直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做真正自己,在此同时,我们也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何乐而不为呢?
疫情下的校园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