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语文老师跟林语堂先生的故乡是一处,闽南人看起来好像都是温文尔雅的样子。拿到书的时候,随便拨拉了几下,发现每个章节前都有一张林语堂先生的照片。低颌微微笑的样子,实在友善。我以为会是漫谈人生,等到真正读了以后,才明白这是一位哲人,是一位智者,写的东西远非那么简单。
林语堂先生写的所有篇章都渗透着一些深度感悟,有意无意的与哲学有点干系。他在哲学的建瓴上,告诉读者他看到的一切有感的东西。书里谈到娱乐,谈到四季,谈到花草培植,谈到做人,谈到读书……涉及面之广,在没有看书以前,完全想象不出。我很少读这种思辨类的,第一章节读起来不太顺畅,只好将此章节又读一遍。突然想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也是第一次有想把一本书读好多遍的想法,这是《人生不过如此》赋予我的。毕竟从未见过像这样从各个方面多个视角系统冲刷我三观的书,我会再去多读几遍,直至每一部分都完全消化,真切领会。
《人生不过如此》这本书序言的题目是《生活的艺术》,实为恰当,因为书里面的确是包含了众多生活的大智慧。林语堂先生内心世界一定是丰富饱满的,他得对人对事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引发读者共鸣的文章。
书里提到了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过有些部分还需要我再细琢磨,所以暂且只挑几点我能理得清的谈。
1
书中的第二篇章,林语堂先生从古代闺中女子如何想方设法与心上人幽会谈到两性问题,谈到现代社会类似独身主义、不婚主义的问题。再继续延伸,林语堂先生总结女子在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在家庭和睦家族延续方面的作用。同时他又添上些中国古代名妓轶事的杂谈,并从这里又切换至妻妾制度的问题。
一层一层深入,且全都言之有物。每篇文章看似独立,实则相联系,而且全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探讨意义的,系统性的在我大脑中建了构。这样串联下来,尤其是当我发现书里每个章节都是这样的逻辑时,深深地感叹作者知识的广博,精通古今,贯穿中外。知识框架宽广绝非一日之功,得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系统。谁都想成为学富五车的人,都想有些厉害的见解,但得先积累才成,没有平白无故的智慧。
2
书是人类经验智慧的集结。聪明的人会读书,能让读书在自己身上发挥鬼斧神工般的效能。这类人往往是时常拥有读书的心情,自发地想要去读书。即使身居闹市也能让己心“远离车马嚣”。当能从书中获得乐趣,窥见整个宇宙的时候,读书的意义也就达到了。
那些被别人催促着读的书,只是一目十行的扫视了一遍,没有捕捉到让自己感动让自己深思让自己会心一笑的部分,那书就不算是读了。
小时候被老师逼着死记硬背的诗句,根本不能理解其深意,更别提美感。长大之后偶然的机会自发地去读了,才感受到其中的优美,还不时诗兴大发自己写诗。
书,是能让全人类都变好的东西。一个人自己不顾一切想要读书时,这个人就必将能够把一群人甩在后面。因为逐渐地,他会将书中的道理拿来为自己所用,此时也自有能力将人生打理好。
林语堂先生注重辞达,非词达,毕竟单单华丽的词藻堆砌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写作是一场精神输出,什么样的文章书籍算好?能让读者感到痒的东西。在空间上的两端,彼此看不见摸不着,却因为思想观点的碰撞,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的表述产生共鸣,这是多么曼妙的事情。
有人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好的书的确是给人以这样的想法。我今天读了,读一遍不行,明天继续读,读透了,才算是在这本书里观了世界,赏了风月。
读书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写作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不知道你发没发现?
一个有点厉害的人物说,能读能写的人就应该过得好一点。
嗯,没错,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
3
美的东西多了去了,你现在闭上眼睛掰着指头数一数,看看自己可以想起来几样。
林语堂先生在第三章节里谈到了宅院布局,具体细化地聊起假山石、园林树、悦目花。又从这一点出发聊到插花艺术,还有垂钓等贻情之事,最后还谈到了裸体艺术。可以说思维跨度很大,但里面哪怕是简单的花鸟虫鱼都暗示着些许的深刻人生哲理,通俗易懂。可如果要自己想,绝对想不出来。并且奇怪的是,未曾觉得作者是故意把琐事发挥出哲理,在作者笔下,简单事物与内涵的关系像是自然而然的由1+1联想到2一般,很是舒畅自然。这恐怕就是林语堂先生的高明之处了。
书里面多处提及中外大家,苏轼、沈复、金圣叹、叔本华、尼采、苏格拉底等等,可以感知得到,他们的著作林语堂先生都了然于心。林语堂先生算是心有世界了,怪不得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可能哲学家就是要格物致知,所以对大部分事情都观察入微,并且能得出精辟为人叹服的观点。但我以往了解的哲学家里还没有一个像林语堂先生这样,身为大家,却可以在文章里表现出一种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没有让人觉得烧脑的唯物唯心主义漫谈,反倒是清新自然,讲些鞭辟入里的道理说与读者听。
“世事留心皆学问”,能动不动就从琐事中发现哲理,很厉害了,还能把感悟以一种很吸引人的方式写出来,这就更厉害了。
还想从头开始看很多遍,我是说真的。毕竟人生要能活的如此通透,这人生也真是上乘了。
读书学院读书笔记NO.8